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偉 陳驁卓 周旸 肖吉星
摘要:地震資料去噪是地震資料數(shù)據(jù)處理的首要任務。根據(jù)不同噪音的形成機制、特性,可以選擇不同的高保真度的去噪方法,使得地震資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達到預期的最高,從而降低地震資料解釋的難度,提高地震資料解釋的速度和精度。在眾多的地震資料去噪方法中,頻率域濾波和f—k域濾波是最基礎的去噪方法,也是地震資料處理人員最常用的去噪方法。頻率域濾波可很好的壓制面波等規(guī)則的干擾波,f—k域濾波去除折射波、直達波等線性干擾波具有很好的效果。
關鍵字:地震資料,去噪,處理
中圖分類號:P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5(c)-0000-00
地震資料去噪是地震資料數(shù)據(jù)處理的首要任務,去噪的效果直接影響了地震資料處理的精確度,間接的影響了地震資料解釋的準確度。地震資料去噪的整個過程就是根據(jù)不同的噪音形成機制、特性,選擇不同的高保真度的去噪方法,提高地震資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即壓制干擾波,突出有效波,使得地震反射波同相軸能夠更好的真實的反映地下反射界面的特征,方便地震資料解釋人員更好的解釋地下構造,描述油藏圈閉。
地震噪音是由于地表和地下復雜的地質條件,以及地震野外激發(fā)、接收、檢波器組合、外部環(huán)境噪音等因素引起而存在于野外地震記錄中,強噪音會覆蓋我們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弱噪音會隱藏于地震記錄中,這些噪音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地震資料的信噪比,為尋找油氣圈閉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為了更好的去除這些噪音,我們可以選擇室外去噪和室內去噪。室外一般是選擇合適的激發(fā)、接收、組合等方式壓制一些有規(guī)則的干擾波。室內去噪則是根據(jù)有效信號與噪音的各種特征差異,選擇設計去除噪音、提高信噪比的方法。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方法原理、物理意義和適用條件[1]。所以,分析噪音在地震記錄上的特征,選擇合適的去噪方法是地震資料去噪的關鍵。
1 地震噪音的類型和特點
地震噪音亦稱干擾波,根據(jù)噪音的形成機制可以將噪音分為規(guī)則干擾波和無規(guī)則干擾(隨機干擾)波兩大類。
規(guī)則干擾波是指具有一定主頻和一定視速度的干擾波,例如面波、折射波。折射波是同相軸為直線的波,具有一定的頻率和視速度,一般采用f—k域濾波法去除。面波是地震勘探中最常見的干擾波,在地震記錄中成“掃帚狀”發(fā)散,即發(fā)生頻散;頻率低,一般為幾Hz到30Hz;速度低,一般為100-1000m/s,以200-500m/s最為常見?,F(xiàn)在壓制面波的方法有很多,最為常見的還是頻率域濾波壓制面波。
無規(guī)則干擾波是指沒有固定的頻率,也沒有固定的傳播方向的波。他們在記錄上形成雜亂無章的干擾背景。無規(guī)則干擾波主要分為地面微震、低頻和高頻干擾。地面微震主要是由于風吹草動、海浪、水流、人畜走動、機器開動等外因素隨機產生。低頻和高頻干擾主要由于在沼澤、流沙、泥潭、堅硬巖石等介質中激發(fā)地震波產生。這些無規(guī)則干擾在室外可以人為壓制,在室內可根據(jù)噪音特性采用與之相對應的去噪方法壓制。
2 兩種常用的去噪方法
根據(jù)噪音特性,可大致的將干擾波與有效波之間的差異總結為一下幾點:(1)頻率差異;(2)時間差異;(3)傳播方向上的差異,即視速度的差異;(4)空間分布區(qū)域差異或外形差異;(5)振幅差異;(6)動校正后的剩余時差差異;(7)區(qū)域統(tǒng)計差異。
根據(jù)以上差異性質,便可有針對性的選擇或設計合適的去噪方法,最大程度的提高地震資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5]。
2.1頻率域濾波
地震記錄中常常都會存在幾組視速度不同的,且速度和頻率都很低的,能量很強的,成發(fā)散狀的干擾面波。在干擾面波區(qū)域內,有效信號幾乎被它的強能量所掩蓋,衰減面波的能量,可以極大的改善有效信號與干擾信號的能量比關系[5]。通常我們都會選擇頻率域濾波法去除面波,利用面波低頻的特性,可以設計一個合適的高通濾波窗口,壓制低頻面波。
如圖2-1,是某區(qū)單炮地震記錄利用頻率高通濾波器壓制面波的對比圖,濾波器參數(shù)8—12.5—40—50。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合適的高通濾波參數(shù)下,面波的能量明顯得到了壓制,地震資料的信噪比得到了提高。
圖2-1(a)頻率域濾波壓制面波前
圖2-1(b)頻率域濾波壓制面波后
2.2 f—k域濾波
f—k域濾波即頻率—波數(shù)域濾波,實際上是一個二維濾波器,它在簡單的一維傅里葉頻率域濾波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波數(shù)域。設二維信號 ,則頻率—波數(shù)域濾波方程可寫為:
其中 是待濾波的二維信號 的頻率—波數(shù)譜, 是濾波器的頻率—波數(shù)響應, 是濾波后的二維信號 的頻率—波數(shù)譜[4]。根據(jù)上式可以將頻率—波數(shù)域濾波基本步驟總結如下:
圖2-2 f-k濾波流程
如圖2-3是某工區(qū)單炮地震記錄利用f—k濾波去除折射波前后對比圖。折射波具有一定的頻率和視速度,根據(jù)這一特性,可以設計一個理想二維濾波器,使有效信號從通放帶通過,干擾信號在壓制帶得到去除。
圖2-3(a)f-k濾波壓制折射波前
圖2-3(b)f-k濾波壓制折射波后
3 結論
(1)地震資料去噪是地震資料處理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地震資料處理人員一直研究的課題,良好的地震資料去噪方法可以提高地震資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為地震解釋人員提供優(yōu)越的基礎條件,便于他們更好的解釋油藏構造,尋找油氣圈閉。
(2)根據(jù)地震噪音與有效波的特征差異,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地震資料去噪方法和去噪?yún)?shù),最大程度的壓制干擾噪音,提高地震資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3)頻率域濾波和f—k域濾波是地震資料處理人員最常用的去噪方法。實踐證明,頻率域濾波在壓制面波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k域濾波在傅里葉變換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波數(shù)域,可以更好壓制具有一定主頻和視速度的折射波等線性干擾波。
參考文獻
[1]張軍華,呂寧,田連玉等.地震資料去噪方法技術綜合評述[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6.21(2):546-553.
[2]張軍華.地震資料去噪方法:原理、算法、編程及應用[M].東營: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11.
[3] 陸基孟,王永剛. 地震勘探原理[M]. 山東: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9.
[4]Ville J.Theorie et applications de la notion de signal analytique.Cables et Transmission.1948,20A:61-74.
[5]程凱.地震資料疊前去噪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