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紅梅
自古就有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之說,這些無不說明了多讀書廣集益的好處。《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也明確要求,小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作為語文老師,我深知責任重大,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呢?下面談一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小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是養(yǎng)成良好課外閱讀習慣的第一步。對學生來說,興趣也是閱讀的原動力,只有對課外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閱讀。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學生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的語文知識。
首先,教師應在選擇書籍上下功夫。小學生各方面都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最佳時期,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都會隨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階段性變化。一般地,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應選取圖文并茂的課外讀物;中、高年級學生的思維已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因此,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邏輯性、說理性較強的讀物給學生閱讀。 在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選擇的內容應較廣泛,可涉及兒童生活、歷史故事、科學常識等;體裁應多樣,可以是詩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說、童話、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有教育性,對兒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影響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博覽群書。我在教五年級語文時,給學生推薦適合他們年齡特征的童話作品《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么》等等,他們可感興趣了。每當課間我都會看到成群結隊的學生圍在一起,談論自己看過的故事書,有的甚至興高采烈地表演了起來。有了興趣,學生們就會積極地進行閱讀,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
其次,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只是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是遠遠不夠的。要想讓學生通過推薦的書籍,對閱讀持久地感興趣,切實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那還需我們教師巧妙地進行引導。開學初,我讓班里的所有學生自行商討如何進行本學期的讀書活動,由班干部整理出一份讀書活動計劃,有了計劃,就要按照計劃來開展活動。因為計劃是學生自己安排的,所以在舉行活動前,每位學生都做了精心地準備,活動也開展得得心應手。學生們在“講故事”“ 讀書匯報會”“展評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知識競賽”“比賽查閱資料”“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中,能有效鞏固閱讀成果,享受閱讀樂趣,激發(fā)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動閱讀積極性,推動課外閱讀活動深入開展。
再次,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新地閱讀。人們常說:“學貴有疑?!逼鋵嵦岢鲆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課內閱讀,要讓學生大膽質疑,多角度、有創(chuàng)新地質疑;課外閱讀,對不懂的地方可作標記,每讀一篇文章,試著提一到兩個有價值的問題。這樣質疑,學生能夠增強好奇心,增強讀書的欲望。
二、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
興趣雖然是人們從事活動的動力,但是只有興趣而毫無目的,這樣是絕對不行的。例如有的學生憑著興趣,凡有生動情節(jié)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運用到寫作上。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收效甚微。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傳授方法,培養(yǎng)學生掌握、運用閱讀方法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游。
首先,要教會學生學會選讀法和精讀法。
1.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產生了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如學習《“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封建社會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歷史,揣摩出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便激勵學生有目的地閱讀《紅樓夢》的有關章節(jié),以增進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能夠豐富語言積累,提高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于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地進行閱讀的方法。它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師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其次,要做好讀書筆記。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闭n外閱讀要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讀書筆記的形式多樣,有“摘錄好詞好句”,有 “概括主要內容”,有“寫讀后感”,還有“直接在書中圈點勾畫批注”等多種形式。讀書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讀書筆記應成為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讀什么書,在筆記上記下篇名、出處及閱讀日期,這是日后考核閱讀量的依據。讀到好文章,摘錄下好詞好句,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為了方便檢查,我要求學生們每人都要自己制作“閱讀記錄卡”,記錄卡上有學生姓名、年級、閱讀時間、記錄時間、讀物名稱、作者、讀物類型、積累的好詞好句、想推薦給好友的優(yōu)美句段、讀后感等內容。這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學生增加了詞匯量,為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掌握好閱讀方法是小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有效途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