鄭秋軼
山東濰坊,剛下火車就會發(fā)現(xiàn)這座城市的特別之處:火車站像一只蝴蝶、街燈是蝴蝶造型,政府官員名片上也印著五環(huán)蝴蝶。
“那是我們的城市標志?!睘H坊市國際風箏會辦公室主任張崇高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五環(huán)蝴蝶由繁體的“風”字演變而來,實際是蝴蝶風箏——濰坊風箏的代表。
在這座“世界風箏之都”,有世界最大的風箏博物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500年前,世界上第一只風箏在濰坊起飛。
《濰縣志稿》記載,“每逢寒食,東門外,沙灘上,凌空紙鳶,高入云端”。民國時期濰坊就有了風箏比賽。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品面臨強烈的外部沖擊情況下,濰坊有著自己的壓力和任務——探究成功的模式使風箏成為中國的強力名片。比如,讓風箏也成為一項人人認可的休閑運動產品。
風箏會
濰坊風箏真正發(fā)展起來是改革開放后。1984年,濰坊風箏被送到上海參展。當時的國際風箏會官員看了大為驚訝,當即建議:“你們的風箏這么美,何不搞一個風箏會?”正好地方上改革開放需要一個抓手,第一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應運而生。
那時全國展會都很少,更不用說“國際”展會。濰坊提出“風箏牽線,文化搭臺,經貿唱戲;政府主辦,市場運作,社會參與”,這些口號后來成了中國各地節(jié)會的舉辦指南。“青島啤酒節(jié)、大連服裝節(jié)、南寧民歌節(jié),都來濰坊取過經?!睆埑绺哒f。
1988年,濰坊被各國風箏協(xié)會推舉為“世界風箏之都”,這是濰坊的第一塊“金牌”。
第二年濰坊國際風箏會,國際風箏聯(lián)合會在濰坊成立,第二塊“金牌”到手。這是一個體育類國際性組織。濰坊想讓這塊牌子更有含金量,“目前正在倡議將風箏比賽列入奧運會項目?!睆埑绺哒f。
風箏會除了競賽放風箏,還比設計,船式、板式、沖浪……各種造型?,F(xiàn)在濰坊風箏分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兩種。傳統(tǒng)風箏以竹子、絲絹、宣紙為主,手工制作?,F(xiàn)代風箏材料以碳素纖維、PVC為主,通過機器生產。
濰坊國際風箏會也給廠家?guī)硪恍┙洜I思路的改變。以前是等客上門,現(xiàn)在很多廠家都走出去參加比賽和展會。有的風箏企業(yè)還在國外有常駐人員,參會比賽的同時接洽銷售。
2008年風箏會升級。展會期間還舉辦了第一屆文展會,進行特色藝術產品和書畫展示交易。
“場面非常大,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是山東省最好的。”濰坊市文廣局局長孫俐君對本刊記者說,“中國畫學會也命名濰坊為‘中國畫都。濰坊有兩個‘都,這在地級市非常不容易?!?/p>
在“比賽、文化、旅游、經貿”四大目標之下,每年濰坊風箏會期間當地賓館爆滿。山東省第一家三星級酒店、五星級酒店都是首先在濰坊落地,“比濟南和青島還早”。
濰坊市風箏辦公室是全國唯一一個為風箏設立的處級單位,它有四塊牌子:濰坊市會展辦公室、國際風箏會辦公室、風箏產業(yè)發(fā)展辦公室、國際風聯(lián)秘書處,“地級市發(fā)展會展應該專業(yè)化,和產業(yè)匹配?!睆埑绺哒f。
外貿+電商
濰坊凱旋風箏公司是濰坊市最大的現(xiàn)代風箏企業(yè),它在2002年以前只是一個風箏門市??偨浝碜T新波去韓國參加風箏會時看到了巨大的海外市場,回國后立即與人合辦了凱旋風箏廠,當時只有十幾個人、七八臺機器,現(xiàn)在已經發(fā)展到70多名員工、年產值1000多萬元。
