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雄
摘要
詩詞是我國文化的精華,詩詞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古詩詞數(shù)量浩如煙海,其中膾炙人口、千古流芳的妙詩佳詞也是有很多多的。古詩詞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感染力和美感影響著每一位讀者。因此,學習古典詩詞、欣賞古詩詞,對于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豐富他們的思想,陶冶他們的性情等方面,都發(fā)揮著很重要的積極的作用。本文圍繞著詩詞教學展開,以下幾點是我的教學見解: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 詩詞 教學 研究 欣賞 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3
一、解析詩題,初步把握詩詞內(nèi)容
詩詞標題一般都很直白地透露出很多重要的信息,對于鑒賞者或者是學生判斷詩詞的類型和內(nèi)容有很大的提示作用。比如,陳子昂的《春夜別友人二首》就是一首“送別”詩;王昌齡的《出塞》之‘塞”字也能夠很快判斷出該詩是屬于“邊塞”詩:杜甫的《詠懷古跡》中的“詠”和“古跡”則表明該詩則為“懷古”詩或者是借景抒懷詩等。打個比方,2011年山東卷儲光羲的《詠山泉》這首詩,我們一看題目就知道此詩是詠物抒懷詩。這首詩主要是借詠山泉的品格表現(xiàn)人的品格。然后再逐漸深入文本,也就很容易的得出本詩表現(xiàn)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詩人也是借詠山泉表現(xiàn)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懷。如果學生忽視了題目的指向性,則可能會增加他們的判題時間,有時候也會導致學生們因思考失去立足點而盲目答題。再如,在欣賞朱熹的《觀書有感》這首詩時,詩中,我們只看到詩面講方塘如明鏡,天光云影倒影其中,渠水為何如此清澈,因為源頭有活水流來。但是,如果不結(jié)合詩題“觀書有感”來理解詩意的話,也是很難準確把握詩的主旨——以源頭活水比喻學習的,要不斷地吸取新知識,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的。因此,在解析詩詞時,一定要結(jié)合詩題和詩詞內(nèi)容進行思考,這樣才能更加全面。
二、重視對古詩詞的誦讀
誦讀也是教學古詩詞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誦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反復去誦讀一些古詩詞。教會學生準確地把握住誦讀的節(jié)奏,同時也要讓學生們注意感情色彩的表達,強調(diào)重點詞句,讓學生深刻地去體會詩詞的優(yōu)美意境。教師要先把握住初讀、細讀、精讀、熟讀各階段,初讀階段要求學生要能夠讀懂,讀準;細讀階段主要是要求學生要能夠通過細讀,理解詩詞所描述的內(nèi)容;精讀階段則要求學生要能夠抓住詩詞重點,在讀中有所感悟;熟讀階段則是需要學生理解詩詞的內(nèi)涵,力爭會背。語文教師要督促學生背誦古詩詞,背誦古詩詞對于陶冶學生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等方面都是很有幫助的。此外,教師也可以定期舉辦背誦競賽,讓學生在深厚的氛圍中,逐漸擴展自身的知識面,加深他們對古詩詞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對古詩詞的記憶和效率。
三、反復閱讀,活躍思維,激發(fā)想象
在詩詞學習中,古人主要信奉“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這種方法同樣也是適用于現(xiàn)今時代的詩詞學習的。在語文詩詞選修課的學習中,教師也是需要引導學生反復進行閱讀詩詞,在閱讀中,活躍學生們的思維,進而激發(fā)他們的有效聯(lián)想,將詩詞中所描述的場景連成一個完整的事件,在周圍環(huán)境以及事件的聯(lián)系之中,學生們也能夠逐漸地掌握詩詞所表達的意象,進而也利于學生去體會作者的感情,讓學生們與詩人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
例如,在欣賞《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時,要讓學生反復閱讀,將作者描述的景致拓印在腦海,詩中的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樹等這紛繁的形和景,和著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樓、月華、月明復雜的光與色,并通過與春、夜、花、人的巧妙結(jié)合,構(gòu)成了一幅色美情濃斑斕迷離的春江夜月圖。在這美麗的景色當中,孤獨的游子也在靜靜地思念著自己的故鄉(xiāng),美麗的景色卻無人共賞,也愈襯托出他的孤獨,愈加思歸。讓學生反復吟誦,既有利于學生掌握這首詩的含義,由有利于學生把握詩人所抒發(fā)的情感路線,便于學生加深對本詩的理解。
四、優(yōu)化古詩詞意境
在學習古詩詞時,意境是古詩詞的靈魂,這也就提醒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要盡量優(yōu)化古詩詞的意境,要全面把握詩人所要表達的意思,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去感受詩詞意境中的美。例如,在組織學生欣賞《錦瑟》這首詩時,這首詩是李商隱的代表作,這首詩看似是在詠物,實則是一首借瑟以隱題的無題詩,詩人李商隱的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他的妻子死后,因此也才會有了第一句的“錦瑟無端五十弦”,因為據(jù)記載古瑟只有25根弦,只有斷了,才會有50根,詩詞中的“五十弦”則很有可能是斷弦的意思,也有可能表達了詩人對那些美好生活的懷念。此外,詩中還大量借用了莊生夢蝶、滄海珠淚等一些典故,也有利于促使學生把聽覺轉(zhuǎn)化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讓讀這首詩的人一種朦朧的美。因此,語文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只有盡可能地將詩詞的意境進行優(yōu)化,盡量讓學生去感受這首詩詞的魅力,就利于以引起學生對這首詩詞的探究興趣,為更好地促使教學奠定好基礎。
學習古詩詞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主要是因為古詩詞融入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學好古詩詞既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文學素養(yǎng),又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傳統(tǒng)美德,還能陶冶學生們的情操,提高學生們語文綜合能力。因此,認真學習古詩詞肯定會讓學生大有所獲的。
總而言之,教學詩詞詩,只要語文教師能夠正確地掌握一些教學方法,再加上師生之間的密切配合,也一定會提高古詩詞的教學質(zhì)量,也利于教師為傳承我國的古典文化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