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慧
【摘要】近年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現(xiàn)象日趨嚴重,影響了社會的治安秩序,也影響了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本課題研究選取福建省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為研究樣本,主要采用問卷、訪談、個例剖析、統(tǒng)計分析等實證的研究方法,基于事實資料闡述福建省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特點,分析福建省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家庭成因,并結合公安、社區(qū)、教育等系統(tǒng)的廣大管教干警與教育工作者的實踐經驗,著重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就如何有效預防與控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提出對策思考。
【關鍵詞】福建省 ?未成年人 ?違法犯罪 ?家庭因素 ?對策思考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173-02
一、問題的提出
在我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問題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自1991年以來,我國政府為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文件,為預防與控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針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日趨嚴重的現(xiàn)實,本課題研究選取福建省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為研究樣本,基于家庭教育的視角,有針對性地提出預防與控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對策思考,對促使家庭改善教育條件,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研究過程與方法
本研究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選取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簡稱少管所)的少年犯714人,福建省未成年教養(yǎng)人員管理所(以下簡稱少教所)的未成年勞動教養(yǎng)人員98人,福建省女子監(jiān)獄少年女犯9人,廈門市啟明學校(以下簡稱工讀學校)的工讀學生81人,總計902人作為調查對象,共發(fā)放問卷902份,回收902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902份,有效率100%。訪談調查采取個別訪談法,訪談對象主要是教育管理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公安干警、工讀學校的老師與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其中,接受訪談的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共計90人(少管所30人,少教所24人,女子監(jiān)獄10人,工讀學校26人),通過對訪談資料的系統(tǒng)整理,形成90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典型案例。最后,借助計算機技術,采用SPSS13.0 軟件包對調查特別是問卷調查獲得的事實資料進行統(tǒng)計處理與分析,使獲得的資料直觀而且量化,便于做到定量定性分析相結合。
三、福建省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家庭成因分析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是一種個體的行為;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所謂“養(yǎng)不教,父之過”,家長與子女天倫關系,對子女的影響最大。
(一)父母品行不良
案例:同安市16歲男孩林某,父親因為搶劫罪鋃鐺入獄,自己在學校遭到同學們排斥,覺得非常的無助和孤單,只有“社會上的朋友才不嫌棄我”,最終與這些所謂的“社會上的朋友”一起搶劫而被捕。
調查數據顯示,福建省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家庭中父母一方或者雙方具有違法犯罪經歷的占調查總人數的7.7%。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家庭中孩子的第一“重要他人”,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兒童學習模仿的榜樣,隨時隨刻都影響著孩子。父母的價值觀通過平時日常生活的表現(xiàn)一點一滴滲入孩子的心理,影響孩子的成長。
(二)教養(yǎng)方式不當
案例:在福建省少教所,自龍巖武平的16歲男孩吳某,因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獲刑3年。他的父親脾氣暴躁,經常酗酒。平時生活中,父親總是對其行為不屑一顧,稍有不滿意便非打即罵,因此吳某對父親非常不滿。但母親一味地滿足其要求,對其犯錯也只是言語上稍微訓斥幾句,沒有實質的批評和教育。之后,吳某結交了一群社會上的朋友,與朋友一起成為街頭“小霸王”。與人一次口角后,吳某一時情緒失控,持刀連捅對方三刀致人重傷。
調查顯示,如表1,父母對孩子過失行為采取的教育方式中“訓斥”和“打罵”共占47.6%,約占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總人數的一半?!坝柍狻焙汀按蛄R”這兩種方式都是簡單而粗暴的教育方式,就教育效果上來說,是非常微弱的,甚至容易使孩子產生對抗心理。另外,在對父母平時的教養(yǎng)方式的描述中,違法犯罪未成年人中有9.8%選擇了“溺愛包辦”,有15.6%選擇了“從不關心你做什么事或做得怎樣”,而這兩個選項指向的是“包辦型”和“冷漠型”這兩種教養(yǎng)方式。 “包辦型”和“冷漠型”這兩種具有極端化傾向的教養(yǎng)方式共占總比例的25.4%(如表2),約占總人數的四分之一??梢姼改傅慕甜B(yǎng)方式是直接影響著孩子,父母教養(yǎng)方式是導致孩子出現(xiàn)問題行為的溫床。
表1 父母對孩子的過失行為采取的教育方式
表2 ?父母采取的教養(yǎng)方式
(三)家庭結構不完整
案例:袁某,17歲,因傷害他人進入少管所。袁某的父親離異再娶,袁某與后母的關系緊張。由于袁某的抗拒和敏感,父母對待袁某小心翼翼,因此對其非??v容,只要袁某不出現(xiàn)太大的錯誤,便不予理會。袁某自己也認為,新家庭中父母對其以前犯錯時的不予管束是自己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原因之一。
從調查統(tǒng)計數據得知,4.3%的違法犯罪未成年人來自于再婚家庭。不完整的家庭結構常常不能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功能,致使孩子無法體會家庭的溫暖、親人的關愛鼓勵,犯錯誤時也無法得到及時的提醒矯正,容易導致孩子出現(xiàn)違法犯罪的行為。
四、預防與控制福建省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家庭教育對策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預防與控制體系,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協(xié)作、群策群治。
本文基于福建省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家庭成因分析,著重從家庭教育的視角探討預防與控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應對措施。
(一)父母做好行為示范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重要他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父母就是孩子最初的“榜樣”,因此,父母需要謹慎對待自身的言行舉止。因此,父母要力求做到:做遵紀守法的公民;“言必信,行必果”; 樂于助人,積極向上,樂觀進取。
(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作為家庭關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影響著孩子在家庭中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父母要做到: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思想以及作為家庭成員所享有的相應權利;其次,保持和孩子的良好溝通;再次,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獲得自信心和家庭歸屬感。
(三)完善家庭功能,建立良好家風
家庭功能缺位是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家庭的共同特征。離異、單親家庭容易導致家庭功能缺失,從而給未成年人婚姻觀和家庭觀的形成以及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形成良好家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第一,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第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三,培養(yǎng)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五、結語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問題既是學校問題、社會問題,更是家庭的問題。長期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在努力尋找適合本國國情的預防與控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有效辦法,但仍無法徹底根除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現(xiàn)象的發(fā)生??梢哉f,預防與控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是一項復雜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協(xié)作,群策群力,綜合治理方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