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冬,陳永杰,李 月,巴紅亮,吳勝男
(沈陽化工大學應用化學學院,遼寧 沈陽110142)
Gemini表面活性劑是具有雙親水基-雙親油基的一類新型表面活性劑[1-2],具有很低的Krafft點和優(yōu)異的水溶性[3];同時,與傳統(tǒng)的單鏈表面活性劑相比,Gemini表面活性劑的表面張力能夠降低3個數(shù)量級,臨界膠束濃度降低2個數(shù)量級[4-7]。此外,Gemini表面活性劑還具有更好的鈣皂分散能力、增溶能力、潤濕能力、乳化能力、洗滌能力。
目前,從已有的報道來看,關于Gemini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和研究較少。謝紅璐等[8]以硬脂酸、聚乙二醇、氯磺酸、氫氧化鈉為原料合成了α-磺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雙酯鈉鹽,該反應時間短,合成工藝簡單、環(huán)保。楊建平[9]等以直鏈脂肪酸,不同聚合度聚乙二醇等為原料合成了多種直鏈脂肪酸聚乙二醇類Gemini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產(chǎn)物具有良好的潤濕性能和鈣皂分散能力。巴紅亮[10]等使用蓖麻油酸、聚乙二醇、馬來酸酐合成了蓖麻油酸聚乙二醇酯Gemini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該合成工藝簡單,反應條件溫和,無毒,符合綠色化學的發(fā)展需要。
筆者以馬來酸酐為聯(lián)接劑,蓖麻油酸、聚乙二醇(600)為原料,通過聯(lián)接基引入法,合成了Gemini非離子表面活性劑(MARAPEG-15),并對其表面性能進行了測試。
聚乙二醇600(化學純試劑)、蓖麻油酸、硼酸、馬來酸酐,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蓖麻油酸聚乙二醇單酯(RAPEG-15)(自制[11]);氫氧化鈉、無水乙醇、吡啶、乙酸乙酯、對甲苯磺酸(PTS)、醋酸鈉、苯、正丁醇,分析純,天津大茂化學試劑廠;1,4-二氧六環(huán)、液體石蠟,分析純,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1 聚乙二醇與硼酸的酯化
在裝有攪拌器、分水器、回流冷凝器(上部接有真空裝置)的三口燒瓶中加入0.12mol聚乙二醇(600)和0.04mol硼酸,攪拌,真空油浴加熱至120℃回流,反應至出水量不變時反應到達終點,停止反應。
1.2.2 蓖麻油酸與聚乙二醇硼酸酯的酯化
待反應液冷卻至60℃以下后,依次加入0.12 mol蓖麻油酸、PTS(PTS與原料質(zhì)量比為1%),攪拌,在真空環(huán)境下升溫到140℃回流,反應至測得體系酸值基本不變時反應到達終點,停止反應。
1.2.3 馬來酸酐與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的酯化
待上述溶液降溫至室溫后,依次向上述燒瓶中加入0.062mol順丁烯二酸酐、PTS(PTS與原料質(zhì)量比為3%)、50mL苯,攪拌,常壓升溫到110℃回流,反應至出水量不變時反應到達終點,停止反應。
1.2.4 硼酸酯鍵的水解
向上述反應液中,加入固體醋酸鈉(與PTS摩爾比1∶1)中和PTS。加入20mL蒸餾水,控溫100℃,在攪拌條件下水解,當實測羥值不改變并且與理論羥值(目標產(chǎn)物的理論計算值)接近時為反應到達終點,停止反應。將反應液趁熱轉入分液漏斗中,用飽和食鹽水和乙酸乙酯溶液萃取提純,再用無水硫酸鎂干燥0.5h,抽濾,減壓蒸餾除去萃取劑,得到產(chǎn)物。
采用HG/T 2609—95乙?;y定體系羥值,HG/T 2809—95酸堿滴定法測定酸值。
使用美國NICOLET公司TR-470型紅外光譜儀,采用KBr壓片法對所得產(chǎn)品進行紅外光譜測試。
按文獻方法測定MARAPEG-15和RAPEG-15的 HLB值[12]、濁點[12]、乳化力[13]、潤濕力(采用國標 GB/T 11983-89)、吸濕性能[14]、保濕性能[14]、表面張力和臨界膠束濃度(最大泡壓法)[14]。
試樣的紅外光譜見圖1。
圖1 試樣的紅外光譜
在MARAPEG-15曲線中,不存在酸酐中羰基C═O對稱和反對稱偶合振動吸收峰(1 783,1 856cm-1)以及 C—O—C 伸縮振動特征峰(1 268cm-1),也不存在羧酸的—OH 的伸縮振動峰(3 000cm-1)以及共軛羧酸C═O的特征峰(1 620cm-1),不存在蓖麻油酸中仲羥基特征峰(1 124cm-1),而存在與羰基共軛的 C═C特征峰1 643cm-1,說明馬來酸酐與蓖麻油酸上的仲羥基進行了酯化反應。1 732cm-1處為蓖麻油酸的酯羰基的伸縮振動峰,3 460cm-1處為醇羥基—OH特征峰,1 249cm-1處為伯醇的C—O伸縮振動峰,2 925cm-1處為甲基、亞甲基伸縮振動峰,1 111cm-1處為聚乙二醇中的醚鍵特征峰。以上分析說明產(chǎn)物結構為MARAPEG-15。
連接基團馬來酸酐的存在,降低了單頭基分子之間的排斥力,使得Gemini表面活性劑在界面中的排列更加緊密,又因其結構中含有兩個親水基團,兩個疏水基團,故與普通單鏈表面活性劑相比,Gemini表面活性劑在表面性能上更加突出。
圖1是MARAPEG-15和RAPEG-15的表面張力(γ)和濃度(C)的關系。表1是 MARAPEG-15和RAPEG-15的表面性能。
