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穎哲
許多學困生在學習英語時毫無動力,缺乏進取心,稍遇挫折就想到放棄,甚至對于力所能及的任務也往往不愿完成。他們認為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不會取得成功,于是便一蹶不振,消極怠工。當前,英語學困生數(shù)量龐大且情況不容樂觀是擺在許多外語教師面前的相當棘手的現(xiàn)實問題。如何應對習得性無助現(xiàn)象呢?
一、寓教于愛 激發(fā)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師有很大的關系,學生喜愛某位教師,自然會對他的課青睞有加。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做到:
1、積極關心英語學困生。在教師與學生,優(yōu)秀生與學困生之間結成幫困對子,在班級中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
2、及時鼓勵、不斷進步。英語學困生在學習活動中成功的機會很少,為此,教師應重視他們的每一次的成功,對于作業(yè)、學習態(tài)度、上課發(fā)言中的點滴進步,都應及時表揚,肯定他們的能力和態(tài)度,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3、主動親近英語學困生。教師在課堂中的目光應避免對學困生的“零關注”,給他們期待的態(tài)勢,產生暗示性的激勵。對于學困生在在課堂上的回答,教師要予以積極的肯定,使他們體會到自身的價值,重樹學好英語的信心。
二、挖掘閃光 重塑自信
及時肯定和表揚學困生,滿足他們的內心需求,可以產生其要求進步的動力。
1、多給英語學困生展示自我的機會
英語課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多給學困生展示的機會,把比較簡單的任務交給他們完成。比如,課堂中一些簡單的機械性問題,教師可以請學困生來回答;教師可以利用黑板報,把學困生的一些完成得較好的作品,如英語作文等,進行張貼,等等。任何學生都渴望成功,渴望被他人肯定與贊賞,充分創(chuàng)設學困生自我展示的平臺,對于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強化他們的求知內驅力,有重要意義。
2、實施分層教學,增強學困生自信心
學生的個體差異決定了對教學的不同需求。在大班授課制的條件下,如果采取“一刀切”“齊步走”的方法,就會造成一些學生“吃不了”而另一些學生“吃不飽”。為了使每一個學生能在學習中找到自信,學有所獲,教師可以實施分層教學和分層作業(yè),做到因人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布置作業(yè)和背誦時可以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培養(yǎng)習慣 強化技巧
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自學能力,英語學困生要想走出習得性無助的心理定勢是很困難的。許多英語學困生之所以遲遲走不出英語學習的低谷,很大原因在于他們缺少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困生學法的指導,幫助他們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好習慣。具體做法有:
1、 勤記筆記
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學生不可能完全消化,即使課堂上懂了,也有個遺忘的問題。因此在課堂上有重點地記筆記是很有必要的。上新課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重要的知識點及實例寫在課本的空白處,以便隨時查閱。評講試卷時則要求學生把教師講的每個知識點都作上標記,課后將做錯的題記在“錯題集”上。這樣能夠使學生把一些知識點弄懂弄透,為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供條件。
2、利用好聽寫本、錯題集、作文本
利用聽寫本聽寫課本中的單詞、詞匯和句子。定時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錯題集:將每次作業(yè)或考試做錯的題收集到錯題集上,便于學生對易錯知識的鞏固;作文本:書面表達對提高英語成績有立竿見影的功效,要求和督促運用范文進行仿寫、縮寫、改寫,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
四、幫助學困生進行積極的歸因訓練
所謂“歸因”,就是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及結果的產生原因進行推論。心理學家張鐵忠教授等人發(fā)現(xiàn),學困生對學習成敗的歸因主要有以下4 種類型:1.把失敗歸之于自己腦子笨、能力差等穩(wěn)定的因素。這種歸因會使自己喪失信心,自暴自棄,放棄努力。2.把失敗歸之于自己不努力等不穩(wěn)定的因素。這種歸因會使自己重燃希望,變得努力。3.把失敗歸之于學習難度大等穩(wěn)定因素。這會使自己學習積極性受影響,甚至會對相應學科失去信心。4.把失敗歸之于運氣不好等不穩(wěn)定因素。這可能會使自己重新樹立信心。顯而易見,第二種對與失敗的歸因才是積極的,教師應該引導英語學困生把失敗歸因于自身內部因素,鼓勵他們不斷努力,取得進步。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傊?,英語學困生習得性無助感的消除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這就要求教師應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們,認真研究學困生心理學,用深厚的愛去感化他們,從而引導他們慢慢的走入正常的英語學習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