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要】輔導員面對的對象是學生,作為輔導員都愿意而且期盼和自己的學生打成一片,有一種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則有賴于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什么是有效溝通?溝通是雙方的交換交流,單方的只是溝沒有通。有效溝通就是指我們輔導員清晰地向學生表達信息時,而學生的回應正是輔導員所期望的。但往往有時候輔導員的出發(fā)點都是好的,學生接收不到輔導員發(fā)出的訊號,感受不到輔導員的愛時我們該怎么辦呢?所以這時就要尋求行之有效的溝通渠道。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大學生 有效溝通
一、我院學生層次結構及行為特點
我院的學生層次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五年制、??粕?、本科生。
五年制學生紀律觀念淡薄,好沖動,但是講義氣,他們天真爛漫,熱情活潑,可塑性強。在與學生溝通時,他們一方面要表現(xiàn)的很嚴厲,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的糾正,同時對于這樣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贊賞,放大優(yōu)點,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當他們?nèi)〉靡稽c點進步時要大力表揚,鼓勵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專科生比五年制成熟,個性張揚、有辨別能力,適應能力較強,自尊心和表現(xiàn)欲極強。不能過于嚴厲,充分發(fā)揮潛能,提供展現(xiàn)自身才華的舞臺。本科生有思想有主見,重視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學習,但內(nèi)心豐富,敏感,自尊心過強,與他們經(jīng)常探討就業(yè)以及考研事宜。
二、實現(xiàn)有效溝通的途徑和方法
(一)建立學生個人檔案,進行分類溝通
掌握學生信息,建立學生個人檔案是了解學生的開始, 我院在每屆新生開學的時候就要建立學生個人檔案,剛入學的學生提供的信息是比較真實的。 新生個人檔案內(nèi)容包括學生的個人基本信息和家庭基本信息兩部分。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聯(lián)系方式、興趣愛好、學歷簡介、過往病史等;家庭基本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及電話,家長和家庭成員姓名、工作單位及聯(lián)系方式,家庭平均月收入及收入來源等。有了這些消息,輔導員就能初步判斷學生的性格、是否貧困等。對一些特殊群體,要一對一進行溝通。
除了一對一溝通,根據(jù)大學生關注的一些話題進行團隊溝通,人數(shù)以三到五個為宜,通過學生事前與輔導員約定談話問題的方法開展,“如何樹立正確的戀愛觀”,“考研還是就業(yè)”、因作息時間不一致,室友之間鬧矛盾,“如何處理舍友關系”等問題展開討論,通過討論的方式交流思想,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法。除以上溝通方式外,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員、班團干部、宿舍長的橋梁作用,借助不同的學生活動,達到與學生溝通的目的。
(二)巧妙運用網(wǎng)絡媒介
作為我們與學生直接接觸的輔導員更要利用好網(wǎng)絡平臺,學習大學生使用的網(wǎng)絡語匯,以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曾經(jīng)有一位輔導員說過:‘要想和魚對話,就不要站在陸地上,而應該學會像魚一樣在水中呼吸。”一旦他們發(fā)現(xiàn),輔導員也能像“魚”一樣和他們一起在水中呼吸,就會無形中增加對輔導員的心理認同和信任感,而不再僅僅將其當成高高在上、存在著隔閡和代溝的令人敬畏的老師。各班成立班級QQ群、干部QQ群或飛信群,通過QQ、飛信、微信、微博和高校通等把學校的信息及時準確的通知到每一個學生。一些師生集體活動的合影,也通過網(wǎng)絡得到了第一時間的分享,加上相互之間有趣的評論,無形中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三)進一步發(fā)揮傳統(tǒng)教育手段的作用
傳統(tǒng)教育手段是開展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作用也不是其他新興的溝通方式所能取代的。
1、為學生過大學的第一個生日
18、19歲是一個重于形式并且多愁善感的年齡,對大一新生來說,離開家庭第一次來到大學過集體生活,更渴望得到歸屬感,渴望得到關心和關注。大學里的第一個生日因為其特殊的紀念意義,為他們祝賀大學的第一個生日。全體學生齊唱生日祝福歌,和送上寫滿祝福的賀卡。讓學生學會了互相關心和團結友愛,也增進班級的凝聚力。
2、班委的一封信
班委們也是普通人,工作中難免受到同學們的誤解,作為輔導員,在每學期末,我開展了“班委的一封信”活動,讓他們和我倒苦水和委屈。并及時進行開導,幫他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改變工作思路,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同時對于他們提出的關于班級建設的好的方法,也積極采納使用。自從實施這種做法之后,很少有班委找我辭職,班級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
結論
輔導員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任重而道遠,掌握有效的溝通方法,學生工作才能取得成效。當師生之間真正喊出“理解萬歲”時,師生溝通將不會成為難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將更具有親和力,學校也將會成為學生的天堂!
【參考文獻】
[1]劉秋宏;;高校輔導員如何實現(xiàn)與學生的有效溝通[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09年26期;
[2]周克亮;;高職輔導員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途徑淺析[J];華章;2013年05期;
[3]牟紅紅;丁慧民;張敬師;;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有效溝通[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