圖1 MARAPEG-15和RAPEG-15的γ-log曲線
由圖1可以看出:MARAPEG-15的表面張力低于RAPEG-15的表面張力,而且當達到表面張力的曲線拐點時,發(fā)現(xiàn)MARAPEG-15的臨界膠束濃度也低于RAPEG-15的臨界膠束濃度。
表1 MARAPEG-15和RAPEG-15的表面性能
由表1可看出:MARAPEG-15與RAPEG-15相比,其臨界膠束濃度降低了近1個數(shù)量級,γCMC值也低5.63mN/m,這是由于 MARAPEG-15中含有兩條疏水鏈,疏水性更強,而且分子中的連接基通過化學鍵將兩個單子連接起來,使得兩個分子相互之間的排斥力受制于化學鍵力而被大大削弱,碳氫鏈間容易產(chǎn)生較強的相互作用,碳氫鏈間的疏水結合能力加強,因此表面活性劑在水溶液表面上排列更加緊密,表面能更低,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5]。由于MARAPEG-15存在兩個氧乙基鏈,親水性增強,水溶性增加,所以 HLB值高于RAPEG-15。同樣,由于分子中存在兩個氧乙基鏈,在水溶液中MARAPEG-15與水分子的氫鍵作用更強,分子排列更加緊密,不易斷裂,故濁點高于RAPEG-15。液體的潤濕時間與表面張力有關,表面張力越小,水在固體表面更易鋪展,則界面潤濕所需時間越短,故MARAPEG-15與RAPEG-15相比,MARAPEG-15的潤濕性能更強。乳化能力的強弱主要取決液滴界面膜(吸附層)的穩(wěn)定性,MARAPEG-15的剛性強,加入到油水兩相后,可以形成穩(wěn)定的界面,使溶液穩(wěn)定,故MARAPEG-15的乳化力優(yōu)于RAPEG-15。
MARAPEG-15和甘油的吸濕性能和保濕性能見圖3、圖4。
圖3 MARAPEG-15與甘油的吸濕性能
圖4 MARAPEG-15與甘油的保濕性能
由圖3可以看出:MARAPEG-15的質(zhì)量隨時間增加不是十分明顯,說明Gemini非離子表面活性劑MARAPEG-15吸水性能不理想,而甘油質(zhì)量隨時間增加較明顯,表明吸濕性能不及甘油。由圖4可以看出:在前10h,MARAPEG-15的保濕性能比甘油略差,而24h后,MARAPEG-15的保濕性能與甘油基本相同。
a.以蓖麻油酸、聚乙二醇(600)、馬來酸酐為原料,合成了Gemini非離子表面活性劑MARAPEG-15,產(chǎn)物純度和收率較高。
b.對 MARAPEG-15和RAPEG-15的表面性能進行了測定與比較。MARAPEG-15的表面性能 優(yōu)于其單酯產(chǎn)品RAPEG-15,其表面張力及臨界膠束濃度較低,乳化性能和潤濕性能優(yōu)良,可作為水包油型乳化劑。
[1] 梅平.Gemini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3:21.
[2] 馮玉軍.Gemini表面活性劑的研究和開發(fā)[J].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2005(4):7.
[3] 王麗艷.雙子表面活性劑[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3:1.
[4] 趙劍曦.新一代表面活性劑:Geminis[J].化學進展,1999,11(4):348-349.
[5] 周立國,張文建,王偉立.雙子辛酸甘油酯的合成及性能[J].日用化學工業(yè),2008,38(1):4-7
[6] 李在均,劉忠云,殷福珊等.甲基萘雙十四烷基磺酸鈉雙子表面活性劑的合成研究[J].日用化學工業(yè),2005,35(5):286-289
[7] 楊英宜,盧峰,馬毅.雙十四叔胺羥丙基甘氨酸季銨鹽的合成及性能[J].汕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1(4):41-45
[8] 謝紅璐,王偉,王萬興.α-磺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雙酯鈉鹽的合成[J].精細化工,2002,19(11):621-622.
[9] 建平.非離子Gmini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及性質(zhì)研究[C].西安:西安工程大學,2012:40-54.
[10] 巴紅亮,陳永杰,李月.以酯基為連接基的非離子Gemini表面活性劑的合成[J].應用化工,2014,43(4):28-34.
[11] 李行,陳永杰,巴紅亮,等.硼酸酯法合成聚乙二醇(400)單蓖麻油酸酯[J].精細石油化工,2013,30(4):29-33.
[12] 毛培坤.表面活性劑產(chǎn)品工業(yè)分析[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2:315.
[13] Xu Q,Wang L,Xing F.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dissymmetric gemini surfactants[J].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2011,14:85–90.
[14] 張秋華,唐小琪.水溶性甲殼素衍生物保濕性能的研究[J].日用化學工業(yè),1996(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