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明
摘 要:新課標中提出要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就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喜好,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讓學生喜歡學、愿意學、主動學。
關鍵詞:高中地理;學習興趣;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接受并喜歡學習地理的感覺基礎,要想讓學生感興趣,教師必須從情感、智力、教學手段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地理的能力。
一、設置懸念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以以設置懸念開頭。例如,“航海家哥倫布從大西洋到美洲,第一次用了三十八天,第二次只用了二十天,這究竟是因為什么呢?答案竟然是地圖指示,什么地圖如此神奇,使哥倫布只用了二十天,整整縮短了十八天,將近一半的時間?學了今天這節(jié)課的內容,大家就會知道答案,揭曉謎底?!边@種設置懸念的開頭,會給學生帶來一種迫不及待的心理,讓其帶著熱烈的求知欲參與到課堂中,教學效率明顯提高。
二、化抽象為具體
使用地圖,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地形、地貌、山川湖泊分布,它能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有利于學生更容易地理解、記憶,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長江”這一內容中,我們可以利用地圖很明顯地看到長江從源頭到入??谒涍^的省市、主要支流,也能看清楚長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地貌特征。借助地圖,學生在理解掌握新知識時,可以記得更扎實、更牢固。運用多媒體技術,集聲、圖、文于一體,使抽象東西具體化,靜態(tài)的事物動態(tài)化,例如,播放風化地貌視頻:海蝕、風蝕、水蝕、冰蝕,讓學生初步認識地表形態(tài),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實踐教學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樣,實踐運用也是地理學科教學的最終目標。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認識地理事物,更容易激發(fā)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其中,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如,在“地球自轉”一課中,讓學生自備地球儀,在太陽光和日光燈下觀察地球自轉的現(xiàn)象,并做記錄,研究地球表面不同地區(qū)晝夜變化情況。附加題目,讓學生找出中國最東邊和最西邊時差是多少。事實證明,學生經過自己動手觀察操作,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這樣獲取的知識掌握得更牢固。
教師要借助現(xiàn)代科技,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求知欲,使學生在地理學科中獲得更多有用的知識。
參考文獻:
王志全.高中地理教學匯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教學研究,2015(02):79.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