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
摘要:如何做好英語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是每一位英語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通過調(diào)查研究,對英語學困生成因進行了分析,找到學困生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教學實踐與嘗試,總結(jié)了五種很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學困生 成因 學生方面 教學及家庭方面 解決對策
所謂英語學困生,是指因后天和外界的原因造成英語學習的障礙,達不到新課標和教材所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的學生。如何做好英語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是每一位英語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下面我從學生、教學及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三個方面分析學困生產(chǎn)生的成因,以便尋求相應的解決方案、教學對策。
一、成因
(一)學生方面
1.學生基礎較差。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打好扎實的基礎,理解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比一般學生差。有些學生漢語拼音不過關,這也影響到英誤學習,再加上進入高年級后,學習內(nèi)容加深,英語這門新學科更使他們難以應付。學習基礎差導致他們生產(chǎn)自卑心理,在英語學習起步階段就生產(chǎn)了對英語學習的恐懼心理。
2.不良的學習習慣。課堂學習是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英語學習困難生中大多數(shù)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Pair work時,不按教師的要求,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上課從不做筆記,沒有良好的學習策略,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課時很難集中注意力,課前、課后又不進行預習、鞏固,怎么能掌握所學內(nèi)容呢。
3.性格內(nèi)向、孤僻。英語學習困難生中有部分學生因為環(huán)境、家庭教育或個性差異等多方面原因,形成了內(nèi)向和孤僻的性格。他們不愿開口,也不善于與他人交往。這種自我封閉的性格對英語學習十分不利。內(nèi)向的性格使他們自卑,遇到問題不向教師或同學訴說,導致他們學習上的困難難以得到解決。
(二)教學方面
1.應試教育。由于現(xiàn)階段正處于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化的時期,尚未形成科學、健全的英語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評價還是以考試為主要手段,而過于繁瑣的考試對學生學習情趣的激發(fā)和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調(diào)動都是有抑制作用的,尤其是對一些學困生來說,每一次的測試都是對他們學習自信心的打擊,這樣會使他們的學習熱情,積極性減弱。
2.班級過大。最近幾年,一些學校由于招生壓力大,導致班級學生數(shù)量大,這樣教師就更加難以照顧到所有的學生,這對于急需教師幫助和指導的學困生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他們沒有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受到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更是減少,成為了躲在課堂角落中的“多余人”,游離于課堂之外,很少參加到課堂教學中來。
3.競爭壓力。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的責任心很強,對教學非常認真負責;但是同行間的競爭很激烈,一些教師不注意幫助“學困生”們的樹立自信心,而是簡單地把自己工作中的壓力遷移到學生的學習壓力,往往會“欲速則不達”,從而事與愿違。
(三)家庭及社會環(huán)境方面
作為教育中重要的一環(huán),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要求嚴格,甚至動輒打罵,會導致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不愿意與家長交流。“學困生”中有許多來自單親家庭,還有些父母由至工作忙,對子女的學習、生活關心不夠。
二、對策
(一)改變教學觀念,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困生”
人的個性特征千差萬別。這些“困難生”中也許就有Einstain,就有Newom,我們英語教師應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這些學生,對他們給予更多的關愛,和他們交朋友,共同分析英語學習的障礙,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用自己實際言行去感化后進生,要給予他們信任的目光,用微笑的表情、鼓勵的口吻對待“學困生”,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成為他們可以信賴的指導者,更是可以信賴的“朋友”。
(二)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心,開發(fā)其非智力潛能
教師要充分信任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學生積極性,讓其敢于參與進來,改變“學困生”作為“局外人”的角色,改變他們自我封閉的性格。
無論從事什么活動,沒有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都難以獲得成功。英語不容易學好,但只要有堅持的意志、有恒心,就一定能學好。在平常的教學中,我要求他們按時完成作業(yè),堅持每天預習新課、復習功課,讓他們循序漸進,鼓勵他們知難而進,對他們點點滴滴的領悟都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
(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
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幫助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在課堂中留有時間讓學生實踐和練習,在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時候給予點撥,特別是對學困生,訓練要體現(xiàn)層次性,力求多樣化,通過形象直觀的手段、生動活潑的方法、豐富多樣的活動,激發(fā)其興趣,讓他們樂于學習和參加。
(四)從實際出發(fā),有效進行補償教學,注意學法指導
個別輔導和補償教學中“幫困”的必要措施。補償教學必須以學生愿學為前提,可能通過“一幫一”結(jié)對子和組成學習小組等形式,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有效的補償教學必須抓住關鍵性的問題,找準突破口,從學生的需要入手,多從學習方法上給予必要的指導,幫助他們突破語言關,都會他們巧記單詞,使他們感到英語“越學越容易”。
(五)贏得家長支持,做好“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
通過舉辦家長會、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及正確方法,使家長重視并關心其子女的成長,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英語學習條件。教師應有針對性地進行家訪,使家長了解其子女在校的學習情況,共同擔負起督促和引導的責任,使學生盡快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對于“學困生”我們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時刻注意他們的興趣和困難,更多的給予鼓勵和引導,我們不僅要做一位好的英語教師,更應成為他們生活上的“好朋友”。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