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燕
有科學研究表明,中國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在50萬學生中名列首位,而閱讀能力的排名卻讓人羞于出口?!缎抡n標》要求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因此,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為了改善目前初中生的閱讀狀況,我認為必須課內(nèi)課外結(jié)合,由課內(nèi)延伸課外, 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知識。
下面我以《爸爸的花落了》為案例,來談?wù)勅绾问加谡n內(nèi),鏈接課外。
《爸爸的花落了》這篇文章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所感受到的那種影響自己一生的真摯的父愛。當我在課堂上引導(dǎo)學生讀這篇課文時,同學們感受到了作家對失去父親的痛楚、無奈和對父親的深深眷戀、緬懷,也從中體會到了父親的良好教育對“我”今后成長的深遠影響。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是賴床事件?!澳翘煸缟希鸫矔r就已經(jīng)不早了。因為我害怕上學會遲到,所以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但爸爸不同意,在我的抗拒下,最終挨了打,還是花錢坐洋車上了學。爸爸擔心我親自來學??次遥砹宋业幕▕A襖,還給了我?guī)讉€銅錢,這使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父親別樣的愛,從那以后我再也沒遲到過?!边@個片段,讓學生感觸頗深,體會到了她父親嚴在其外,愛在其內(nèi)。紛紛起來發(fā)言,談到自己的父親,班上的陳菲是這樣說的:“這篇文章讓我聯(lián)想到了我的父親。其實,有一些時候在上學日,我也是不愿意起床,都是爸爸每天來把我從睡夢中叫醒;有時候睡得太沉了,爸爸也會想辦法讓我起來:用手電筒晃眼睛;掀開被子讓我凍醒;把我枕頭抽走……。有時我真的要晚了,爸爸就會不耐煩地催促我。開始我并不理解爸爸,甚覺委屈。但是今天學完這篇課文,也理解了爸爸,一切便釋然了。我的爸爸也很偉大!”說著說著聲音就哽咽了。一個學生開了頭,其他學生紛紛舉手要求述說自己的父親是如何教育自己的,一時間課堂熱鬧非凡,個個有話可講、有情可抒。
課上完后,我布置了讓學生讀《城南舊事》的作業(yè),時間為一星期,設(shè)置了幾個問題:這本書寫了哪些人、哪些事,給你印象最深的事什么?到了下個星期,我開始驗收讀書的成果,開始我以為場面會冷場,因為以前布置讀書活動,沒幾個同學會認真地去讀書,講起來支支吾吾,這次的效果卻大大出乎我意料,個個都有話講的樣子。有學生說《爸爸的花兒落了》是《城南舊事》中的一個片段,從《城南舊事》這本書更讓人感受到女作家林海音從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經(jīng)歷。 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xiàn)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復(fù)雜的情感。有學生說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著爸爸媽媽從臺灣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胡同里。京華古都的城垛頹垣、殘陽駝鈴、鬧市僻巷……這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為之著迷。也有學生說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伙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疴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為何人世這般凄苦?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 這一幅幅的生活畫面,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和書中的主人公一起去思索上個世紀20年代歷史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英子的成長經(jīng)歷,這樣一來,《爸爸的花兒落了》文中的“我”在爸爸死后為何能如此冷靜,迅速地成長起來,固然跟她爸爸對她的教育分不開,還跟她本身的性格息息相關(guān)。
這篇課文上完后,和學生一起交流,學生對這堂課的內(nèi)容記憶尤深,意境未猶。大部分學生都說:“老師,以后上完一篇課文,就布置我們閱讀一些相關(guān)的文章,這樣一來,對文章的人物,整個故事情節(jié)就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和了解,并且看完以后再課堂上和同學一起交流探討,又會加深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提高自己解讀文本的能力,而課文中的一些情節(jié)過于簡單,有些時候看得不過癮或不知所以然,就沒什么興趣?!币灿幸徊糠謱W生擔心這樣上課課堂容量大,花費時間多,原本二個課時就完成的一篇課文現(xiàn)在可能需要三個課時,甚至四個課時,這樣一來會影響教學進度,導(dǎo)致整個學期課上不完,同學們的話引起我深深地反思:平時總說現(xiàn)在的學生不愛讀書,閱讀量少,看來根源還出在我們的老師身上,學生愛不愛讀書,關(guān)鍵還在于老師有沒有很好的引導(dǎo)他們讀書,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當然他們的擔心也并不是多余的,上這樣一堂課,會給授課教師帶來很大的壓力,首先備課的難度大大增加,教師不僅要備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還要備這篇課文所涉及到這本書的內(nèi)容,教師要對這整本書的內(nèi)容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引導(dǎo)學生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其次課時壓力大,課堂容量大,一篇文章二節(jié)課就可以上完,這樣上可能要三節(jié)課、四節(jié)課。但是我想辦法總比困難多,再多的困難也是可以克服的,有些問題不一定非得在課堂上解決,課堂只是一個拋磚引玉,課后可以作為課堂內(nèi)容的補充,我會繼續(xù)這方面的嘗試,以課堂教學帶動課外的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面,豐富學生的知識,多讀一些好書,讀整本的書,以閱讀帶動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這種“始于課內(nèi),鏈接課外”的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大膽的教學嘗試。有困難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去讀一些好書,去思考一些問題,學生通過閱讀理解到哪一層次不是那么重要,課堂不能一次性解決所有的問題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參與了,擴大了他們的閱讀量,拓展他們的課外知識,提高學生他們對文本的解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