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麗君 馬向榮 王彥懷
摘 要:結合職業(yè)高中特點及學生特點,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強化教學手段、推進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等方式可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教師業(yè)務水平,實現培養(yǎng)特色人才、創(chuàng)新人才及優(yōu)質人才的綜合目標。
關鍵詞:化學教學 職業(yè)高中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c)-0166-01
基礎化學在普通高中、職業(yè)高中、高職大專院校的教學中均占有一席之地,不同類別學校的課程內容、教學目的方法、學生主觀條件等有其各自鮮明的特點。職高學生比普高要求掌握的專業(yè)知識及專業(yè)技術更多,然不及普高對文化性的要求及大專院校對理論深度的要求。當前,職高學校化學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學生普遍基礎較為薄弱,欠缺知識過多,不利于化學教學的進一步發(fā)揮;2)教材單一、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內容及教學理念陳舊,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3)考核方式重結果重分數,輕過程輕能力,僅能考察知識的機械記憶,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針對以上幾點,我們提出一些職業(yè)中學化學教學改革的思考及建議,希望通過改革探索優(yōu)質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學業(yè)水平有所促進、同時與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創(chuàng)新人才及特色人才的需求更為靠近,突出職高辦學特色及學生特色,達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1 教學方法改革
1.1 更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內容及教學設計
更新教學理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明確職高化學教學的定位,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思想[1],根據學生特點及教學需求展開討論教學、實驗教學、專業(yè)教學、科研教學等教學模式,從而促進職高學?;瘜W教學水平的總體提升。優(yōu)化教學內容是教學改革的重要一環(huán),根據學生特點及學校專業(yè)設置特點,從加強基礎、強化專業(yè)、提高技能、淡化應試的角度調整教學內容,并適度調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比例,注重配套實驗、實訓內容的優(yōu)化設置,可有效促進職高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1.2 強化學生基礎完善考核方式
針對職高學生基礎較為薄弱的特點,化學教學應首先強化基礎,花費一定的課時重新學習初級的基礎課程知識十分必要,也可將學生通過摸底考試分成不同層次,分別教學。總之,采取一定手段強化化學基礎,才能進一步有的放矢的搞好化學教學,才是因材施教的體現。
長久以來,中學化學教學偏重機械記憶,注重解題和考試分數[1],職高學生對記憶解題和考試有更強烈的恐懼心理,此種考核方式與職高教育要求學生掌握一定專業(yè)技能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因此應探索完善適合職高化學的考核方式。建立以素質考核為主、試卷考核為輔的考核體系,還應注重學生技能的考核與評價。素質技能考核應包括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打分、課堂出勤表現情況打分、實驗中實驗態(tài)度操作規(guī)范情況打分、實驗報告完成情況及是否有獨立見解情況打分、參與與化學有關的各項綜合素質活動積分等,并按一定的權重進行計算。通過以上層面可全方位的對學生進行評判,從而端正學習心態(tài),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2 教學手段改革
2.1 突出實驗教學手段
化學本身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除了在教學中重視實驗、增加實驗課時比例以外,職高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相對要輕一些,可以更有效的開展輕松教學。很多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將課堂搬進實驗室來進行,教師僅提出問題和思路,由學生自己動手探索解決,教師進行指導并在課結尾點評歸納。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親自去探索一些知識和現象,有助于調動學習的興趣,扎實鞏固學習基礎,增強理解和記憶。
2.2 利用信息技術開辟教學新天地
現代多媒體等多種信息技術越來越廣泛應用于教學之中,有效改善了教學的枯燥性。特別是化學學科,一些內容很抽象、難理解,很多微觀世界觸摸不到,利用多媒體技術可展現各種三維分子模型,即直觀又彌補了教具價格高、種類有限、攜帶不便易損壞的缺點[2]。除此以外,利用Flash技術可以模擬有關化學反應的情景,利用錄像回放技術還可以重現一些成本高或具有危害學生不便直接參與的化學實驗,如此便增強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刺激了學生的感官,使教學氛圍活躍起來。
3 推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3.1 與專業(yè)特色銜接教學
職高階段不僅是理論知識的學習,且需要學習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并具備一定的專業(yè)技能。化學其實充滿了整個世界,將化學教學與專業(yè)背景相結合,使學生明白化學不僅是一門基礎學科,且對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大有益處,從而更認真對待化學課程的學習。比如,烹飪或食品專業(yè)的學生就應該更清楚,柿子和螃蟹為什么不能一起食用,存貯過久的食材中有哪些有害成分、蒸饅頭時為什么放入小蘇打,各種食材中有什么營養(yǎng)成分等[3]。交通運輸專業(yè)的學生更應該知道,各種燃料化學品的特點,交通廢氣與環(huán)境污染的關系等。
3.2 與大學化學銜接教學
對待職高學生一方面要充分認可,另一方面應使學生對學習充滿希望,使學生明白職高教學重要一環(huán)是向上一級輸送人才。職高教學應作要大學教學的預科形式,與大學搞銜接教學非常關鍵,具體做法應為:教師應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更好的理解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關系,認清兩種教學階段各自的特點,首先進行自我調節(jié),以便采用合適的手段做到銜接教學[4];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對基本概念的講解應少而精,留下一些應用方面的課題供學生自己探討;要讓學生親身參與化學學科的發(fā)展,增加講座、專題課程的數量,布置學生完成一些綜述性小論文,既了解了某一化學技術的發(fā)展過程及前沿動向,同時也鍛煉了查閱文獻的能力,有條件的讓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研究等。
3.3 開展趣味化學教學
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將生活融入化學教學中,開展趣味化學教學,定時定期組織趣味化學競賽。趣味化學簡單實用,平時在課堂中應注重在相關知識點中多引入生活化學、趣味化學的實例,比如講乙烯的時候可以提出獼猴桃或生香蕉如何才能更快成熟,那么具體的做法經常是放入蘋果又有什么原因。每年組織一次趣味化學知識競賽,筆試海選、組隊現場決賽等形式增強了學習的娛樂性,使學生能真正喜歡上化學。
4 結語
教學改革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果,還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學校的辦學水準。我們相信通過以上措施改革化學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教學模式,能有效提升職高化學教學的價值。然而教學改革又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教師及教學管理者應不斷思索、勇于實踐和推進,以上改革措施還應進一步探索發(fā)展和完善。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化實施,職高化學教學必將能走出一條特色之路,帶動引領職高教育整體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周小芳.職業(yè)中?;瘜W教學改革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1(7):147.
[2] 溫龍英,鐘艷花.利用信息技術開辟中學化學教學新天地[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7(9):2206-2207.
[3] 翁秀燕.烹飪基礎化學教學之我見[J].輕工科技,2014(12):138-139.142.
[4] 謝九生,鐘華.淺談大學化學教學與中學化學教學的銜接[J].江西化工,2009(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