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翔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國有企業(yè)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的關鍵時刻,對國有企業(yè)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明確了國有企業(yè)在國民經濟轉型升級、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中肩負著重要責任。
2013年12月25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十六屆二次執(zhí)委會做出的《決議》指出,團結動員廣大職工投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洪流之中,是我國工會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組織廣大職工為改革作貢獻,在改革中實現(xiàn)和發(fā)展自身利益,是各級工會組織的光榮任務。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科”)作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大型軍工企業(yè),肩負著國家賦予的政治、經濟、社會和國家安全責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工會組織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更好地發(fā)揮作用、體現(xiàn)價值是值得我們探討的。
肩負使命為改革發(fā)展不懈努力
什么是“使命”?對于國家來說,使命就是民族文明進步的精神之本,是人民團結奮斗的力量之源;對于企業(yè)來講,使命就是發(fā)展歷程的精神凝練,是廣大職工心心相承的文化血脈;對于一名職工來說,就是服務企業(yè)、精誠奉獻的責任。
履行光榮使命,必須增強大局意識。服從大局,把握大局,服務大局,這是工會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一大優(yōu)勢,是新時期工會工作的基本要求。要做好工會工作,必須增強大局意識。
增強大局意識,必須服從大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央決策部署、集團黨組要求上來,要把自己的思想、行為擺在大局之中,不搞變通,不打折扣,自覺與中央以及集團黨組、單位黨委保持高度一致。
增強大局意識,必須把握大局。把握大局,就是要在工作中,不論是想問題、辦事情,還是定思路、作決策,時刻思考中國電科推動轉型發(fā)展的重大謀劃和重要戰(zhàn)略部署,思考各成員單位自身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各項舉措,努力做到站高一步、看遠一點、想深一些,立足本職,洞悉全局,切切實實地以局部推進整體,以“小局”推動大局。
增強大局意識,必須服務大局。服務大局,就是緊緊圍繞中心,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切實強化群團合力保障,把工會工作融入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切實把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出來,為發(fā)展建功,為改革助力。
履行光榮使命,必須增強擔當意識。所謂擔當意識,就是以認真履職盡責為基礎,面對重大問題立場堅定、旗幟鮮明,面對改革發(fā)展深層次矛盾問題敢于迎難而上、攻堅克難,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能主動站得出來、頂?shù)蒙先ァ8矣趽斒枪刹勘仨毦邆涞恼纹犯瘛?/p>
增強擔當意識,必須善于謀事。作為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應強化戰(zhàn)略思維能力,明晰把握自身的職責,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動腦筋、想辦法,理思路,搭建工會工作融入中心的“路”與“橋”,引導廣大職工自覺成為電科夢的實踐者,真正體現(xiàn)出工會工作的地位和價值。
增強擔當意識,必須不畏難事。敢于擔當是工會干部的時代要求。工會干部的擔當精神,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在困難面前的表現(xiàn),做到困難面前不回避、問題面前不推脫、挫折面前不退步、逆境面前不悲觀。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增強擔當意識,必須力求成事。中國電科的轉型發(fā)展對工會工作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工會干部要把成事作為檢驗善于謀事、不畏難事的檢驗標尺,勇于迎接挑戰(zhàn)。
履行光榮使命,必須增強進取意識。進取意識,就是昂揚向上、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就是想干事、能成事的內在表現(xiàn),是矢志不渝、永不懈怠、開拓創(chuàng)新的動力源泉。
增強進取意識,必須堅定不懈追求的決心。工會工作遇到的問題有時錯綜復雜,一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品格,切不可一曝十寒。要進一步強化問題意識,不斷地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群眾學,不斷提升適應新形勢、應對新局面、解決新問題應有的理論素養(yǎng),設定好工作目標,設計好載體和抓手,鍥而不舍地用“釘釘子”的精神把工作抓好,把問題解決好,抓出讓領導和職工群眾都滿意的成果。
