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心
【摘要】根據(jù)學生思想變化的實際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關鍵。按中學生心理形成、變化、發(fā)展的特點進行思想政治教學,能使中學政治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在論述心理學在政治教學中的作用的基礎上,建設性地提出如何才能讓心理學在政治教學中得到實際運用。
【關鍵詞】心理學 中學 政治教學
一、心理學在職業(yè)中學政治教學工作中的作用
職業(yè)中學的政治課教學是以提升中學生的政治覺悟和思想品質為教學目標的學科。因此,做好政治教學工作,不能忽視對學生思想現(xiàn)實的了解和把握。心理學是專門研究人的心理現(xiàn)象形成、變化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的思想就是就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映像,是一個人在客觀現(xiàn)實中產生的主觀精神。思想觀念的形成和與人的感覺認識、情緒情感及思想意志是密切相關的,是這些心理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對于中學生來講,他們的對客觀事物的認知,他們的思想情感變化以及他們所具有的意志品質直接決定著其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fā)展。他們的思想道德觀念的每一次變化都直接關系著他們對政治思想、道德信念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政治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提前能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有意識地按照其思想觀點的實際有目的地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這本身也是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途徑的一種開拓和創(chuàng)新。
二、如何將心理學運用與中學政治教學的實踐
在中學政治教學中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和經(jīng)驗要講求方式方法,具體來講主要需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1、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投入熾熱的情感
情感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心理因素,它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的愛憎好惡。雖然它是人的一種內心體驗,但是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從人類的認知結構上來講,情感是人類在長期的認識活動中形成的,是認識活動的最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是認識結構中最為活躍、最為恒定的因素。正是因為情感因素的存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才會呈現(xiàn)出紛繁復雜的特征。也正是由于情感因素的存在,人與人才能實現(xiàn)心理上的交往和溝通。強烈的情感可以起到舒緩心情、催人向前、引人奮進的作用。因此在政治教學中進行教學情感的投入是德育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在當今復雜的社會生活中,中學生的情感是復雜多變的,尤其是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優(yōu)越,他們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目前中學生在思想情感上已呈現(xiàn)出種種問題。例如,由于個性太張揚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與家長、老師及同學產生矛盾;當他們的愿望和需要得到滿足時就歡欣鼓舞,而當?shù)貌坏綕M足時就悲觀失望;由于復雜的家庭教育及學校教學,他們的情感呈兩極化發(fā)展的局勢,有的太過外向活潑,而有的又極其內向自閉;由于自我意識的過度發(fā)展,他們一般具有比較強的自尊心,但是卻缺少必要的自信心,而且很難形成對社會和他人的信任感。
將心理學應用于中學政治教學,要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學中的過濾作用和催化作用。這需要教師以強烈的情感投入到教學過程中,要改變政治課就是說教課的傳統(tǒng)觀念。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付出十分熱烈的情感,要以自己的積極情緒來感化和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教師要應對經(jīng)常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使政治教學具有方向性。因為,只有通過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才能及時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培養(yǎng)他們的品質、塑造他們的意志。
2、學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滿足需要
首先我們需要弄明白什么是興趣和需要。興趣是由人的認識需要而引發(fā)的一種心理因素。它體現(xiàn)著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性認識,直接表現(xiàn)為對某一事物及活動的積極傾向。興趣總是會通過特定的形式來展現(xiàn),而一個人的興趣往往與他自身對事物的需求有關。既包括直接需求,也包括間接需求。當我們對某種事物感興趣的時候,就會主動地去接近該事物,并以極大的熱情積極參與之相聯(lián)系的活動。需要反映的是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客觀需求。當一個人具有了某種需求的時候,就會主動產生一種使這種需求得到滿足的主觀愿望和動機,這種愿望和動機往往最終會轉變?yōu)楝F(xiàn)實的行動進。因此說,興趣是一種認識性選擇,而需要是行為的基礎和根源,是人們從事特定活動的直接動因。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興趣、需要在人對生活實踐中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樣,在中學政治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全面了解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滿足他們的多樣化需要,那么就可以促使他們形成高尚的動機,轉變對政治教育課原本的思想。學生的需要是千差萬別的,但是我們可以把多種多樣的需要分為兩類,即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單就中學生對在校學的需要來說,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對知識的需要、對榮譽的追求、對體質鍛煉的需求等方面。學校和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這些需要,因為這些都是積極且合理的。只有尊重這些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不可否認,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中還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大多數(shù)的情況是教師不能正確對待學生的某些需要。比如有些教師認為學生的想法不切實際,過于強調客觀理由和個人利益。因此他們對學生提出的某些需要表現(xiàn)出厭煩、冷漠的態(tài)度。這種不加認真考慮就隨意否決的做法不僅有礙于學生需要的正常解決,而且也容易造成學生對教師的不信任。因此,在中學政治教學中,我們要學會正確分析學生的實際需要,對合理的要求,要想辦法給與滿足,做好的需要的轉化。對不合理的要求,要及時以政策、法令和法律法規(guī)加以限制和否定。需要指出的是,在滿足學生合理需要時候我們要善于把學生的知識需要、成才需要轉化為他們的自身需要,形成群體的內在動機,把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發(fā)揮到知識學習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