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勇
商業(yè)模式設計,就是要進行系統(tǒng)的思維,從客戶價值鏈的高度及產(chǎn)業(yè)價值鏈的角度來整體解決企業(yè)商業(yè)發(fā)展的未來之路。一個完善而完整的商業(yè)模式必須是通過“自由現(xiàn)金流結構”,通過各種金融策略,最終提升“企業(yè)價值”的完整系統(tǒng)。所以,我們必須從定位、盈利模式、關鍵資源和能力、業(yè)務系統(tǒng)、自由現(xiàn)金流結構和企業(yè)價值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思考。
定位是什么?就是對顧客價值進行選擇。
那么,該如何選擇呢?
首先,要選擇最有潛力提供長期利潤增長的顧客群,并確定為他們提供什么樣的獨特價值;其次,這一選擇要不斷變化,當價值向新的區(qū)域轉移時,定位也要跟進。下面看一個例子。
法國有一家酒店叫宜必思(Ibis Hotel),1974年由法國雅高酒店集團創(chuàng)辦,其創(chuàng)辦目標是一家“廉價酒店”。用今天的話說,這是一家“平價奢華”的酒店。20世紀70年代初的法國已是歐洲第二大經(jīng)濟體,但為應對第一次石油危機的沖擊,法國政府制定了新的政策,以促進和保護中小企業(yè)發(fā)展。這使得中小型商務顧客和旅游度假顧客對酒店的需求增加。當時的廉價酒店分成兩個層次,下層是無星級和一星級的酒店,床位很差,房間嘈雜,但由于便宜,還是有顧客入??;上層則是二星級酒店,提供的服務好一些,收費也更高。
那么,宜必思這一新酒店是如何進行定位的呢?被雅高酒店集團委任的宜必思總裁說:“雅高從日益增長的中小型商務顧客和旅游度假顧客中看到了創(chuàng)辦宜必思的機會。這樣,我們就選擇了最有潛力提供長期利潤增長的顧客群。但如何為這些顧客提供‘獨特的價值呢?我們分析,這部分顧客不在意酒店的各種‘享受型服務,更看重的是住宿的基本品質,又想少花錢?!币虼?,雅高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杰拉德?佩爾森后來也說:“過去,旅客把入住豪華酒店當作一種身份的標志,而現(xiàn)在,他們需要優(yōu)質的服務和便宜的價格?!?/p>
就宜必思的情況來說,這里就有一條“價值曲線”,這個坐標系中橫軸表示產(chǎn)業(yè)元素,縱軸則表示價值相對水平,如圖15-1 所示。
當我們把酒店業(yè)的主要產(chǎn)業(yè)元素全部羅列出來,如餐飲設施、建筑美感、大堂、客房大小、前臺服務便利性、客房家具設施、床位質量、衛(wèi)生、客房安靜程度,還有價格,我們就可以把它們放在坐標系的橫軸上,然后根據(jù)它們對顧客的價值,就可以畫出一條線——價值曲線。而且,我們能從圖中看出宜必思酒店與普通一星級酒店、二星級酒店的不同之處,并且能夠弄清哪些元素的價值應該提高,哪些元素的價值可以降低。
對于宜必思來說,這些元素除了價格以外,如果提高的話,就意味著成本上升;如果降低的話,雖然會降低成本,但顧客滿意度也會下降。該如何調(diào)整,才能既使總體成本下降,同時又令顧客滿意度提升呢?宜必思對這些元素進行了一番調(diào)整,其中床位質量、客房安靜程度和衛(wèi)生三個元素,是住宿品質的核心,宜必思就把它們提升到了三星級酒店的標準,也就是為客人提供舒服的大床、充足的熱水等。相反,宜必思取消了大堂、餐廳等所謂的標準設施,又把其他元素的標準降低到了一星級酒店以下,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他們因此降低了價格,只比一星級酒店略貴,讓顧客非常滿意。
宜必思為能夠提供長期利潤增長的顧客群提供了“獨特的價值”,這就使它取得了巨大成功。迄今為止,宜必思已在幾十個國家落戶,營業(yè)店面近千家。