增強進取意識,必須具有力爭一流的勇氣。毛主席說: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工會工作應體現(xiàn)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要有一流的工作標準和爭創(chuàng)一流的意識,始終做到好字當頭、實字為要、務求實效,提高一個層次想問題,提高一個標準干工作,使“爭先進,占排頭,創(chuàng)一流”成為自覺行動。
增強進取意識,必須鍛造開拓創(chuàng)新的品質。習總書記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指出:“時代在發(fā)展,事業(yè)在創(chuàng)新,工會工作也要發(fā)展、也要創(chuàng)新?!惫ぷ髦挥虚_拓創(chuàng)新,才能充滿生機,煥發(fā)新的活力。要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不能做“訂書機”、“傳聲筒”,要打破思維定勢,改變思維習慣,切實把上級的要求同本單位的實際結合起來,把重點與一般結合起來,把創(chuàng)新與務實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性地總結吸取成功經驗,推進工會工作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
體現(xiàn)價值為改革發(fā)展建功立業(yè)
習近平總書記在《之江新語》中強調:使命責任不僅是一個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使命責任從來不是靠空談,而是來自于實踐,實現(xiàn)于實踐,實踐體現(xiàn)價值。工會工作如何實踐和體現(xiàn)價值,我認為要在“三個好”上下功夫。
當好紐帶。工會是聯(lián)系黨和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職工利益的表達者、代表者、維護者。工會的“紐帶作用”應該是雙向往復運轉的。一方面把黨的決議和任務變成工會組織的決議,通過工會組織的宣傳動員和具體措施,貫徹到職工群眾中去,變成職工群眾的實踐行動,得以實現(xiàn)。這叫自上而下的轉動。另一方面是要把職工群眾中的意見和要求、職工的思想動態(tài),向黨的各級組織反映,供黨制定方針任務和決策時參考。這叫自下而上的運轉。
當好紐帶,必須強化思想引領。習總書記強調,工會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沒有取得明顯成效,關鍵看有沒有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通過工會的橋梁紐帶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增強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關鍵在于思想引領。endprint
當好紐帶,必須推進文化凝聚。優(yōu)秀企業(yè)文化可以凝聚起團隊的力量,形成推動事業(yè)前進的合力。工會組織要充分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必須不斷加強文化凝聚。
當好紐帶,必須加強溝通協(xié)調。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國有企業(yè)黨政和職工群眾是利益共同體,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同時按照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應該承認職工群眾和企業(yè)在某些局部方面及個別問題上有著各自不同的訴求。因此,及時正確處理職工利益的熱點,協(xié)調化解矛盾,是十分重要的。
接好地氣。接地氣,就是適應環(huán)境;放到工會工作上理解,就是與實踐接軌、與群眾接軌。只有把基層、把群眾當作豐厚的土壤,結合企業(yè)特色,深入服務群眾,我們的工作才能煥發(fā)出勃勃的生機,唱響工會“好聲音”。
必須轉變工作作風。工會組織是黨聯(lián)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方針、政策上,在轉變作風上理應走在前面、落到實處。
必須增進職工感情。工會的根基在職工,血脈在職工,力量在職工,只有把職工放在心上,職工才會把工會干部放在心上。要用心丈量民情,用情排解民憂。
必須解決實際問題。工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在于職工訴求的上傳下達。對于不合理的訴求,需要我們做好解釋工作;對于合理的訴求,就需要我們深入探討,剖析職工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
搭好平臺。只有搭好臺,才能唱好戲。實踐告訴我們,工會工作絕不簡單等同于吹拉彈唱、打球照相、迎來送往、帶頭鼓掌,一定要清楚工會工作的“主菜”是什么,一定要搭建好自己廣闊的舞臺。
搭建教育平臺,創(chuàng)建學習型工會。工會組織要在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的同時,積極爭取黨政支持,切實搭建好職工教育平臺,充分發(fā)揮工會“大學?!弊饔?。這是黨賦予工會組織的一項長期戰(zhàn)略任務。
