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領 劉心軍
【摘要】本文通過研究,對互助教學模式進行了解讀,提出了高職計算機教學中開展互助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了其實施的策略,對于促進高職計算機教學的有效發(fā)展,促進計算機應用人才的有效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高職 計算機 互助教學模式 運用
現(xiàn)代生活中計算機已經十分的普及,因此各個高校都開設了計算機課程,然而目前計算機教學的質量差別較大。隨著現(xiàn)代教學理念的開展,高校計算機教學的內容更加注重實際的應用,對于計算機教學的方式進行了大膽的創(chuàng)新,為提高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進行努力,因此伴隨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互助教學有必要引起大家的關注。
1 互助式教學的含義
施行互助教學的最基本條件就是教師必須了解自己的學生,熟悉他們的性格和行為習慣,可以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這也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的必備條件。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想使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就必須讓學生之間開展積極地溝通和探討,為學成建立信息交流和反應的合理平臺。在教學時,不管出現(xiàn)什么問題都要將他們組織成媒介載體方式,利用科學實驗研究的情景形式發(fā)動學生全面搜集信息,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研究,積極地推動學生參與其中。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學習的方式方法,利用科學的方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養(yǎng)成一種綜合性技能?;ブ虒W模式要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的作用,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自覺能動性。促使學生發(fā)現(xiàn)最合理有效地學習方法和思路,進而建立良好地思維模式,從而為開發(fā)學生的總而智力做貢獻。
2 開展互助教學必要性
在當下的情形下,十分有必要在高校的計算機教學中進行互助教學,不管是考慮社會發(fā)展的需求還是教學模式具有的優(yōu)勢,實施互助教學都是可行且必須的。該模式完善了計算機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對于我國的計算機教學理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完善,理論意義明顯。并且我國課程改革明確要求要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提高教學的質量,在計算機教學中實施互助教學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改革的要求。
互助教學方式還可以促進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的良好發(fā)展,提高團隊意識。該教學方式要求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開展交流和溝通,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增強彼此的信任和好感,改善彼此之間的關系。實施互助教學模式不但有利于改善師生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還可以提高學習的效果。該方式提高了資源的共享,可以合理的解決一些現(xiàn)實的問題。
互助教學有利于彰顯學生的主體作用。目前的高校教學中,有一種嚴重的現(xiàn)象就是老師總是課堂的中心,對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根本不考慮?;ブ虒W則不一樣,該模式可以有效地放寬學生的課堂行為,使學生依據(jù)自己的想法探究課堂問題。所以互助教學可以有效地彰顯學生的地位,完全適應改革的需要,該教學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全面持續(xù)的發(fā)展,進而提高綜合素質。
3 互助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3.1給出任務,呈現(xiàn)問題。任務具有拋磚引玉的作用,在課堂上具有引導的作用,利用分配任務的機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學習的目的和要掌握的內容。再設計教學方式要合理的設置任務,幫助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合理的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活他們的思維。所以要根據(jù)課程的內容,設計豐富多彩的問題通過具有建設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引領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當然教師在布置問題時,要來考慮到任務的可操作性,該任務要必須通過上機才可以完成,要不然就毫無意義。另外學生的能力高低不一,教師在布置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學生水平的差異。
根據(jù)所下達的任務,教師應對學生的思考及分析方式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清楚自己在任務中所具有的優(yōu)缺點,進而對自己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的角色進行合理定位。通過對任務完成著手點的分析討論,引導學生對任務完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質疑。并且,在對任務逐步完成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就要扮演好解疑答惑的角色,協(xié)助學生很好地完成任務,所以說這是一個師生互助的過程。若所下達任務難度較大,則可以對學生先進行分組,每一小組要分布不同水平的學生,也確保學生能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對自己進行很好的角色定位,相互學習和促進。
通過組織學生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并提出相應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對問題進行解決,強化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掌握。在這個師生互動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對老師所提任務及問題的解決和質疑能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助啟發(f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很好的激發(fā)作用。
3.2培養(yǎng)實踐能力。計算機專業(yè)對操作具有較高的要求,但結合當前實際,多數(shù)職業(yè)學校未能開設足夠的實踐課程以供學生進行操作鍛煉,未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學校看來,學生的水平關鍵還是取決于其理論水平。實際上,通過實際練習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思考,同時,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也更貼合實際需要。而教師也可借助學生的實際操作及時答疑解惑,有效掌握學生對知識要點的消化情況,并對普遍性存在的問題進行統(tǒng)一強調,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及效果。
3.3檢查、反饋及評價任務完成情況。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及時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檢查、評價并給予反饋,進而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效果的鞏固和查漏補缺。在任務完成中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老師要及時結合其完成情況對其進行肯定;對于在完成任務中尚存在一定困難的學生,老師要及時對其進行協(xié)助,確保其順利完成任務;而對于無法按要求完成任務的學生,老師要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并要求其進行修正,并再次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
結語
互助教學方式是高校計算機教學的一種有效形式,學生可以通過互助學習加強自身對計算機應用的體驗和了解。同時,互助教學模式還有助于計算機技術較好的學生充分發(fā)揮其特有優(yōu)勢。因此,計算機的應用性和社會性便成為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的關鍵性問題,而互助教學能很好地提升高校計算機教學的應用性。
【參考文獻】
[1]趙云霽,趙云霖. 把情境式教學理論應用于計算機教學[J]. 高師理科學刊. 2006(03)
[2]楊志杰. 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J]. 中國科技信息. 2006(17)
[3]黃維同. 高職學院計算機教學質量的討論[J]. 中國科技信息. 2006(19)
[4]杜美艷. 信息素養(yǎng)與高校計算機教學[J]. 科技信息. 2006(01)
[5]徐虹. 關于計算機教學方面的一些思考[J]. 科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