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斐
低年級,識字、品詞是主要的教學任務。以閱讀帶動識字、品詞,以字詞品讀促進閱讀,使識字指導與閱讀引領(lǐng)融會貫通,相輔相成,孩子們就能在輕松愉悅的學文識字過程中,得意、得言、得法、得能。
一、以詞為抓手,讀出詞語的滋味
課堂中高效的字詞教學就是直奔語用能力增長點——特色詞語的反復運用、品讀;重點詞組的理解和運用……以這些詞語為中心點,輻射段落教學,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1.發(fā)現(xiàn)特點,相機積累讀出滋味。
出示這篇課文中的詞語,把它歸納成三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是ABB格式的詞。教師讓學生自己試著讀一讀,怎樣讀好聽。經(jīng)過嘗試,后面兩個字讀第一聲,很有味道,如“熱騰騰”。的確,這是ABB詞語的普遍讀法,反復讀出這類詞語獨有的味道。引導學生讀得有滋有味。接著教師順勢要求學生說一說還有哪些這樣的詞語。學生口中不但流露出豐富的詞匯:綠油油、白茫茫、紅通通……而且讀出詞語的味兒來了。學生習得方法,舉一反三,這就是課堂詞語教學的增量。
2.理解詞語,結(jié)合語境悟中促讀。
根據(jù)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本節(jié)課詞語教學,注重情趣化,語境化,創(chuàng)設語境氛圍,使生字詞教學與生活實際有機聯(lián)系,激發(fā)興趣,學生對字里行間情感的體驗、熏陶,只有悟出情味,才能讀出滋味。
教師引導學生讀父親的話 “在樹林里過夜的鳥總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熱騰騰的。”
學生對“羽毛焐得熱騰騰的。”難理解,教師捕捉契機,引導學生把字音讀準后,讓學生把手在臉上焐一下,感覺到什么?
生:(做動作),挺熱的。
師:來,小朋友同桌之間都伸出手來,互相焐一下呀?(生集體做動作。)
師:是呀,天冷的時候,互相焐一焐,這種感覺真溫暖,怪不得,這焐字是火字旁呢!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生:在樹林里過夜的鳥總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熱騰騰的。
師:多有趣味的鳥兒家族呀!誰再來讀。
這樣,一方面借“捂”字的字形分析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另一方面又憑借詞語理解促進對課文的感悟,使識字活動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與文本圓融整合。學生為鳥兒家族的團結(jié)、有趣,感到好奇,以情帶讀,情趣無窮。
二、聚焦關(guān)鍵詞,讀出語句的意味
《父親和鳥》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課堂中,書聲朗朗、情趣濃濃。通過聚焦關(guān)鍵句,層層遞進,步步推動,讓學生在有滋有味的品讀中,逐漸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
1.重敲詞語,悟中促情水到渠成。
在詞句教學中,賦予字詞情感和韻味,可以讓孩子感受來自文本的語言魅力,領(lǐng)略到由文字折射出來的意味?!皬哪男┚渥又心芨惺芨赣H的愛鳥?”教師從這獨特的視角引導學生加以體會,出示:他喃喃地說:“林子里有不少鳥?!睆膭釉~中體會父親的知鳥,抓住“喃喃”,引導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理解“喃喃”的意思,父親怕驚動幼鳥時,說話很輕,指導學生讀得輕些。
師:請你讀讀這個句子。生讀。
師:(指導朗讀)(噓,輕點!為什么?生怕驚動了鳥。)
接著教師出示:父親的話音很輕,生怕驚動了鳥。讓學生讀讀后面的這句話,引導讀對話的時候要關(guān)注提示語,有些提示語是放在句子后面的?!昂茌p”“生怕”兩個詞輕輕敲擊著學生的心靈。有了這樣的體會,學生自然就能入情入境地讀文。在練讀與品評中,在教師情感的推動中,將朗讀訓練推向高潮。豐富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
2.重敲關(guān)鍵詞,豐富意境體味文旨。
文中“( )了又( )”這個詞作為切入點,由點帶線,由線及面,層層扣擊文本。品讀出父親對小鳥的熟悉和愛護,這種意味直至文旨。
師:這兒有兩個特別有意思的詞(出示詞卡:望了又望 聞了又聞)請你帶著小朋友讀讀。
師:哎,多有意思的詞,這兩個詞中呀,都有一個“又”字,(你面對怎樣的東西會望了又望,聞了又聞?滲透父親對鳥的感情)
師:來,讓你的朗讀讓我感受到。(生:讀)
師:看來呀,父親在林子里望了又望,聞了又聞,他一定也非常喜歡這片樹林。來,誰來讀這個句子。
師:多么認真的父親呀!誰再來讀
師:多么專注的父親呀!來,讓我們一起讀。
在品讀中,學生對父親愛鳥的行動有所感知、有所觸動。但,這種感悟還是停留在字詞的含義上,還是表象的,膚淺的。教師深諳低年級學生感性思維的特點,恰到好處地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重點句的意境,加深課文的理解。
師:小朋友,父親僅僅只是望了又望,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鳥。僅僅只是聞了又聞,就感覺到了有鳥味?你能想象,這么多年來,父親為鳥兒做得一切嗎?生交流反饋。
隨即,清脆的鳥鳴聲伴著悠揚的音樂聲似乎從叢林間傳來,一楨幀優(yōu)美的春夏秋冬四季的畫面徐徐展開,一只只或飛翔于碧空,或活躍于樹林的小鳥躍入眼簾,伴隨著教師甜美的解說:
春暖花開的日子里,父親早早地來到樹林,只為聆聽鳥兒那動人的歌鳴。
綠樹成陰的夏日里,父親悄悄地來到樹林,只為欣賞鳥兒那優(yōu)美的舞姿。
碩果累累的秋日里,父親捧著親手制作的鳥巢,為樹林增加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白雪皚皚的冬日里,父親再次來到樹林,只為看看那些剛出生的幼鳥,給他們鋪上一層又一層被子。
教師在學生言語品味的關(guān)鍵處進行點撥、引導,架設言語訓練的梯度,讓學生順勢而上領(lǐng)悟文本內(nèi)在隱藏的“韻味”。學生仿佛走進了父親的生活,那“望了又望”“聞了又聞”不僅僅是平面的詞,那兒蘊涵著豐富的含義:在靜靜的歲月流逝中,變化的是四季更替,不變的是父親對鳥兒一份執(zhí)著的照顧,一份深厚的牽掛。這“望了又望”“聞了又聞”解讀不完孩子們對父親的“懂鳥”的深情,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得到熏陶,這位父親走進了孩子們的心間。
這樣的語文課,讀有滋味,品有意味,立足生本,關(guān)注語用。以閱讀帶動識字,以識字促進閱讀,言意兼得,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