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亮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就是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使學生在音樂中陶冶情操,培養(yǎng)自身的綜合能力,從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小學音樂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師必須不斷豐富課程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而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
一、以人為本的音樂教學新理念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領者和參與者,如何讓學習效果發(fā)揮到極致是教師與學生的共同課題。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性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也同樣適用。由于小學生的心智不夠成熟,學習自覺性較差,如果對音樂這門學科不感興趣,則很難集中注意力學習;同時,小學生好奇心強,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持續(xù)時間短,如果中途遇到困難難以解決,則很容易放棄;此外,小學生依賴性強,很難獨立地思考問題,一旦陷入困境,不會獨立解決,只會向教師、同學和家長尋求幫助。
二、以人為本的音樂教學新方案
1.設計學生參與型音樂教學活動
在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上,教師要盡量帶領學生沉浸到音樂之中,享受音樂帶給人的感官體驗。同時,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學期末進行音樂表演或歌曲比賽等,以合唱團的方式進行表演,要求學生唱歌婉轉(zhuǎn)動聽或激勵人心,歌曲符合主旋律,歌聲高亢,富有感情。每表演一首歌曲,由同學和教師負責評價,得分高的成員將會得到獎勵,以激勵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此外,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與音樂有關(guān)的小游戲,例如要求學生按照順序念七個音階,每念到2時不做聲,由下一個同學繼續(xù),最后的贏家將會和合唱團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同學一起獲得獨唱的機會,在進行獨唱活動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曲在臺上進行演唱,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調(diào)動課堂上的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讓學生從動畫片中輕松學音樂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中,課程內(nèi)容較為枯燥無趣,教學方式也一成不變,難以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而動畫片中的音樂常常是小學生津津樂道的,完全可以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上,以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可以通過ppt的形式將學生們喜愛的動畫片歌曲進行篩選或串燒,使學生能夠在自己喜愛的歌曲中進行學習,無論是《叮當貓》《黑貓警長》還是《葫蘆娃》《寶蓮燈》都是不錯的音樂教材,而音樂作品的成功在于它所傳達的感情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而目前小學音樂教學缺少了必要的情感體驗,沒有將人與音樂結(jié)合起來,這樣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與新課改的精神是不相符的。同時,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在動畫片的音樂中,學生可以通過享受音樂聯(lián)想到其中的劇情,從音樂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從而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加學生的審美體驗,感受藝術(shù)的氛圍。
3.教師努力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隨著知識經(jīng)濟時代和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遠遠超過了以前的同齡人,其知識的涉及范圍也比上一輩的人小時候廣了很多,尤其是對音樂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隨著社會音樂作品的增加,教師應當有條件的選擇音樂作品作為教學范例,以健全學生品格,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為教學目標,使學生通過音樂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充分挖掘?qū)W生智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此外,教師應當堅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人文關(guān)懷傾注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去,因為音樂本身就是一門藝術(shù),欣賞音樂是一種精神需要,所以,教師可以在進行音樂鑒賞時,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我感悟音樂流露的情感,幫助和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僅要及時更新自己的音樂知識,而且要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內(nèi)容,使其適應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需求,改變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感受到更多的音樂作品,幫助學生培養(yǎng)獨立的個性,健全學生人格,為小學音樂教育翻開新的篇章。
(作者單位:江蘇灌云縣魯河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