搭建建功平臺,創(chuàng)建創(chuàng)新型工會。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實干成就夢想。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自強不息的勤勞傳統(tǒng),中國電科人從來就不缺少勞動創(chuàng)造的正能量。要搭建好職工群眾建功立業(yè)的廣闊平臺,就要著力抓好以下幾點工作:一是深入開展技術管理創(chuàng)新活動;二是廣泛開展各類勞動競賽活動;三是廣泛開展獻計獻策和合理化建議活動。
搭建服務平臺,創(chuàng)建服務型工會。造福廣大職工群眾是實現(xiàn)電科夢的應有之意、根本要求。打造服務型工會是工會組織賴以生存的根本所在,是密切黨和職工群眾聯(lián)系的重要途徑。
提升素質為改革發(fā)展夯實基礎
傳統(tǒng)的工會工作方式、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要推動工會工作水平邁上新臺階,必須進一步加強工會組織自身建設,不斷提升工會干部的素質和能力。
要加強學習贏未來。實踐中,有些工會干部有做好工作的良好愿望和干勁,但缺乏新形勢下做好工作的本領,還是習慣于用老思路老套路來應對,有時做得還很辛苦,但不是不對路子,就是事與愿違,甚至搞出一些南轅北轍的事情來。這就叫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如果不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yōu)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那就難以增強本領,也就沒有辦法贏得主動、贏得優(yōu)勢、贏得未來。
要有加強學習的緊迫感。要增強政治理論知識和業(yè)務知識的學習,不斷用最新的知識來充實頭腦,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
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保持學習熱情。厚積者致遠,主動學習,勤于學習,善于學習,以學立德、以學增智、以學興業(yè),努力成為具有眼戰(zhàn)略光、把握發(fā)展規(guī)律,能夠開拓創(chuàng)新、善于駕馭全局的優(yōu)秀工會干部。
要不斷提升人文化品位。新時期的工會干部,不僅要通過學習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時還要有一定文化品位。文化交流就是一種最好的融入方式。工會干部如能掌握一門文化技能,可以更加有效走入職工群眾,更加順利地開展工作、提高效能。
要把握“三不要”原則,講政治、講大局。不要偏離黨的領導,工會任何工作,都離不開黨的領導,都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無論企業(yè)如何改革變化,黨對工會工作的領導不能變,這是一條重大政治原則,也是黨對工會工作和工會干部的基本要求。
不要游離中心工作。要充分發(fā)揮工會工作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努力構筑好平臺,突出好重點,強化群團合力保障,搭建融入中心工作的“路”與“橋”,充分體現(xiàn)工會工作的價值創(chuàng)造。
不要脫離職工群眾。在企業(yè)深化改革發(fā)展等重大措施出臺的過程中,努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爭取廣大職工群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工會工作切不可脫離職工群眾做虛功,必須貼近職工群眾求實效,讓工會真正成為名符其實的“職工之家”。
做到“四心”,體現(xiàn)工會干部的人生價值。作為一名工會干部要真正實現(xiàn)價值,就應該做到誠心、細心、專心和耐心。
誠心。就是要有對搞好工會工作的一顆赤誠之心。這就迫切需要每個工會干部要有一種工作的激情,要真心誠意地將工作做好。
細心。就是工作要做到細致入微,就是要認真細致地規(guī)劃好工會的工作,認真細致地部署好工會的活動,認真細致地推進工作步驟,認真細致地總結工作得失。
專心。就是要專心致志,一絲不茍,努力了解和掌握工會工作的基本理論、工作步驟和工作方法,努力把握和駕馭工會工作的方向和目標,努力體現(xiàn)和確立工會工作的地位和價值。
耐心。工會工作的性質決定了不可能有立竿見影、擲地有聲的效果,大量的是和風細雨、潛移默化。工會作為職工之家,職工雞毛蒜皮的事都會來工會傾訴,作為工會干部就要有耐心地傾聽,精心地謀劃,有效地解決。耐心搭起通天路,堅持沖開勝利門。
可以說,作為工會干部,“四心”滿懷不放下,走遍天下都不怕。
面對國有企業(yè)改革發(fā)展的新形勢,面對中國電科“一二五四三”發(fā)展思路的新要求,面對實現(xiàn)電科夢的新征程,工會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中國電科各級工會組織和工會干部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fā)展道路,自覺把工會工作放到黨和國家大局中去認識、去謀劃、去推動。時刻牢記光榮使命,開拓創(chuàng)新,扎實工作,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拿出眾人拾柴的心勁兒,拿出逢山開路的闖勁兒,拿出甩開膀子的干勁兒,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兒,拿出勇毅篤行的穩(wěn)勁兒,在中國電科黨組的領導下,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群眾為實現(xiàn)“國內卓越、世界一流”電科夢而努力奮斗。
(作者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