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
【摘要】目的:分析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療效果。方法:選擇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5月治療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70例患者為臨床資料,對患者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治療進行觀察。結果:空腹血糖水平為輕度異常的患者,其痰菌轉陰率,空洞閉合率以及病灶吸收明顯高于空腹血糖水平為明顯異常的患者(P<0.01)。不同血糖控制情況其治療效果也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血糖水平影響著患者的治愈效果,并且血糖控制效果與肺結核治療情況聯(lián)系較為緊密。
【關鍵詞】肺結核;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3-0221-01
肺結核是糖尿病的主要并發(fā)癥,并且在臨床治療上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較為常見。痰菌陽性較高,同時病灶較廣。及早進行診斷有效的控制血糖,采取合理藥物進行輔助治療對于提升治愈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擇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5月治療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70例患者為臨床資料進行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5月治療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70例患者為臨床資料。根據(jù)肺結核診斷標準,確認70例患者為肺結核。并且經(jīng)過X胸片以及痰涂片70例患者均有肺空洞以及結核菌陽性。根據(jù)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將空腹血糖在9.0 mmol/L以下者分為輕度異常組,空腹血糖在9.0 mmol/L以上者分為明顯異常組。其中輕度異常組39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35~64歲,平均年齡(53.2±2.3)歲;明顯異常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齡32~61歲,平均年齡(55.1±1.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例上無顯著性差異。
1.2 治療方法
抗結核治療:初治結核病患者采用方案3HRZS(E)/6-12HRE不固定化療,以利福平(R)、異煙阱(H)、鏈霉素(S)、毗嗦酞胺(Z)、乙胺丁胺(E)等藥物聯(lián)合化療,療程10個月。復診患者參照既往用藥史,方案適當延長。糖尿病治療:糖尿病患者每日清晨測空腹血糖值,空腹血糖大于11.1 mmol/L時,應用胰島素藥物進行血糖控制,空腹血糖小于11.1 mmol/L時,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二甲雙胍、優(yōu)降糖等藥進行口服治療【1】。
2 結果
2.1 空腹血糖水平與結核病變嚴重程度的關系
空腹血糖在9.0 mmol/L以下者分為輕度異常組,其痰菌轉陰率,空洞閉合率以及病灶吸收明顯高于空腹血糖水平為明顯異常的患者(P<0.01)。見表1。
表1不同空腹血糖水平治療情況比較[例(%)]
組別 痰菌轉陰 空洞閉合 病灶吸收大于一半
輕度異常組(39) 35(89.74%) 33(84.62%) 29(74.36%)
明顯異常組(31) 21(67.74%) 25(80.65%) 12(38.71%)
X2 7.48 9.35 8.17
P <0.01 <0.01 <0.01
2.2 血糖控制情況與治療效果比較
不同血糖控制情況其治療效果也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血糖控制情況與治療效果比較[例(%)]
血糖控制情況 有效 無效
良好(38) 35(92.1%) 3(7.9%)
一般(19) 11(57.9%) 8(42.1%)
不良(13) 3(23.1%) 10(76.9%)
注:與血糖控制良好組比較,P<0.05,P<0.01;與血糖控制一般組比較,P<0.05
70例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經(jīng)過2月有效治療之后患者病灶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吸收好轉?;颊咴谥委熎陂g根據(jù)病情表現(xiàn)積極調整治療方案,沒有出現(xiàn)不良反應。詳細情況見下表3
表3血糖控制與痰檢轉陰情況表
血糖范圍 一月末血糖 痰檢轉陰(人) 陰轉率 二月末血糖 痰檢轉陰(人) 陰轉率
≤5.9 47 47 100% 58 58 100%
6.0—8.9 12 9 75% 10 4 40%
≥9.0 11 3 27.3% 3 0 0%
3 討論
肺結核與糖尿病嚴重的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且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為患者的治療帶來更多的困難【2】。肺結核患者中25%合并糖尿病,糖尿病人患肺結核的概率為正常人群的3~10倍。糖尿病患者體內碳水化合物代謝紊亂,血液內糖含量增高,使得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紅蛋白含量增高,造成氧氣釋放不足,引起器官微循環(huán)障礙,使得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結核菌,同時患者體內含糖量的增多,也可促進結核菌的生長【3】。并且肺結核病癥也進一步的加劇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肺結核導致的發(fā)熱癥狀會使患者的胰腺功能受到影響,使胰島素分解出現(xiàn)異常。及時發(fā)現(xiàn),采取合理的治療方式是提升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治愈的關鍵。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應該進行常規(guī)血糖檢測,積極有效的宣傳糖尿病基礎知識,對患者進行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不適的情況,特別是咳嗽、發(fā)熱、胸悶氣短等癥狀的時候,就要與肺結核防治機構取得聯(lián)系,保證能夠在第一時間接受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加劇。
本文主要分析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療效果。選擇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5月治療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70例患者為臨床資料,對患者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治療進行觀察。明確腹血糖水平為輕度異常的患者,其痰菌轉陰率,空洞閉合率以及病灶吸收明顯高于空腹血糖水平為明顯異常的患者(P<0.01)。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能夠更好的對患者進行治療,提升治愈效果。當患者的血糖水平出現(xiàn)異常的情況時候患者的治愈效果將明顯降低。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保證患者合理飲食,適當運動,這對于提升治愈率具有明顯的作用。糖尿病發(fā)病幾率不斷上升,導致肺結核逐漸增多。對這兩種病應該進行及早的控制治療??刂蒲遣⑶矣行Х乐谓Y核的發(fā)生能夠是治愈肺結核合并糖尿病預后效果的關鍵。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可以合理使用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這時候可以對肺結核病進行早期診斷治療,全程監(jiān)控,這樣才能夠達到滿意的質量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培澤,葉濤生,鄧永聰,等.酶聯(lián)免疫斑點試驗檢測技術( Elis-pot) 在診斷結核性腦膜炎和Ⅲ型肺結核中的應用價值[J]. 臨床肺科雜志,2011,16(5):721-722.
[2]谷云先.肺結核合并糖尿病68例的臨床特點及治療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0,5,31
[3]李林忠,李娜,陸兆文.106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療效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2,11(17):1755-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