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賢忠
【摘 ? ?要】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和推進,高中化學在教學方法方面的探索和革新越來越受到學界和任課教師們的關注,推進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是革新化學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學方法 ?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2.048
化學是高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學習與化學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新課改的目的就是注重以學生為主題,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但是在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如何進一步推進高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加強課堂與生活實踐的聯(lián)系?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首先,化學作為高中階段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它對于學生的意義并不僅僅局限于學習課本知識,在考試中取得高分,而是需要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的同時,將學到的化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得以靈活適當的運用。而化學教師們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和約束,在化學課堂上,教師們關注的重點仍然是學生們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和在考試時能否取得理想的分數,因此,為了更好的推進高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教師應該首先轉變教學觀念,在講授知識點的同時,加強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在學習知識點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點的這種意識,只有使學生獲得這種意識,才能引導學生在這一方面的實踐?;瘜W教材上的很多知識點都和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可以將知識點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如一些常見的危險品的標志,通過這些標志的學習,學生一方面可以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辨別這些危險物品,從而保護自己甚至家人和朋友的人身安全。
另外,在講解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運用學生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飲品,如可口可樂、牛奶、果汁等進行實驗,一方面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也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利于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從上述可以得出,想要推進高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教師就應該首先轉變教學觀念,在課本內容中挖掘和現實生活聯(lián)系較為密切的教學內容,然后設計實驗,在課堂上將知識點和生活結合起來,進而形成一個良好的授課氛圍。
其次,學生對于化學課程的學習提不起興趣,認為化學課程很難,并且在很多學生心里都認為化學課程的學習只是為了在考試時取得高分,因此,學生在學習時也將注意力集中在書本知識點上,忽視了化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使化學的生活化教學不易推行。對此,教師應該扭轉學生對于化學課程的誤解和偏見,使學生了解化學知識并不是他們認為的那樣深奧難解,學習化學也不僅僅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高分,而是為了在掌握知識點的同時,能夠將知識點在生活中進行運用,從而更好的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
只有提高了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整體素養(yǎng)。例如,通過對各種金屬鐵、銅、金、銀等的屬性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它們各自的屬性之后,在實際生活中就可以根據它們各自的屬性來選擇使用這些金屬的方法和場合,避免造成危險。這些知識點都不只是局限在課本之中,而是能夠為我們的實際生活服務,因此,教師應該通過相關知識的講解,改變學生對化學課程的陌生感和隔膜感,降低化學這門課程在學生心目中的難度設定,使學生能夠輕松的進行化學課程的學習。另外,教師還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從而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
再次,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具的使用上,教師也應該注意進行相應的考慮和改變。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們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大都習慣采用“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往往是主導著整個課堂的進行過程,對學生進行不間斷的知識點講授和灌輸,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雖然有利于課堂時間的充分運用和知識點的講授,但是由于這種教學方法缺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必要溝通,教師在進行知識點講授之后留給學生進行思考和吸收的時間也較少。因此,課堂時間看起來是被充分的運用,實際上,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從知識點的吸納和掌握來看,課堂教學效果并沒有教師們預想的那么理想。
因此,教師們應該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多種教學方法交替使用,如講授法、合作法、探究法等,使課堂氛圍變得活躍起來。尤其是可以使用討論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躍起來,更能夠在討論中激發(fā)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在各種思想觀念的相互碰撞中活躍學生的思維,進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而且化學課程原本就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來得出相關的結論和知識點,但是在很多化學課堂上,教師因為時間關系或者是教師自身的惰性,往往會過分依賴于教材和參考資料給出的知識點和結論,省略課堂實際的實驗時間,這種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知識點的講授,還削弱了化學這門課程的實踐性,從而更加拉遠了課程和生活的距離。
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該進行反思和改進,能夠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展示的實驗一定要在課堂上進行,豐富課堂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驗過程中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盡可能的參與到實驗中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化學知識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另外在教具的選擇上,要盡可能的貼近生活,從學生日常常見的物品中進行選擇,并且運用到化學課堂和實驗中去。例如在講解基本營養(yǎng)物質時,教師可以選取饅頭、食用油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讓學生進行體驗學習,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實踐或者上網搜集資料的方式,使他們了解這些營養(yǎng)物質的性質和作用等。還有其他例如有機大米、綠色蔬菜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但是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和深入挖掘。
高中化學課程是學生進行化學課程學習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學習階段,通過展開高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成績。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自主挖掘和探究,加強理論和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點加以靈活運用,更好的指導自己的生活,從而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和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