當然,對“顧客價值”的選擇也是不斷變化的,所以當價值向新的消費者或新的區(qū)域轉移時,這種選擇也會隨時跟進。例如,20世紀80年代,市場有了新的變化,年輕的白領和學生成了一股新的旅客群體。他們的要求非常簡單,就是找一個過夜的地方。因此,在1985年,宜必思又適時推出了更便宜的酒店——一級方程式(Formule1)。
所謂一級方程式,就是采用汽車旅館式的服務,進一步壓縮與住宿關系不大的設備和服務。整個酒店的建筑用工廠化的模塊拼接而成,只有在入住和離店的高峰時間才有大堂接待員,在其他時間,顧客所使用的大多都是自動錄音機。而且,所提供的房間從單人間到四人房間都有,但面積更小,床位有的也是上下鋪,甚至沒有桌子,用架子和晾衣桿來代替衣櫥。在這里,住客需要自備拖鞋、香皂,衛(wèi)生間和盥洗室也是公用的。但降低這些成本,可以用來改善住客最看重的衛(wèi)生、客房安靜程度和床位質量,這部分元素仍然保持了二星級酒店的水平。
同樣,在澳大利亞也有一家家族企業(yè)——卡塞拉酒莊(CasellaWines),從2003年起,它已成為美國排名第一的進口酒商。原因是它從2000年開始,在美國推出的“黃尾葡萄酒”(Yellow Tail)取得了巨大成功。
為什么這種黃尾葡萄酒能夠成功呢?我們看看它如何在定位上為顧客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價值”。
當時,美國葡萄酒消費量居世界第三,雖然總量不少,但人均消費量卻只排到世界第31位。為什么會這樣呢?原來,在美國葡萄酒并不算大眾飲品,而被認為是少數(shù)人所享受的飲料。這些人受過高等教育,有一定的鑒賞力——能品嘗出葡萄酒味道的層次,了解葡萄酒的種類和產(chǎn)地,熟悉釀酒工藝等。
但是,對那些只想在吃飯時喝杯酒的普通消費者來說,喝葡萄酒顯得太復雜,還感覺有些自命不凡。另外,這些葡萄酒的包裝上印滿了術語,普通人難以讀懂,讓選酒成了一門學問。
黃尾葡萄酒是如何定位的呢?我們還用價值曲線來對它進行分析,大多數(shù)葡萄酒都忽略了普通消費者的需求,但黃尾葡萄酒并沒有忽視這一點,而是進行了充分的思考,并把這部分人群作為“提供長期利潤增長的顧客群”進行了定位。于是,卡塞拉酒莊為黃尾葡萄酒創(chuàng)造了新的產(chǎn)業(yè)元素——易于飲用、方便挑選和冒險有趣,為這部分人群提供了“獨特的價值”。
如圖15-2 所示。
增加新元素的黃尾葡萄酒,口感柔和,就像即飲雞尾酒一樣,除了原味,還被調(diào)配成各種水果味,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多喝幾杯。美國《釀酒師》雜志就對黃尾葡萄酒做出了高度的評價——令人印象深刻的辛香、甘草和紅梅芳香,這瓶酒與絲滑的丹寧完美地平衡,被濃郁的果香所陪伴。
同時,卡塞拉酒莊也剔除掉一些不必要的產(chǎn)業(yè)元素,如釀酒工藝、獲得的獎項、歷史、丹寧酸即窖藏等。這些產(chǎn)業(yè)元素在傳統(tǒng)的葡萄酒莊被認為必不可少,但卡賽拉酒莊卻因此減少了成本,得以降低價格。因此,這種葡萄酒的售價一般只有6.99美元,并且在好事多等多家大型連鎖超市進行銷售。
另外,黃尾葡萄酒還營造出了獨特的澳大利亞體驗。瓶子的標簽上印著橙色的袋鼠,口號是“一片偉大的土地,來自澳大利亞的精華”。
這樣的價值創(chuàng)造就使黃尾葡萄酒吸引了其他葡萄酒買家,連從前不怎么喝葡萄酒的顧客也非常喜歡。
因此,黃尾葡萄酒的銷量大漲,從2001年的11萬箱迅速上升到2005年的750萬箱,同時品牌知名度也在不斷上升。2007年黃尾葡萄酒在品牌顧問機構Intangible Businss的十大葡萄酒排行中名列第七位。
通過宜必思和卡塞拉酒莊的案例,我們可以了解到定位的方法,就是先選擇“最有潛力提供長期利潤增長的顧客群”,并利用價值曲線等工具,為顧客提供“獨特的價值”,并且對選擇不斷變化,跟隨并創(chuàng)造新的顧客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