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錦華,康永剛,魚麗萍
(咸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咸陽 712000)
高血脂和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高危因素[1],腦卒中是致殘率、致死率極高的心血管疾病類型,一旦發(fā)病,便會造成不可逆的后果[2],因此對于腦卒中應以預防為主,從疾病上游入手,控制高血脂、高血壓等高危因素,將問題解決于源頭。降脂藥物和降壓藥物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腦卒中患者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但對腦卒中高危人群使用多藥聯(lián)合治療后,新發(fā)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依然居高不下[3,4]。為最大限度的提升臨床效果,我院開展了應用強化降脂聯(lián)合強化降壓治療腦卒中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心血管科2013年1月到2014年4月期間收治的190例腦卒中患者,所選患者均經(jīng)MRI和CT檢查證實,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排除嚴重心、肺、腎功能障礙和昏迷患者?;颊吣?02例,女88例;年齡最大71歲,最小25歲,平均(47.6±9.6)歲;病程最長5個月,最短12 d,平均(2.8±0.8)個月;腦梗死143例,腦出血47例。采用隨機方法將所有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95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神經(jīng)功能缺損等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進行強化降脂聯(lián)合強化降壓治療,降脂標準為LDL-C<2.1 mmol/L,降壓標準為DB P<80 mmHg,SB P<120 mmHg。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降壓聯(lián)合常規(guī)降壓治療,降脂標準為LDL-C<2.6 mmol/L,降壓標準為DB P<90 mmHg,SB P<140 mmHg。降脂藥物包括辛伐他汀、阿托辛伐他汀、β-受體阻滯劑、瑞舒伐他汀等。降壓藥物包括氫氯噻嗪、厄貝沙坦、氯沙坦、纈沙坦、呋塞米、硝普鈉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組間t檢驗比較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以χ2檢驗進行比較。如果P<0.05,說明組間差異達顯著水平。
2.1 兩組患者血壓、LDL-C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壓、LDL-C水平基本一致,治療后觀察組的SBP、DBP、LDL-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別t=6.5373、19.0072、3.2672,均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血脂水平比較
2.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比較 本文所有患者均完成隨訪,隨訪結(jié)果顯示,在主要終點方面相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出血/缺血、血運重建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分別χ2=7.2707、7.1776、6.7596、6.6936,均P<0.01),觀察組在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再次入院、急性左心衰、短暫腦缺血發(fā)作等次要終點發(fā)生率方面的發(fā)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別χ2=7.4129、6.8781、8.7661、7.0844,均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比較
近年來,由于生活方式和因素習慣的改變,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日趨升高,現(xiàn)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元兇之一[5]。腦卒中是預后較差的心血管疾病,其致殘率高達75%,患者即便經(jīng)搶救保住性命,也極可能留下偏癱、癡呆、失語等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喪失對生活的信心[6]。目前,我國每年新增腦卒中患者達200 萬例,其中50%的患者會由于各種不良事件而無法無法自主活動[7]。因此,如何減少腦卒中患者的不良事件成為醫(yī)學界亟待解決的焦點問題。傳統(tǒng)的常規(guī)降脂和降壓療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發(fā)病的風險,但卻無法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
本文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經(jīng)治療后,觀察組的SBP、DBP、LDL-C水平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強化降脂聯(lián)合強化降壓確實起到了更為顯著的改善血壓、降低血脂的效果。而且,觀察組患者的主要終點和次要終點的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也都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高血脂對身體的損害是隱匿、逐漸、進行性和全身性的,長期高血壓會促進腦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引發(fā)血栓形成,繼而導致腦供血不足或腦梗死[8]。高血壓是公認的引發(fā)腦卒中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患者的SBP每降低3 mmHg,腦卒中風險就會下降32%[9]。西方發(fā)達國家對腦卒中患者進行了降壓干預顯示降壓可使患者的死亡率下降35~48%[10]。多數(shù)患者在常規(guī)降脂和降壓之后血脂、使患者不得不進行者二次治療,嚴重打擊患者康復的信心。而強化降脂聯(lián)合強化降壓則可將血脂、血壓長時間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nèi)的,利于患者重新獲取機體抵抗力,有效遠離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強化降脂聯(lián)合強化降壓在有效降低腦卒中患者血脂、血壓的同時,還能夠明顯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因而可將其作為治療腦卒中的首選方案。
[1]Di Napoli M, Godoy DA, Campi V,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measurement improves mortality prediction when added to the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core[J]. Stroke, 2011, 42(5): 1230-1236.
[2]王曉玲, 劉影, 譚朝堅. 針刺頭穴結(jié)合開音穴對腦卒中后失語癥的治療效果[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8(2):66-69.
[3]吳玉玲, 謝君杰, 龔艷菲, 等. 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步行能力的影響[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4, 20(4): 318-321.
[4]李和平, 李惠勉, 張嵩. 早期綜合康復治療腦卒中患者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2, 15(4): 63-64.
[5]李鴻艷, 宋清, 左惠玲, 等. 康復期腦卒中偏癱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2, 21(3):260-261.
[6]Huang Y, Jing J, Zhao X Q, et al.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s a strong risk factor for death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 among Chinese[J].CNS Neurosci Ther, 2012, 18(3): 261-266.
[7]王煒, 雷立芳, 陳益?zhèn)? 等. 數(shù)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術(shù)對缺血性腦卒中復發(fā)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2, 9(4):29-32.
[8]顏志欽, 易興陽, 虞君儒, 等. 瑞舒伐他汀強化降脂對缺血性腦卒中血脂及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3,13(1): 1408-1410.
[9]楊燕, 趙寶珍, 熊文峰, 等. 1000例腦卒中病例回顧性分析——對腦卒中發(fā)病和預警價值的研究[J]. 上海影像醫(yī)學, 2008, 17(2):113-115, 122.
[10]霍勇, 秦獻輝, 張巖, 等. 中國腦卒中一級預防研究的意義與進展[J]. 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3, 5(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