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順江
汪瑤出生于一個藝術(shù)家庭,酷愛文學、電影、動漫作品,成為一名出色的藝術(shù)評論家是她最大的夢想。高中畢業(yè)后,汪瑤考上了中央美術(shù)學院。她寫了很多藝術(shù)評論,獨到的見解得到眾人的認可,追夢路上的她仿佛聽到了天使啟動夢想之門的聲音。
2010年4月1日,在回家的路上,她突然昏厥,顱內(nèi)大量出血,醫(yī)生診斷她患上罕見的煙霧病。經(jīng)過3次手術(shù),汪瑤奇跡般醒了過來,然而身體右側(cè)癱瘓、語言表達能力大打折扣,曾是她最拿手的文字處理能力也在煙霧病的襲擊中消失了。她痛苦悲傷、迷茫彷徨,不吃藥、絕食,開始自暴自棄。
那天,爸媽都不在身邊,她隨意翻開了一本書,里面有一個珍珠形成過程的介紹,讓汪瑤心有所觸。每當有氣泡和沙礫進入蚌體,蚌會不斷排出珍珠液,一層層地包裹沙礫,最終形成珍珠。“面對體內(nèi)沙礫的天天折磨,蚌卻始終沒有放棄。我還如此年輕,難道就這樣放棄了嗎?”爸爸從單位回家后,對她說:“瑤瑤,明天我們單位要準備畫展,這幾天讓你媽多照顧你啊……”爸爸的話讓汪瑤想到:“我右手不行,還有左手啊,我可以用左手來畫畫呀!”
像一個剛開始認知世界的懵懂孩子,她一切從頭開始。學拼音、練寫字、畫畫,她畫家人、同學、朋友,畫過去的美好時光。畫里都是她記憶中和夢想中的故事,畫里有她的恐懼與無助,有她對父母和朋友的感恩,更有她對生活的熱愛。有夢想就會有奇跡,學畫才兩年時間,她的作品就受到多方肯定,還被權(quán)威藝術(shù)網(wǎng)站“藝術(shù)國際”三度推薦。
慢慢地,她能站起來了,盡管一瘸一拐、右手沒有一點力氣。原本連家門都不太愿意邁出的她現(xiàn)在能主動下樓散步,并加入志愿者行列,參加公益活動,將自己的力量傳播給身邊人。她的事跡也感染著周圍的人,很多人知道了廈門有一個“煙霧女孩”,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廈門海滄區(qū)委宣傳部、文明辦等10個部門聯(lián)合為她舉辦個人水彩作品展,出版了她的水彩作品畫冊。她還被評為“2014年度感動廈門十大人物”。
面對記者的采訪,汪瑤緩緩地說:“蚌的身體里進了沙礫,它可以放棄,默默死去;也可以承受痛苦,形成珍珠。疾病對我的折磨也是如此,面對苦難,我選擇后者,做一顆珍珠——一顆含淚的珍珠,它最美,因為它經(jīng)受了痛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