2004年,凱旋風箏廠改制成股份公司,擁有了進出口權,“從那時起就決定走出口這條路,現(xiàn)在95%以上的產品都出口?!眲P旋風箏公司經理王英對本刊記者說。
當年第一次出口業(yè)務,風箏屬于哪個商品類別,商檢局也不清楚,后來劃入玩具類。
王英說,初期一年只有幾個訂單、產量幾千只,現(xiàn)在一個月就出十幾個訂單,一年出口幾百萬只。
某次,他們?yōu)樾挛魈m的客戶做了一只700公斤重的風箏,用車吊運到青島海關。海關從沒遇到過出口一只風箏的情況、不放行,不得不出一個保函才過關。
凱旋風箏廠的產品大多為歐美風箏品牌的代工產品。王英則把這種模式叫做“以銷定產”:“我們主要接國外訂單,根據客人的需要設計款式,材質、印刷、包裝也有所不同?!?/p>
在國外,風箏不僅是玩具還是廣告媒介,所以需求量很大??煽诳蓸贰⑷赋捕际莿P旋風箏廠的客戶,通常一款產品就有十幾萬只的訂單。
王英說,國內很少這種需求?!翱赡軐︼L箏的認識不一樣。外國人喜歡運動,他們人少綠地多,又不喜歡加班,不像國內,找個場地都不好找?!?/p>
與傳統(tǒng)風箏企業(yè)不同的還包括,2004年凱旋風箏廠在阿里巴巴國際站注冊了推廣平臺,把絕大部分業(yè)務都搬到網上進行,至今已經培養(yǎng)了一批老客戶,“像美國的一家超市,從我們建廠到現(xiàn)在合作十多年了,互相之間很信任。”王英說。
風箏行業(yè)幾乎沒有獨家技術可言?!坝绕涫乾F(xiàn)代風箏制作比較簡單,屬于勞動密集行業(yè),中低端產品利潤在10%至15%之間,主要靠走量。”她解釋,大型風箏利潤高、新奇特,但不是每家企業(yè)都可以制作的。
大型風箏其實類似滑翔機或者降落傘,沒有骨架,靠空氣動力學起飛,多用于海上沖浪表演或競技比賽。
這種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產品,出廠價約每只2萬元?!拔覀冇幸粋€車間可以生產,一般是對方出設計,產量不大?!蓖跤⒄f,“這些年出去比賽,也相互學到一些工藝、技術?!?/p>
到現(xiàn)在,濰坊絕大部分生產現(xiàn)代風箏的企業(yè)都開通了電商平臺,“一有人問價,各種消息就群發(fā),價格壓得很低?!蓖跤⒂X得,最近幾年競爭越來越激烈,但她依然看好前景?!昂芏酁H坊當地人都沒見過風箏怎么做,也不了解這個市場,國外市場比國內大得多,真的很難想象?!?/p>
做“非遺”文章
濰坊天成飛鳶風箏公司專門生產傳統(tǒng)風箏,是“非遺”傳習基地,公司創(chuàng)始人王永訓也是國家“非遺”傳承人、國際風箏大師,此外還有數位傳承人常年在這里做風箏。
目前,天成飛鳶公司一年產3萬只風箏、產值1000多萬元。“傳統(tǒng)風箏是立體手工藝品,有觀賞性和收藏價值,所以價格貴、產量不高?!碧斐娠w鳶風箏公司總經理張勇告訴本刊記者說。
天成飛鳶風箏公司成立于1992年,也是濰坊最早的風箏企業(yè),產品大部分內銷,出口只占三成。
2002年以前,他們的主要銷售方式是到處辦展覽,“只要有展就去,有時候除掉攤位費、差旅費還要賠錢,少的賠700元、多的賠1萬元?!睆堄抡f。
現(xiàn)在這家企業(yè)的網絡銷售占了70%。為了解決網絡銷售與客戶不見面的問題,天成飛鳶風箏公司有好幾個試飛員,每只風箏都經過試飛,而且無條件退換,“所以幾乎沒有差評。”他解釋。
另一個銷售渠道是“風箏進校園”,教學生DIY風箏。作為非遺傳承人,王永訓將其主要作為一種和“責任”有關的半公益行為。
天成飛鳶公司的辦公室里有一只約兩米長的老鷹風箏。這件立體產品的鷹眼、羽毛栩栩如生,是天成飛鳶公司的高端產品,“掛給客商看的,價格數千元,而且不算貴的,幾萬塊的風箏都有人買。”張勇說。
