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理
摘 要:通過對工作內(nèi)容的思考,針對目前我社錄音中存在的一些“粗放型”問題,本文提出了建立“錄音資料庫”的設(shè)想,相信此提議將對日后的錄音工作產(chǎn)生建設(shè)性意義。
關(guān)鍵詞:中文錄音;英文錄音;錄音資料庫;
中圖分類號:G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2-00-01
來到高等教育出版社電子音像出版社工作已有10年的時間了,在這10年中,雖然曾經(jīng)經(jīng)歷工作調(diào)整、部門重組等多次變換,但我所熟悉的錄音專業(yè)工作卻始終沒有離開我的職責(zé)范圍。從中文錄音、英文錄音到多角色錄音,甚至歌曲、音樂錄音,我都參與了大量的工作實踐。
目前我所從事的錄音工作主要分為三大類:一類是中文錄音,包括文言文、詩歌以及一些現(xiàn)代中文教材的配套音像產(chǎn)品錄音工作。代表作有《詩經(jīng)》、《宋詞》、《元曲》,中文模擬練習(xí)題、漢語考試模擬題等;第二類是英文錄音,包括簡單的單、雙角色朗讀和較為復(fù)雜的多角色情景錄音。單、雙角色朗讀只要求播音人員按照稿件進行誦讀,我們錄音即可,而多角色情景錄音則較為繁復(fù),既需要多個播音人員帶情緒地配合完成錄音,又需要后期對聲音進行剪輯處理、混錄以及多種錄音效果的添加。因此可以算是語言錄音中較有難度的一種;第三類是音樂錄音,由于目前我們所用的錄音棚主要以錄制語言為主,因此用其錄制音樂現(xiàn)階段只能實現(xiàn)一些較為簡單的混錄,如果日后希望發(fā)揮錄音棚的音樂錄制功能,可能需要對設(shè)備進行一些改造和添置。
就目前的工作而言,我有一些建設(shè)性的意見,也是為提高錄音工作效率的一些辦法。針對目前的錄音工作現(xiàn)狀,我認為可以建立一個錄音資料庫,此資料庫主要包括兩大方面內(nèi)容。一類是我們請來的錄音人員的聲音音色庫,另一類則是各種音效及音樂素材庫。就第一個錄音人員聲音音色庫而言,我首先稱之為“音色庫”,它將作為今后我們進行錄音音色選擇的依據(jù)。目前我們無論是在進行中文錄音,還是英文錄音時,往往直接拿起通訊錄,找到聯(lián)絡(luò)方式后便直接聯(lián)系錄音人員來錄音棚錄音,但實際上這種做法是比較“粗放型”的工作方式。實際上,在拿到一個錄音任務(wù)時,首先應(yīng)該做的是與學(xué)科編輯(即決定錄音內(nèi)容的編輯)進行充分的溝通,深入地了解本次錄音對內(nèi)容、角色以及錄音人員音色的要求,從而更具針對性地尋找“合適”的錄音人員來完成工作,對錄音員音色的選擇更加“細化”。這就需要我們把已有的錄音人員音色進行采集和分類、整理。首先分為“中文錄音人員音色”和“英文錄音人員音色”以及“小語種錄音人員音色”幾類,然后在每個類別中再進行細分,比如在每類“錄音人員音色”中就可以先大致分為“男聲音色”和“女聲音色”,然后在“中文錄音人員音色”-“男聲音色”中再分為“低沉音色”、“中音音色”、“清脆音色”以及“男聲童聲音色”幾種,在每個子類別中分別錄制幾十秒鐘該類別幾位錄音員的聲音,從而建立起音色資料庫。如果有某些具有特殊變音音色的錄音員,我們可以單獨再列一類作為“男(女)聲變音音色”。這類錄音人員一般可塑性較高,可以模仿戲劇中的“魔鬼”、“小丑”、“精靈”等特殊角色,在碰到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中、英文錄音時,可以考慮從此特殊音色庫中選擇錄音人員。
在建立了“音色庫”之后,我們的工作程序可能就會發(fā)生一些變化,過去往往是學(xué)科編輯把錄音稿件給我們錄音編輯,我們在自行選擇錄音人員之后,就進行錄音了。有了“音色庫”,我們在接受學(xué)科編輯的稿件后,就要讓學(xué)科編輯親自在“音色庫”中進行挑選。由于他們對稿件的內(nèi)容以及需要的音色等要求更加清楚,在我們?yōu)樗麄兲峁┝烁黝愗S富的音色選擇后,相信他們就能夠更加“有的放矢”,挑選最適合本次錄音的音色即錄音人員,從而將錄音工作更加“細化”,使錄音質(zhì)量更加提高。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的“音色庫”一定要準備充足的音色資源,同時劃分要盡可能細致。只有為學(xué)科編輯準備了充足的錄音人員音色種類及音色數(shù)量,我們才能讓學(xué)科編輯有足夠的選擇余地,同時保證在學(xué)科編輯選擇了某種音色的錄音人員時,如該錄音人員臨時缺席,可以有替代的類似音色作為選擇,保證錄音工作的順暢進行。
除音色庫之外,我們需要建立的另一個資料庫——即音效、音樂素材庫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們每個錄音編輯手上都有一些簡單的音樂、音響素材,一般用于錄音的片頭、片尾音樂以及特效音響處理。但這首先非常不成系統(tǒng),其次重復(fù)使用率也非常高,容易造成許多中、英文錄音重復(fù)使用某一片頭或片尾音樂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我們目前建立、并逐漸豐富“素材庫”看來是當務(wù)之急。雖然此素材庫可能相較電影素材庫而言要簡單很多,但分類原則應(yīng)該大致相同,即把素材分為“音像”、“音樂”兩大類(“環(huán)境背景聲”因為目前極少用到,因此暫不算一類)。其中“音響”類可以再細分為“自然音響”和“人造音響”?!白匀灰繇憽敝饕ǜ黝愖匀唤绨l(fā)出的“流水”、“蟲鳴”等聲音;而人造音響則更加包羅萬象,其中包括“腳步聲”、“槍聲”、“敲門聲”等,這兩個大類基本囊括了一切音響的類型。當我們在錄音工作中需要用到某種音響資料時,便可以從“素材庫”中的“音響素材庫”輕松提取。素材庫中的第二類為“音樂素材庫”,“音樂素材庫”可以再細分為“片頭、片尾音樂庫”和“背景音樂庫”?!捌^、片尾音樂庫”主要收集適合于放在錄音開頭、結(jié)尾處的長、短片段音樂,而“背景音樂庫”則主要收集整段或整首較適合作為襯托錄音內(nèi)容的樂曲?!耙繇懰夭膸臁焙汀耙魳匪夭膸臁倍紝⒆鳛殚_放式資料庫,每位錄音編輯如果搜集到,或者無意間發(fā)現(xiàn)有合適的音樂、音響素材都可以隨時補充到素材庫。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素材庫將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各種合適而且豐富的音樂、音響素材將不斷被收集進來,我們?nèi)蘸蟮匿浺糇髌分械母鞣N音效、背景音樂也將更加豐富,可以選擇的余地也更加寬廣。
以上是我在一段時間的工作實踐之后,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zhì)量提出的一些粗淺的想法,相信這些想法如果實現(xiàn)必將使我們今后的錄音工作更加完善。因此我希望這些建議被采納之后,可以更加方便學(xué)科編輯和錄音編輯的工作,為我社錄音作品質(zhì)量提高添磚加瓦,使中、英文錄音水平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