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林
【摘 要】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價值觀、人生觀以及情感態(tài)度的關鍵階段。如何教好小學語文課呢?這是廣大的語文教師不斷探索和追求的方向。本文從以下幾點加以說明;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有效教學
小學生在小學階段打好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既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又能對孩子們今后的成長和學習都產生積極的影響。實施有效的教學,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而且還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性。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時,要利用一切積極的因素,促進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這也是響應素質教育的一種表現(xiàn)。
一、緊扣文本特色,立足文本整體,抓住重點詞句
俗話說:“書沒有讀通不開講,書不讀熟也不開講”。例如,在講授《第一朵杏花》這篇文章時,對話描寫則是這篇文章的主要特色之一。教師可以根據這一文本特色,讓學生去通讀全文,然后再把課文讀通、讀熟的基礎上,為學生設計這樣一個綜合性的訓練:出示竺可楨爺爺和小男孩的對話,但是沒有標點——學生想要讀通讀順這段話的話,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對話加上正確的標點;再加上標點之后,再去引導學生想象一下人物當時的表情、動作以及神態(tài)等,然后再去體會、揣摩人物說話時的心情,去感受人物說話的動機等,讀著讀著,學生們也加上了一些提示語,這樣讀起來會更加的過癮。這個時候,有了提示語作為坐標,學生便能夠主動地投入到其中,積極地還原體驗人物當時的所思、所想以及所感,再有感情地去朗讀,慢慢地再去觸及人物內在的品質,這個時候,人物的精神也逐漸地變得看得見、聽得出、說得準且寫得活,諸如“課文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為題”這個問題也能有更好的理解。當教學結束時,這些問題也都能夠迎刃而解了。當學生讀懂的時候,也是感悟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語感形成的過程和語言積累的過程。
二、靈活處理教學資源
靈活的使用教學資源,主要指的是教材資源。新教材也給教師提供了更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給小學生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間。例如,在教學《暮江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搜集一些有關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然后再結合文中的圖片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合作交流等,體會白居易離開朝廷之后的那種輕松愉快的心情,這樣的教學也會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再如,在教學《意大利的愛國少年》這篇文章時,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船上的人們的刻薄的語言和熱那亞少年大義凜然的話語,進行對比學習,這個時候,少年的愛國情也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這也是充分地利用了文本資源去理解“對話悟情”。在兩個人的對話中去挖掘隱性的資源,然后再將熱那亞少年的濃濃的愛國情傳達出來。利于學生掌握本篇文章的中心。
三、開展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
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而且還能夠有效的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更多的是強調教師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最大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否獲得最大的發(fā)展。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設置情境教學,以此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們都能夠自然地走入到文本當中,理解文本內涵。此外,教師還要積極地營造出和諧、穩(wěn)定的語言環(huán)境,避免盲目地灌輸教學的知識,通過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探索知識,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四、把時間留給學生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學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營造出一種濃烈的朗讀氛圍,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都能夠在這個氛圍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和鍛煉。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也能有效地吸引學生融入情景,設身處地地去感受語言的神奇、感受文章內容的豐富多彩和內蘊的意味深長,然后再把這些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在不斷的練習中去熏陶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鍛煉的能力,促進學生智慧的生長。例如,在教學《步行18里》這一文時,文章中與人物進行對話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先留給學生一些讀書的時間,讓學生靜靜地用心靈和書中的人物進行對話,然后再全班進行交流。這個時候,我們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從前很少舉手的同學,也紛紛地舉起他們的小手。這說明,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很多學生都是完全可以自己獲取一些知識的。
要想構建高效率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就要兼顧各個方面,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實際學情和教學內容,精心地進行預設,用簡約有效的教學方法扎實地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切實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要想把這些孩子們都培養(yǎng)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需要我們從小學階段的學習抓起,從學習語文知識時開始抓起。多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學措施,讓小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讓他們在課堂學習中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
【參考文獻】
[1]焦小雙.《“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1年04期
[2]郭樹春.淺析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的實施[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3.(09)
[3]鹿麗麗,王玉.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1.21(08):41-43
[4]戚春霞.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問題及其策略[J].成才之路.2009(29)
[5]劉陽富.淺析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3.(05)
(作者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直屬蒙古族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