傳統(tǒng)風箏一般售價是每只十幾元,禮盒裝是每只50元至100元,每個價位的產品都有固定客戶。雖然近年來受大風氣影響,禮盒風箏銷量減少,但張勇認為影響不大,“風箏市場其實非常大,你們沒見過搞活動的時候人山人海,人人都想參與DIY?!?/p>
天成飛鳶公司位于濰坊寒亭區(qū)楊家埠,這里也是以風箏和年畫聞名的手工藝品之鄉(xiāng),也是山東省“非遺”基地、國家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其實濰坊國際風箏會的文展會也會進行各種“非遺”項目展示交易。
現(xiàn)在,天成飛鳶公司除了做風箏,還有花燈彩車、布藝玩具、木版年畫等衍生產業(yè)。
張勇從事傳統(tǒng)風箏行業(yè)20年,對風箏產業(yè)有信心也有憂慮,特別是30歲以下消費者的需求還“摸不清”。此外就是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觀念可能跟不上?!霸腥私榻B過開發(fā)APP,當時覺得有意思,但是不懂,事后就算了,該干嘛干嘛?!?/p>
吃飽喝足了就要休閑
其實對于整個濰坊風箏產業(yè),孫俐君認為,“整體形勢是好的,但問題也很明顯”,其體現(xiàn)是企業(yè)規(guī)模小、生產方式比較落后、缺乏知識產權和高端產品、傳統(tǒng)風箏藝人少,“大量轉手貿易,通過義烏銷往各地,跟過去的制造業(yè)一樣,處于產業(yè)鏈低端,附加值不高?!?/p>
濰坊百特風箏公司總經理馬長禮想擺脫這種情況。這位35歲的企業(yè)家2006年進入風箏行業(yè),屬于“少壯派”,企業(yè)創(chuàng)立就以電商為主,“我們搭上網絡的順風車,這兩年競爭激烈了,掙錢的全是外貿?!?/p>
馬長禮的想法是開始就要有品牌,找代工企業(yè)。不過,現(xiàn)在他們也涉足生產,“畢竟我們的設計能力比較靠前,無論年齡、學歷、見識都有一些優(yōu)勢?!彼麄冏约涸O計的“狼王”系列風箏,每只178元,“在網上賣得很好”。
雖然勢頭不錯,但在馬長禮看來,目前風箏運動還不夠普及。一個比較理想的目標是,成為釣魚那樣的普及性休閑運動,“一副漁具還好幾千,我們的夜光風箏才幾百塊錢,一點都不貴?!?/p>
另一個影響風箏產業(yè)的因素是消費力。馬長禮認為,風箏的消費與地域“沒有一點關系”,而是與消費能力有關。從百特公司的網上銷售統(tǒng)計看,客戶主要來自京津冀及江浙滬等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年齡30歲以上。
“還是那句話,吃飽喝足了就要休閑。照中國今天的發(fā)展速度,這是一個必然趨勢。”馬長禮說,“但是現(xiàn)在年輕人太累了,一心賺錢去了、沒精力放風箏。而且中國的城市、包括濰坊,適合放風箏的場地也不多?!?/p>
至少現(xiàn)在在濰坊,“已在濱海區(qū)域規(guī)劃了一個基地,正在招商,已經建了一部分了。”孫俐君說。
張崇高一直為濰坊風箏錯過2009年申請世界“非遺”惋惜,“2009年申報了20多個世界‘非遺,有的還不如風箏?!?013年,他又以濰坊市政協(xié)委員的身份提出“申報濰坊風箏為世界‘非遺”的提案。
現(xiàn)在,濰坊風箏辦正在為濰坊風箏申請“地理標志認證”,作為地方特產。
有人批評文化不能產業(yè)化。孫俐君聽到過此類批評,但她認為,這是一個“度的問題”,適合產業(yè)就可以產業(yè)化,市場有需求自然就會發(fā)展起來?!熬拖耠娚桃粯?,它不是政府搭建的,完全是企業(yè)自己摸索的。政府要做的是服務,保護它的文化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