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元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9-0175-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閱讀是中學生獲取信息和更新知識的有效途徑,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獲得高效的閱讀效果。正如美國教育家華特所說:“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很顯然,語文教科書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生活也是語文教學豐富的現(xiàn)實資源。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了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具有強烈的社會性、開放性和實驗性。
一、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教學主體錯位,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措施欠妥。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努力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閱讀鑒賞、探究感悟的過程中,在學生與教師、學生與作品、學生與學生之間構建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溝通的關系。
當前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回歸學生的主體閱讀地位,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運用高效的閱讀教學措施,促進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真正做到新課標中要求語文教學要達到的高度,切實做到重視學生精神、品質、情感的提升。
改變學生語文學習的方式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思維方式。我們首先應該認識教育的任務是讓學生把潛能發(fā)揮出來,教育的本質是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教學的過程是在人與人之間展開的一系列互動的活動。
語文教學活動的本質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這就要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改變一些不良現(xiàn)狀,改變教師在課堂中的權威地位,教師不能一味支配學生學習;取而代之的應該是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各種有效的學習資源、提供良好的學習氣氛、指導學生并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從而能夠構建平等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而要與學生共同探究知識,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間的合作關系。
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能夠營造學生自覺、學生間以及師生間互動的教學新局面,使學生的認知能力、意識形態(tài)、情感結構、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自主發(fā)展,真正落實語文教學的本質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主旨。
二、語文閱讀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
語文閱讀教學實際上是一種研究性學習活動,是一種比傳統(tǒng)閱讀方式更加高效的學習活動。為了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在中學生中應養(yǎng)成自覺學習和在閱讀過程中研究的習慣。其實在《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第23條規(guī)定“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敝袑W語文閱讀強調(diào)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用這種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讓學生回歸為學習的主體。
改變中學生語文閱讀學習的方式是實施新課標、改革語文教學現(xiàn)狀的關鍵步驟。要落實語文新課標中研究閱讀教學,讓學生運用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就能解決長期以來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閱讀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發(fā)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回歸到了學習主體的地位。探究性學習在發(fā)現(xiàn)式學習的基礎上,更重視團體間的協(xié)作。同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性學習,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這樣才能正真做到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傳授教科書上的基礎性知識,而是從交際工具轉變成為人文精神。
三、研究性學習的本質
研究性學習其實是一種發(fā)現(xiàn)式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智慧,并能極大地挖掘學生的潛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動機;研究性學習徹底改變了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了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了多渠道獲取知識的途徑,并創(chuàng)設了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從本質上說,它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并確定研究專題,用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它突破了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的模式,給學習者的學習帶來了一場新的革命。
研究性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徹底改變了學生的閱讀的方法,也就是說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文章,領會文章主旨,進而概括出內(nèi)容概要,摘錄出重要的信息,并能正確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解決自己閱讀中的疑問,出色完成作業(yè)。
中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閱讀鑒賞、探究感悟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通過閱讀擴大了視野,體驗學習過程中交互合作的過程,得到了健康成長的機會,最中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應該提醒的是語文能力的形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一個長時間潛移默化的過程,投機性的短期突擊教學是不行的。我們所倡導的研究性閱讀,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在研究性閱讀方面的自覺性,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親自參加研究實踐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研究習慣,在體驗內(nèi)化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覺指導研究的個人觀念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