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紅
【摘要】任何語言的使用都離不開語境,通過利用語境理論來指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境意識,還能夠消除閱讀障礙,增強語篇理解的準確性。因此,本文則對語境理論下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作一分析。
【關鍵詞】語境理論 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中語境是一個重要教學概念,利用語句的內(nèi)在含義、情境背景等因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內(nèi)容是教學必然選擇,面對閱讀教學的尷尬局面與語境教學的重要價值,如何利用語境理論服務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是當前重要研究課題。下面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和語境理論入手,探討下語境理論對英語閱讀教學的作用及應用實踐。
一、明確閱讀句義
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不僅需要把握單詞詞義與句義,同時還要聯(lián)系上下文把握語言環(huán)境與語氣氛圍,從而理解其所表達的表面含義、深層含義與言外之意,這對于學生能否完成閱讀理解目的十分重要。在閱讀理解實踐中,很多學生都存在著以偏概全或者詞不達意的問題,做題時時常出現(xiàn)語義把握錯誤的情況,要么忽略言外之意,要么弄錯深層含義,要么沒有聯(lián)系上下文處理語言情境,完全不了解作者如此設定語言情境的原因與目的,因而無法準確完成閱讀理解。面對此種情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督促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深入把握閱讀詞義句義,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語境理論,在語境理論的輔助下展開閱讀實踐,純熟運用該理論服務自己的英語學習。如:復雜的語篇,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閱讀理解和閱讀填空去進行長期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以下面這個語境完形填空為例:
When they saw each oth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dim candlelight later that night, they stood _______ (adv.).For words could not express how profoundly touched each of them was by the sacrifice made by the other in the name of love.在分析所需填寫單詞時,須知影響完形詞語選擇的不僅僅有文章的中心與主旨,還包括所缺詞語上下文的語境。根據(jù)句意分析可知,所缺少的詞語是“沉默-silent”,聯(lián)系到括號所給的詞性和后文中出現(xiàn)的“words could not express”,此處“silently”在語境中是最合適的。
二、消除慣性思維
慣性思維是普遍存在于每個人思想行為中的一種思維模式,慣性思維的存在十分普遍,一旦習慣一種情況人們往往會養(yǎng)成思維定勢去應對處理類似的問題,雖然可利用有益經(jīng)驗去解決問題,但是同時也會造成思維盲區(qū)帶來錯誤提示,起到誤導作用,初中英語閱讀學習中要引導學生適當消除思維定勢的負面影響。英語語言學習中受母語思維習慣影響是必然的,不少中學生都存在著“母語式英語”思維慣性,影響可英語學習,尤其是閱讀理解中,往往會曲解作者語義和句義,用中文慣性思維去解決英語問題,毫無疑問這十分不利于英語閱讀學習,是教師閱讀教學中所必須解決的重要攔路虎。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聯(lián)系上下文處理語義語境的習慣之外,還要讓學生嘗試從多個角度去把握語境,比如作者背景、創(chuàng)作背景、句義語義背景等,消除不同語言的跨地域思維慣性影響。比如簡單的“from time to time”從中文角度翻譯就是簡單的從時間到時間,但是其在英語語境中的意思卻是“偶爾、有時、時不時”,在該詞的閱讀理解中如果堅持中文思維慣性,毫無疑問出現(xiàn)了巨大誤導,干擾了語義的正常解析。所以,在閱讀教學中避免學生母語慣性思維影響感知語境十分重要。比如“Have you had your meal?”這句話,以中文思維翻譯就是我們經(jīng)常所說的“你吃了嗎?”,但是在英美文化中,這句話的意思卻是邀請別人一同外出用餐。這些非母語語境上的分歧是教學實踐中必須注意的,也是閱讀教學中消除思維慣性的必然選擇。
三、提升閱讀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一大重要目的在于鍛煉、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強的學生不僅可以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在語感方面也比較出眾,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提升閱讀能力都是必然要求。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進行大量精準的閱讀理解實踐,確保對每篇讀過的文章理解通透,不存在似懂非懂的情況,無論是詞義、句義還是語言情境都有深入理解,從而在長久的堅持中達到提升閱讀能力的目的。對于學生而言,利用語境理論可創(chuàng)造更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清晰且深入的把握語義,為閱讀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比如學生在閱讀理解練習中經(jīng)常遇到一詞多義的情況,許多時候詞義的分歧都是由語境所導致,比如“blue”這個單詞,學生大眼一瓢很可能就指出其最常見的詞義是“藍色”,但是在“I'm feeling blue today.”、“His eyes burst with blue as he admired his handwork.”這兩個句子中無疑不能用藍色這個詞義,它需要翻譯成備用語義“憂郁的”,結合語境可翻譯為“我今天的心情不好?!焙汀八谛蕾p自己的杰作時,眼神有時會顯出憂郁?!睂W生在諸如此類的眾多閱讀練習中,無論是對一詞多義的理解還是對語境的把握情況都將獲得積累,對于提升自身閱讀能力的十分重要。
綜上所述,改變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會遇到諸多挑戰(zhàn),必須應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和教學方法才能保障閱讀教學目標高質量完成,語境理論作為服務支持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對于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有積極意義,可在初中英語課堂大力推廣應用,服務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楊霞.基于語境理論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4,(7):45.
[2]李趙斌.語境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7(2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