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珍
(寧夏西吉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寧夏西吉756200)
不同脂血濃度對血液分析儀的影響
馮學珍
(寧夏西吉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寧夏西吉756200)
目的:探討和研究不同脂血濃度對于血液分析儀在血常規(guī)測量時的干擾狀況。方法:將收集到的726例正常新鮮全血標本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得出結果作為對照組,之后將標本離心,使得血液中細胞與血漿分離,將血漿用相同體積的脂肪乳液置換出來,形成低、中、高不同濃度的人工脂血標本,再次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中、高濃度脂血標本的白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以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較之對照組假性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隨著濃度增高,上述指標顯著增高。結論:脂血濃度大于10mmol/L時即可影響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會造成白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以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假性增高,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予以糾正。
脂血濃度;血液分析儀;計數(shù);干擾
為探討不同脂血濃度對于血液檢測儀檢驗結果的影響,我處將726例正常新鮮全血標本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之后將標本離心,使得血液中細胞與血漿分離,將血漿用相同體積的脂肪乳液置換出來,形成不同濃度的人工脂血標本,再次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前后對比來觀察檢驗結果的變化,為臨床上檢測脂血標本時的正確糾正提供參考。
表1 不同脂血濃度血液標本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比較(±s)
表1 不同脂血濃度血液標本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比較(±s)
注:WBC:白細胞;RBC:紅細胞;Hb:血紅蛋白;Hct:血細胞比容;MCV:紅細胞平均體積;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C: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PLT:血小板
檢測指標對照組低脂血濃度中脂血濃度高脂血癥濃度FP WBC(×109/L)5.20±0.345.20±0.357.40±0.619.30±0.653.4 ±15.10.280.489 80.024 RBC(×1012/L)3.78±1.223.755±1.343.80±1.123.76±1.261.290.093 Hb(g/L)104.40±22.32105.40±23.56110.40±24.67113.40±26.893.200.030 Hct0.41±2.120.44±2.340.44±2.450.45±2.001.030.089 MCV(fl)92.23±4.3592.56±4.5793.12±4.5693.00±4.120.980.231 HCH(pg)26.89±2.1027.80±2.1728.87±2.3429.97±2.783.190.030 MCHC(g/L)316.90±7.9319.90±7.8321.90±8.8324.90±9.04.390.021 PLT(×109/L)147.00±13.9147.00±34.9149.00±13.0149.00
1.1 儀器與試劑:(1)血液標本。將我處收集到的726例正常新鮮全血標本進行檢測,包括獻血員以及患者血液,所有患者均無高脂血癥、黃疸以及能夠影響脂血濃度的相關疾病。(2)低速離心機、甘油三酯、全自動血液分析儀,以及相關配套試劑。
1.2 檢測方法:將726例正常新鮮全血標本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所得結果即為對照組。之后將標本離心,使得血液中細胞與血漿分離,將血漿用相同體積的脂肪乳液置換出來,形成不同濃度的人工脂血標本,每組242例,其中低脂血濃度(3.0~10.0mmol/L),中脂血濃度(10.1~14.0mmol/L),高脂血濃度(脂血濃度>14.1mmol/L)。再次應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血常規(guī)檢測。
1.3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1.0軟件包處理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方法為單因素方差分析、LSD兩兩比較等,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白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以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在不同脂血濃度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LSD兩兩比較可知,血常規(guī)8項指標在對照組和低脂血濃度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白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以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在中、高脂血濃度較之對照組和低濃度顯著增高(P<0.05);白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以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在高脂血濃度時顯著高于中脂血濃度結果(P<0.05)。紅細胞、血細胞比容、紅細胞平均體積、血小板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著脂血濃度增高,血常規(guī)中白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以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增高。見表1。
通過多年臨床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脂血對于各種型號血液檢測儀的檢測結果均有一定影響。所謂脂血主要是指血液標本中的甘油三酯濃度超過醫(yī)學參考值。出現(xiàn)脂血的原因通常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我國高脂血癥患者越來越高,而高脂血癥患者的血液標本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甘油三酯超標;另一方面原因是很多患者在疾病后期需要進行營養(yǎng)支持療法時,會選擇營養(yǎng)大袋和脂肪乳劑作為腸外營養(yǎng)輸注,而這也造成患者血液標本出現(xiàn)脂血濃度增高[1]。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高濃度的脂血標本的白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以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較之對照組假性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隨著脂血濃度的增高,上述指標增高趨勢顯著,究其原因,這是由于不論是電阻抗法還是流式細胞技術,均不可能對每個細胞進行完全識別,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復檢測和漏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貧血患者血液樣本被脂血干擾時,在進行檢測的過程中由于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以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增高不明顯,很可能出現(xiàn)隱性不易察覺的干擾,而這無疑會干擾到結果的判定,因此,當出現(xiàn)檢測結果和臨床診斷差異較大時,我們應該將標本進行低速離心后放置20min以上來觀測是否出現(xiàn)渾濁,來據(jù)此進行結果的糾正[2]。
綜上所述,在臨床檢測時,我們應該關注脂血所帶來的干擾,盡可能糾正這種干擾,以確保檢測結果的真實可信。
[1]徐玉兵,高春芳,趙琳.脂血對Sysmex XE-2100D血液分析儀檢測指標的影響研究[J].檢驗醫(yī)學,2012,27(12):1017-1020.
[2]何進才,原建武,楊小紅,等.試劑溫度對血液分析儀紅細胞檢測的影響[J].江西醫(yī)學檢驗,2000(2):71-73.
R446.11
B
1002-2376(2015)11-0045-02
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