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旭
英語教學有別于語文教學。語文教學是母語教學,有充沛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容易掌握漢字的發(fā)音和理解字詞句的意思,而英語教學是非母語教學,除了校園和英語課堂外,學生沒有充分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很少有機會用英語同外界交流,因此英語語言的學習掌握難度要高于漢語。語音教學是英語學科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它關(guān)系到學生英語發(fā)音的標準度,關(guān)系學生用英語表達意愿的準確度。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初始階段,作為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從一開始學習英語就能準確掌握英語字母和英語單詞的發(fā)音,從而有助于學生規(guī)范化、標準化的學習英語學科知識。那么作為小英語教師怎樣做才能抓好語音教學呢?
一、深刻認識小學英語語音教學的特殊重要性
小學英語語音的學習是小學生學好英語學科,準確用英語表達,說出一口流利、標準的英語語句的基礎(chǔ),也是學生聽懂對方用英語表達的基礎(chǔ)。對于教師而言,英語語音教學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如果一堂英語課教學聽不到半句英語的語句,那還叫英語教學嗎?因此,沒有英語語音的學習,英語學習將無從談起。毫無疑問,學好英語語音是學好英語學科的基礎(chǔ)。作為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深刻認識到英語語音教學的特殊重要性,必須從思想上予以高度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注意多用英語與學生對話交流,也盡量要求學生用英語回答教師的提問,讓課堂充滿英語語音表述、表達的濃烈氛圍。這樣是極有利于英語語音學習和掌握的。
二、在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的程度的語音教學
低年級可根據(jù)漢語拼音進行輔音字母發(fā)音規(guī)律的滲透,不能讓初學者只單純地靠行為習慣、機械模仿、鸚鵡學舌的方式來學習掌握英語,否則就將低估學生的認知能力,抑制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養(yǎng)成學習英語有口無心的習慣。初次學習字母,在教學了某個字母后可以給出一組由這個字母開頭或含有該字母的單詞,讓學生在認讀過程中,初步感知該字母在單詞中的發(fā)音,尤其是輔音。
高年級則可滲透音標教學,這符合現(xiàn)行的英語課程教學標準。因此在教學新單詞時不僅可以先讓學生試讀,教師還可以板書音標,劃分音節(jié),再帶領(lǐng)學生一起拼讀出新單詞,對一個單詞中發(fā)音有難度的音節(jié)尤其需要這樣的引導。
三、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語音教學
1.以舊帶新。對于剛學英語的低年級小學生來說,認讀單詞對他們來說極其困難,讀完就忘是常有的事,以舊帶新、音形義結(jié)合是最適合他們的記憶方法。如,在低年級中簡單的單詞可先認讀單詞中的輔音字母,如教授park時,先讓學生根據(jù)以前的單詞pencil認讀p這個音,根據(jù)單詞bike認讀k這個音。讓學生有一個認讀單詞的意識,然后教授park這個單詞。中高年級則可以引用一些字母組合來教授新單詞。這樣,一個詞的音形義很自然地結(jié)合在一起,使學生迅速掌握了hear一詞,產(chǎn)生了以舊帶新的良好效果。
2.分音節(jié)記憶單詞。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要求四會掌握的單詞越來越多,單詞也多由單音節(jié)詞向多音節(jié)詞轉(zhuǎn)換,教師的引導更為重要。利用音節(jié)記憶,由此背出或聽寫單詞也可以分步進行,教師邊寫單詞便讓學生讀。久而久之學生能認、能聽、能讀、能寫英語單詞的水平會有很大的漲勁。
3.巧用詩歌。詩歌具有語言美、意境美的特點,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深受學生的普遍喜歡。在英語教學中,根據(jù)具體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教師自己編寫或運用教材中的英語詩歌,把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融入其中,讓學生在朗誦詩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就掌握了某些英語單詞的發(fā)音,遠比教師一味機械的領(lǐng)讀和教授效果好得多。如:練習元音[ai]的發(fā)音,一年級的英語書上就有這樣一首兒歌“I like my bike. I like my bike. I like my kite. I like my bike and my kite.”在讀的過程中,配上了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學生不由自主地隨著節(jié)奏打拍子,熱情洋溢。滿足了他們的娛樂愿望,又順利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即使課后,他們也會背誦這些有趣的韻律詩,從而達到了練習語音的目的。
四、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用英語表達
英語課堂應當是師生互動交流思想情感、表達思想意愿的地方,作為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造條件、構(gòu)建平臺,讓學生大膽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內(nèi)涵,從而在英語語言表達環(huán)境中,讓學生牢固、準確的掌握英語語音。
1.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大聲朗讀英語課文。教師在講解重難點英語單詞、語句、段落的基礎(chǔ)上,為學生范讀一遍課文,讓后讓學生齊讀課文。學生在大聲朗讀課文時,教師要仔細聆聽,及時幫助學生糾正發(fā)音錯誤。教學內(nèi)容是對話的課文,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篇幅較長的課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分段朗讀,比一比哪個小組讀的最好。對于讀得最好的小組教師要及時進行口頭肯定和表揚,讓讀的好的小組有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
2.利用早讀課讓學生放聲朗讀。在英語早讀課上,教師及時到班進行早讀指導,要求全班學生務必放聲朗讀,不允許默讀,不允許做跟英語閱讀無關(guān)的事情。如果大部分學生不會朗讀課文,教師可以讓班上英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領(lǐng)讀,或讓學生跟著錄音機磁帶朗讀。
3.加強聽力訓練。教師要常態(tài)化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如聽寫英語單詞、聽對話回答問題等常規(guī)訓練。教師可以利用上課時的前五分鐘進行有針對性的英語聽力訓練,長期堅持下去,對學生的聽力的提高大有幫助。在條件成熟的時候,教師還可以組織以班級為單位的微型聽力賽,并對獲勝者進行表彰,以此調(diào)動學生參賽的積極性。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采取恰當?shù)姆绞椒椒ǎ訌娪⒄Z語音教學,提高學生英語的聽說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很輕松、很自然的用英語表達、聽懂對方在說什么。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充滿無限期待,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才能被調(diào)動起來,英語的課堂教學效果才能夠彰顯出來。
(作者單位:四川武勝縣飛龍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