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要:成功的英語對話教學應該是通過教師創(chuàng)造更多的情景,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進行對話和溝通,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量,充分發(fā)揮學生們在對話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參與作用。
關鍵字:標準、對話、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前言
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下,我們中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
一、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互動的活動方式,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是教師發(fā)出信息和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我們教師無論是對教法的選擇和運用,還是對學法的指導與實踐,無不貫穿著教法與學法的統(tǒng)一性原則。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是為了達到將來不需要教”。教的過程既傳授知識又教給方法,從而達到將來不需要教,也就是教會了學生的怎么去學。
二、對話教學的定義
英語對話教學是指為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以師生平等為基礎,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要特征,以問題為核心,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以及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進行教與學的活動過程。
現(xiàn)代教學是合作的藝術,不是教師單方面的表演。成功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在進行情感與思維的對話。這對話的發(fā)生和存在都依賴與情感合作的持續(xù)發(fā)展。有溝通和合作,必然會有互動與交往。互動與交往決不只是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在對話教學中的存在狀態(tài),而且是對教學的基本手段。
三、對話式教學的原則
對話式教學強調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通過對話來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學習目標,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重視學生的自我內化知識的過程。
(1)情感性原則
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師生間的情感,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這將有助于對話式教學的順利進行。許多教育名家和優(yōu)秀教師都借助于情感教育藝術激活課堂氣氛,創(chuàng)造有利于師生溝通的樂學情趣,給學生以如沐春風的感覺。因此,教師在對話式教學中要善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參與對話教學的興趣,使學生“樂學”。同時,教師要為學生做好示范,提供足夠的語言材料,教師的引導語言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語言表達的欲望。再次,教師要及時地鼓勵、表揚學生,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
(2)生成性原則
在對話式教學過程中要有知識生成、技能生成以及情感生成,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有所感,讓學生享受知識、技能、情感生成的快樂。無生成的課堂是無效的課堂,只有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生成知識、技能、情感等,才是有效的課堂教學。
(3)互動性原則
在英語對話式教學中,必須遵循互動性原則,一方面讓師生之間形成互動,另一方面讓學生之間互動。在互動學習中,提高學生的英語對話能力,從而全面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貫徹互動性原則的過程中,教師很容易做到師生互動,往往會忽視生生互動。然而,生生互動卻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在對話式教學中應予以重視。
(4)全面性原則
在初中英語對話式教學中要照顧到全體學生,讓學生都能在課堂中得到鍛煉學習的機會,不要偏向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關注學生的差異性,體現(xiàn)教學的全面性。在英語的對話式教學中,如果忽視了那些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不給他們一個表現(xiàn)的機會的話,他們會對英語越來越沒有興趣,從而難以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因此,全面性原則在對話式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初中英語對話教學的策略
(1)巧妙引入話題。
英語對話話題的來源一般有兩種:一是事先準備;二是隨機獲取。事先準備即教師通過深入鉆研教材,合理把握教材,從而制訂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以此為導向,摘取相關語言知識作為課堂對話的主題,引導學生針對這一話題展開對話,逐步深入,達成教學目標。要通過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師生間的談話,并巧妙地引入對話內容,為下一步聽讀對話創(chuàng)造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并為學生進入角色性的朗讀打下基礎。導入話題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如音樂導入、掛圖導入、游戲導入、謎語導入等等。根據教學內容需要,可采取不同的導入形式。隨機獲取的話題往往不是教師預先所能估計到的,但只要引導得當都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達到教學高潮。
(2)關注差異,全面鋪開對話。
對話式教學是課堂交往的過程,應關注全體學生之間的交往,而不是局部學生的交往。教師在進行對話式教學時,要常常關注那些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激勵他們參與到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自己運用英語的能力。要注意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踐。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情趣大振,熱情倍增。對話式教學還應提倡小組對話,在小組對話中,注意全員參與,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角色,讓他們參與其中。只有在交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均作為具有主體性的完整的精神實體進行交往,教育才具有使人精神成長的“教育意義”。
(3)課內對話教學策略。
課內英語對話教學策略包括角色表演、游戲法、講故事法、話題討論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等具體方式方法。
1)角色表演和游戲法。這是英語對話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方法。角色表演可采用辯論、演講或兩者相結合等方式。這樣即訓練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又訓練了學生批判性傾聽能力。
2)講故事法與話題討論??梢宰寣W生輪流講故事,學生聽后,就故事內容展開對話、討論,以訓練學生的綜合對話語言能力。講故事法可采用講已有的故事或自編故事。學生在課堂討論中,學會了如何把握對話技巧,極大地訓練了學生的英語對話能力。
3)計算機輔助外語對話。把計算機輔助教學引入英語課堂,可以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提供足夠的英語對話情境,給英語教學帶來高效、逼真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使枯燥抽象的英語學習內容變得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結束語
英語對話教學給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活力,同時也對英語教師的素質、專業(yè)水平和創(chuàng)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實際中要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反思,不斷的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對英語對話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李亞平.《英語課程標準》與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探索[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