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英
【摘要】小學班主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與學生之間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助于日常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利于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發(fā)展,并且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構建健全的學習概念體系也有著重要意義,可有效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使其感知力、模仿能力、記憶力等得到有效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師生關系 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181-01
雖然小學生的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但是其對周圍的人、事、物已經(jīng)形成基本的認知能力,可以進行獨立的分析、判斷,并且小學階段的孩子感情流露最直接,無法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班主任老師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創(chuàng)新性的表現(xiàn),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
一、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師生關系和諧的主要表現(xiàn)
小學班主任與學生關系的和諧、融洽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老師與學生互相尊重。盡管學生年齡較小,但是其人格與老師是平等的,因此不僅要求學生要尊師重道,老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多用鼓勵代替批評,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積極參與班級管理事務,提高班級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其次,師生之間溝通良好。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及時了解學生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與學生多溝通、多交流,學生可以在保持自己獨立個性的前提下獲得全面發(fā)展。最后,師生之間互相理解,互相包容。通過溝通、交流、互相尊重,學生能充分理解老師的苦心及教誨,更好的進行自我管理,提高學習的自主性。而老師在獲得學生的心理反饋后,可以對學生更加了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學管理的針對性。
二、小學班主任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班主任觀念落后。一些小學班主任受傳統(tǒng)“分數(shù)本位”的教育理念的影響,認為小學生學習分數(shù)、升學率是班級管理的重要內(nèi)容,日常教學中忽略了學生個性的獨立與人格的發(fā)展,與學生的溝通民主性不足,使得學生對班主任產(chǎn)生抗拒心理。其次,班級管理模式滯后。由于班主任老師觀念落后,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未做到真正的師生平等,老師是班級管理中的絕對權威,而學生既不敢、也不愿與老師溝通,導致師生關系緊張。最后,班主任缺乏耐心與愛性。小學生由于心智發(fā)育不夠成熟,比較容易犯錯誤,而一些班主任由于缺乏耐心,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不足,甚至在多次教育得不到預期效果后會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對待犯錯的孩子做不到公平、公正,導致學生對老師心懷恐懼,與之溝通更加困難。
三、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師生觀
小學生剛剛進入小學,在幼兒園階段老師不僅要教授其基本的知識、能力,還要照顧其生活起居,學生對幼兒園老師的依賴會延續(xù)到小學階段,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對老師通常保持著敬畏的態(tài)度,如果老師繼續(xù)享受這種絕對的權威,則會影響到師生關系。因此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就必須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新課程改革理念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性,班級管理同樣如此,素質(zhì)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主的師生觀,老師要充分認識到和諧的師生關系對班級管理的重要性,意識到學生的主體性,放低姿態(tài),與學生保持平等的關系,與學生進行積極互動。而班級管理中可以從學生中選擇班委會,引導學生協(xié)助自己進行班級管理,建立民主的管理制度,促使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管理,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二)采用形式多樣的溝通方法
和諧的師生關系離不開老師的“個人魅力”,老師不僅要具備淵博的知識,對學生的問題做到“有問必答”,還要在課上、課下與學生打成一片,通過與學生的日常聊天、玩耍、游戲了解學生真實的思想動態(tài)及性格,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針對性。老師批改作業(yè)及試卷也是一種與學生進行良好、有效溝通的方法,老師可以針對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做出評語,與單純的僅有一個分數(shù)相比,老師或贊揚、或期望、或鼓勵、或批評之類的評語,會使學生產(chǎn)生“受到老師重視”的感覺,對老師的評語也會更加重視。老師還可以在班級設置師生信箱,定期將自己對學生的期望放在對應學生的信箱中,而學生也可以將自己對老師的意見及建議通過信箱表達出來,以提高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這種書面溝通的形式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
(三)剛柔并濟,關愛學生
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除了從“技術”上采用多種有效的方法外,老師自身對學生的“情感”會起到?jīng)Q定性作用,學生只有真切感受到來自于老師的關愛,才會真正的親近老師、信任老師,從而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而老師則要做到剛柔并濟,關愛每一位學生?!皭鄣慕逃闭f明愛是所有教育的基礎要素,小學生處于成長的初級階段,其心智發(fā)育還不完善,對“愛”、對情感的渴望十分強烈,因此老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一般情況下老師比較喜歡學習成績好、聰明聽話的學生,而對一些“后進生”則表現(xiàn)比較忽視,老師要堅決摒棄這一作法,視每個學生為平等的,給予學生“博愛”,不因?qū)W生的成績差異、性格差異而對其的關懷也產(chǎn)生差異。要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及教學方法,保證每位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當然,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老師也不能一味的關愛,否則易變成縱容,而是要做到剛柔并濟,對于犯錯誤的學生給予應有的懲罰,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處理規(guī)則,使每位學生嚴格遵守規(guī)章制度,提高學生管理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總之,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可有效促進學生心理的發(fā)展與人格的完善,從而提高教學效果?,F(xiàn)階段小學班級管理中可能存在班主任師生觀落后、缺乏耐心、班級管理模式滯后等問題,但是只要老師能夠轉(zhuǎn)變觀念,增強自身的責任心與事業(yè)心,對學生傾注更多的愛心,就一定可以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李云潔.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
[2]戴燕.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時代教育,2014(12):254.
[3]珠旺加布.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12.
[4]郭鴻.關于如何構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的探究[J].華章,2013(29):286.
[5]珠旺加布.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