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定義研究仍然是學術界很重要的方面,很多專家學者都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本文主要列舉了一些當前學術界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學術界除了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概念外,還有思想政治工作這一說法。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定義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定義
胡耀邦在《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問題》中指出,“我們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要解決人們的思想、觀點和政治立場問題,動員廣大干部和群眾為實現(xiàn)當前和長遠的革命目標努力奮斗?!睆埼灯冀淌?009年11月19日在河海大學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歷史回顧”學術報告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治黨治國的科學,是對干部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荊惠民主編的《思想政治工作概論》中認為,“一般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是專指無產(chǎn)階級及其政黨在進行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為引導和促進人們認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政治取向、政策主張而進行的宣傳、動員、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及其科學理論。”袁禮周主編的《思想政治工作學理論基礎》中給出的定義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用無產(chǎn)階級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論、政治觀點,教育人民群眾,解決人們的政治思想、政治觀點和政治行為問題,提高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為當前和長遠的目標而奮斗的社會實踐活動?!睂O其昂教授在《思想政治工作學概論》中是這樣定義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定政黨或社會團體要求,有目的、有組織地采用多種手段對人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育新人,動員大家為當前和長遠目標而奮斗的社會實踐活動?!?/p>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定義
邱偉光主編的《思想政治教育學概論》給出的定義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yǎng)、塑造一定社會新人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教育實踐活動,受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的制約和影響,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边@個觀點更多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和教育內(nèi)容。王禮湛主編的《思想政治教育學》中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有組織地定向引導人們形成符合特定社會和時代以及人類自身發(fā)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觀點和行為品格的教育工程?!标憫c壬老師在他主編的《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階級或政治集團,為實現(xiàn)一定的政治目標,有目的地對人們施加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以期轉(zhuǎn)變?nèi)藗兊乃枷耄M而指導指導人們行動的社會行為?!标惐淌谠凇端枷胝谓逃龑W》是這樣定義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階級或政治集團,為了實現(xiàn)其政治目標和任務而進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為核心和重點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綜合教育實踐。”張耀燦老師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定義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階級、政黨、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這一定義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特性以及社會的需求,特性主要是目的性、計劃性、組織性和實踐性。王勤老師在《思想政治教育學新論》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階級或政治集團,為實現(xiàn)一定的政治目的,有目的地對人們施加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以期轉(zhuǎn)變?nèi)藗兊乃枷耄茉烊藗兊钠返?,進而指導指導人們行為的社會實踐活動?!鼻卦跂|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論》中是這樣定義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社會政治集團或政治組織機構(gòu),為實現(xiàn)其特定的政治目標,通過一定的精神方式和相應的物質(zhì)載體,對所轄區(qū)域內(nèi)的民眾施加有計劃和有組織的意識形態(tài)影響,使之具備較高思想政治素質(zhì)的社會教育活動?!睏钌嚼蠋熢凇蛾P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問題》一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個階級或集團為了建立或鞏固其政治統(tǒng)治而進行的符合本階級或本集團根本利益的,包括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學、道德、藝術和宗教思想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教育?!编嵱劳⒔淌谠谡撐闹兄赋觯骸拔覀兛梢詫λ枷胝谓逃男再|(zhì)作如下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實踐活動,這種實踐活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的主體性的增強,其作用越來越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會生活中是一種多屬性、多因素的特殊活動?!边@個觀點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變性、多屬性、實踐性和社會功能的重要性,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質(zhì)涉及不深。蘇振芳老師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可定義為:一定的階級或政治集團,為實現(xiàn)一定的政治目標,有目的地對人們施加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以期轉(zhuǎn)變?nèi)藗兊乃枷?,進行指導人們行動的社會行為?!边@個觀點與張耀燦教授的定義比較接近,但強調(diào)了更多的政治性和意識形態(tài)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定義的特點
綜上所述,專家學者對“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概念都給出了自己的定義,雖然在表述上有所差異,但是也有共鳴之處。權(quán)威觀點存在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大部分學者普遍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袁禮周、孫其昂、張耀燦、鄭永廷、陳秉公、王勤、秦在東和邱偉光等學者都直接指明這一特點,而陸慶壬和蘇振芳老師則用了“社會行為”一詞,二者大體相差無幾;第二,以內(nèi)容解釋概念的傾向,以陳秉公和邱偉光老師為代表,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的具體內(nèi)容;第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特性,張耀燦和鄭永廷老師都指出了這一特點。
近年來關于實踐思想政治工作的稱謂逐漸統(tǒng)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也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概念的研究會一直繼續(xù)下去,就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來看,在定義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時,學術界仍然存在一些分歧,需要研究者進一步探討和磋商;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觀點也有著相通之處,學者專家已經(jīng)達成了基本的共識。
【參考文獻】
[1]孫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7-28.
[2]胡耀邦.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問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
[3]邱偉光.思想政治教育學概論[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1.
[4]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M].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2.
[5]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6]鄭永廷.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zhì)及其發(fā)展[J].教學與研究,2001(3):49—52.
作者簡介:劉倩倩,女,碩士,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