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1.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包
女兒田田在日本幼兒園辦理入園手續(xù)的第一天,幼兒園就向我們說明,要準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書包、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后A包多少厘米長,B包多少厘米寬,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我真是徹底崩潰了!搞不懂為什么日本人要弄出這么多復雜的名堂出來。經過兩年,我們都對此已經駕輕就熟了,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條理地分門別類。作為媽媽,我再也沒有為孩子收拾東西操過心。培養(yǎng)自立能力,這是孝道教育的開始。
2.大人空著手,所有的包都孩子肩背手拿著
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日本家長手里一律空著,那些大小包外加書包都由孩子們自己肩背手拿著,孩子們還都跑得飛快。我呢,自然還是咱國內的傳統(tǒng),田田空手,我拿包。過了兩天,老師就來和我聊天了:“田田媽,Tina在學??墒鞘裁炊甲约鹤霭 痹瓉磉@就是日本特別的孝道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擔。
3.反復脫換的行頭
田田的幼兒園是統(tǒng)一服裝,全年登園時最外邊都要穿幼兒園的套頭衫,穿短褲,戴蓓蕾帽,穿自己的鞋子;到了幼兒園,就要把套頭衫脫下來,換一種玩耍時的罩衣,鞋子脫下來,換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場玩的時候,自然再換自己的鞋子。孩子們睡午覺起來,必定要重新?lián)Q一套……剛開始每天早上去送田田,看她換衣實在慢,我就不免代勞。但是不久就發(fā)現(xiàn)日本的媽媽們都是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從不伸手幫忙。慢慢體會到,日本幼兒園就是通過每天的穿衣?lián)Q衣,讓孩子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的。對大人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孝。
4.大冬天穿短褲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冬天無論多么冷,都穿非常短的短褲上學。不用說,剛入園那時候,田田三天兩頭就會凍病。日本媽媽對此很淡定:“孩子送幼兒園就是來讓他們得病的。”后來,看到一個個像小炮彈一樣沖到我面前說“你好”的孩子,那個結實勁兒,我打心眼里高興。假若孩子身體不好,自己都照顧不了,又怎么盡孝?
5.完全混班教育
在中國時,我們參觀過幾次田田的幼兒園,都是各班在各班上課,到了日本就不同,在9:30之前,3:30之后,全園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而且在院子里,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玩得很瘋狂。孩子們真正能體會到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覺。孩子們的成長感特別明顯。孩子們感受著愛,自然也愿意付出愛,對于孝,又怎么用得著專門去教呢?
6.教育是為了教孩子學會“笑”和“感謝”
在這個幼兒園,孩子們沒有課本,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完全沒有數(shù)學、繪畫、音樂這些項目,更別說英語、奧數(shù)了。也不學輪滑,也不教游泳。問教什么,答案永遠也想不到——“教孩子們學會笑瞇瞇!”還教什么?“教學會說謝謝?!币粋€笑瞇瞇,懂得感恩的孩子,將來就不可能做出讓人心寒的事。
7.中國人都不過的節(jié)日日本幼兒園過
日本幼兒園過一切他們自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女孩節(jié)、男孩節(jié)、納涼節(jié)。除此之外,中國的正月初七的七草節(jié)、二月的節(jié)分、七七乞巧節(jié)都認真地過上一遍。孩子回來說,今天老師問我這些節(jié)日在中國怎么過。慚愧啊,媽媽也不知道。對傳統(tǒng)文化的紀念,不就包括對傳統(tǒng)美德的提醒嗎?
8.佛教的影響
幼兒園每個月都要到寺廟里受一次教誨,園里最重要的節(jié)日一定要拜佛,佛誕日、涅槃日都有活動。孩子們畢業(yè)時,要去寺里向佛許愿,田田還代表班級給佛獻了花。
我問許了什么愿,她說:永遠信任佛,永遠對別人懷有感謝的心,永遠認真傾聽別人的話。
【素材運用】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種,從小做起,從精神上的自立、身體上的自強做起,精神文化的傳承才有依托。我們應更關注人本身的教育,而非過多浪費精力于形式。
【適用話題】自立能力;孝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