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璟
(安徽滁州市中西結合醫(yī)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濟生腎氣丸加減治療慢性腎衰竭40例觀察
羅璟
(安徽滁州市中西結合醫(yī)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目的:觀察濟生腎氣丸加減治療慢性腎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40例慢性腎衰竭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合對照組各20例,組均采用糾正貧血、優(yōu)質蛋白、低脂飲食等基礎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濟生腎氣丸加減,2個月后評定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0%,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濟生腎氣丸加減治療慢性腎衰竭有一定的療效。
慢性腎衰竭;濟生腎氣丸加減
慢性腎衰竭,它發(fā)生在各種慢性腎臟病的基礎上,緩慢地出現腎功能減退至衰竭。目前,臨床上尚無有效的辦法在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早、中期阻止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惡化的進展。據國際腎臟病協(xié)會統(tǒng)計,本病自然人群發(fā)病率為98~198/百萬人口[1],我國流行病學資料表明CRF的年死亡率占人群死亡率的10%[2].近年來,中醫(yī)藥對延緩慢性腎衰竭病情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筆者自擬濟生腎氣丸加減治療慢性腎衰竭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取得滿意的療效,如下:
選擇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40例,排除急性腎衰竭、進行血液透析替代者,嚴重心力衰竭、嚴重心血管疾病、造血系統(tǒng)疾病者等。年齡20~76歲,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20,男11例,女9例,慢性腎炎6例,糖尿病腎病7例,高血壓腎損害7例;對照組20例,男10例,女10例;其中慢性腎炎7例,糖尿病腎病8例,高血壓腎損害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原發(fā)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參照《實用內科學》[1]診斷標準,腎功能不全代償期和失代償期,血肌酐133~442umol/l,并排除急性腎衰竭、心力衰竭等情況。
2.1 對照組 兩組均采用糾正貧血、優(yōu)質蛋白、低脂飲食等基礎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濟生腎氣丸加減,方藥組成:熟地10g,山茱萸10g,杜仲10g,黃芪10g,白術10g,澤瀉10g,豬苓10g,茯苓10g,丹參10g,桃仁10g,玉米須10g,姜竹茹10g,水煎服,取汁300ML,每日一劑,每天2次。
兩組在2個月后進行療效評定。
3.1 癥狀 觀察惡心嘔吐、納差、腰膝酸軟、神疲乏力、浮腫等癥狀。
3.2 臨床療效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進行療效評價。臨床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理化參考指標基本正常;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理化參考指標明顯改善;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理化參考指標相應好轉;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理化參考指標無改善;
3.3 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均采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包,計量單位采用T檢驗,計數單位采用方差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4 治療結果
3.4.1 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3.4.2 2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變化見表2。4.討論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
表2 治療組和對照組主要癥狀變化比較(%)
慢性腎衰竭屬中醫(yī)"關格""水腫"范疇,為腎病日久,引起腎氣衰竭,氣化失司,濕濁尿毒不能下泄,以精神萎靡,疲乏無力,腰膝酸軟等位常見的癥狀。病變臟腑重點在脾腎,脾腎虧虛為本病的發(fā)生根本,而脾腎兩臟在人體水液代謝和氣化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本組納入病例均為脾腎虧虛證型。方中熟地 黃芪、白術、茯苓健脾益氣,丹參、桃仁活血化瘀,以治其淤血,吳茱萸、姜竹茹理氣和胃,降逆止嘔,玉米須、豬苓利水滲濕,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益腎,解毒瀉濁。通過比較我們發(fā)現服用濟生腎氣丸加減的患者主要癥狀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有顯著差異,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可見濟生腎氣丸加減對延緩慢性腎衰竭病情有一定的療效。
[1] 陳灝珠,等。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929~1930
[2] 周禎祥,等 .中國中醫(yī)藥協(xié)會第九屆腎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M].1944;222,
[3] 鄭莜萸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67
R749.053
B
1009-6019(2015)07-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