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莉
【摘要】小學音樂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藝術修養(yǎng)的關鍵學科,本文主要是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 教學質量 途徑
前言:為了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方式,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
一、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關鍵動力,也是豐富學生心理內容、開發(fā)智力的關鍵條件。濃厚的興趣能夠充分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潛力。例如:在導入新課時可以采用新穎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教師可以在授課前,為學生生動的講解音樂家聶耳的音樂故事和經(jīng)歷,巧妙的將《義勇軍進行曲》成為我國國歌的過程,融入在故事講解中,這樣不僅有效的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也充分引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給予常規(guī)教學充分的重視
音樂教師要正確認識小學音樂教學的意義,不斷鉆研音樂課程的教學觀念、方式,正視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1]。還要對教材內容不斷提煉,科學制定教學方案和計劃,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以及科學的教學情境。
另外,教師還要有效的利用自身的教學優(yōu)勢,從藝術的角度去制定教學案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科學的安排實踐性和開放性較強的教學方案。這樣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才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渴望,激發(fā)其強烈的學習熱情。教師還要細心的觀察了解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jù)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及個性方面的差異,進行合理的分層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整體音樂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三、注重課堂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
提問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常用的師生互動方式,但不是所有的提問,都會對課堂教學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很多時候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不僅沒有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達到預想的效果,反而使課堂陷入較為尷尬的局面。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很據(jù)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適當?shù)恼{節(jié)問題的難易程度,使課堂提問有一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逐漸的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拓展學生思維,豐富其音樂知識和經(jīng)驗,巧妙引領學生的思維向更深層次發(fā)展。例如:在學習《小燕子》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疑問“尾巴像剪刀,腦袋圓圓、翅膀彎彎尖又長”是什么?學生通過結合生活實際得知答案。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也加強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結語:課堂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優(yōu)劣。因此,怎樣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是目前廣大音樂教育者要重點關注和解決的問題。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探究出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案和計劃,完善教學體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姜若海.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幾個途徑[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1(35):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