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章
很多人說職場如江湖,無非就是兩件事:做和說。
隨著社會化全球化大生產的深入,互聯(lián)網的普及,光憑“做”本身似乎很難跟得上節(jié)奏,
“說”的地位被大家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很多人又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做得好不如說得好”,相信“三寸不爛之舌,可以抵百萬雄師”。
事實上,職場上做與說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對于職場新人來說,
想要一下在“華山論劍”中成為武林盟主或者在“舌戰(zhàn)群儒”中力挽狂瀾也不現(xiàn)實,
在做與說的互動中,對一些基本的原則把控到位反而相對重要些。
邊做邊說
新人小張最近一直處于比較抑郁的狀態(tài)。作為一個名校的高材生,他看到了部門里的很多問題,對于自己所負責的部分也有很多想法。然而,部門領導似乎總是無法理解自己的想法,很多他想做的事情都得不到支持。在一次部門會議之后,小張的郁悶到達了頂點,他主動找到同部門的師兄溝通情況。
“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毙埧鄲灥卣f:“為什么領導不理解我的用心?像今天的會上,我感覺我說的是對的,而且,我要做的事情需要的資源也不多,為什么領導不支持我?”
師兄想了想,回他說:“你的問題我明白,今天的場面我也看到了?,F(xiàn)場我沒有幫你解釋,是因為在那個場景下,已經很難說服領導了?!?/p>
“為什么?我有信心搞定這個事情??!”小張瞪大眼睛問。
“因為領導沒有心理準備,在缺乏事前溝通的前提下,很難現(xiàn)場決定的,”師兄頓了頓:“說服領導不可能像編譯代碼一樣——把代碼理順了編譯器就可以通過。在那么短的時間內,領導要考慮可能性、進度、預算、各部門關系等等各種問題,很難給你一個確定的反饋。所以,你如果想把自己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位,必須事前進行有計劃的匯報?!?/p>
小張很委屈地說:“我和他接觸的機會那么少,怎么進行匯報???”
師兄笑笑說:“首先,你得把周期性的書面匯報做好。新人常犯的錯誤就是忽視這種周報或者月報,覺得沒人看且用處不大。其實不然,領導也許很忙,但是一定會關心你的工作進展。在他有時間看的時候,如果看不到你的匯報,對你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給你打上‘讓人不放心的標簽。頂著這種標簽,你說什么都沒用的?!?/p>
小張臉紅了:“師兄,我錯了,以后這塊我一定注意。”
“在你的匯報里,要明確地把你想解決的問題和想做的事情說出來,且要不斷地給領導信息注入。同時,要想一個簡要的口頭匯報的版本,抓住一切和領導面對面的機會,把你的想法說清楚。不要指望領導給你當面反饋,只要讓他知道就好?!?/p>
“然后呢?”小張問。
師兄答道:“然后領導會想的。他站得高,看得更全面,會在整個部門甚至公司的層面考慮你做的事情和未來的計劃。如果他能支持你的想法,在合適的時候,他會把相關的工作布置給你的,你就可以做咯。還是剛才要注意的地方,做的過程中,一定要經常與領導同步情況,別給領導‘石沉大海的印象哦?!?/p>
小張聽后釋然了:“原來是這樣??磥砦业膯栴}不只是做事情不怎么匯報,說服領導的方式也太簡單粗暴了。”
“別小看這種穿插在工作中的點滴匯報!”師兄補充說:“部門內資源就這么多,當領導考慮使用這些資源的時候,肯定會偏向于信息更全面的事情上。對于他不了解的事情,就算是開天辟地的好事,也很難得到支持。而且,如果要變成部門內核心成員,需要操作更大的項目,承擔更重要的向上匯報工作。那么,你平時做的過程中積累下來的說的能力,就顯得更重要了?!?/p>
職場上有句名言:“你的工作做得好不好,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看你和其他人講過多少次你的工作?!痹诜泵Φ霓k公室,新人想爭取到大塊的時間進行講述和匯報并不容易。因此在工作中抓住點滴機會向掌控資源的人介紹你的工作和溝通你的想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說自己能運作的事情
快下班了,市場部的會議室里,剛畢業(yè)加入公司的小王正在對一個新產品的市場推廣活動大談自己的想法。
說著說著,部門經理突然打斷他的話:“你說的這些我明白了?;厝ピ偌毣幌掳伞_@次的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先按現(xiàn)有計劃執(zhí)行吧?!?/p>
一句話把小王打懵了,會后好久沒回過味兒來。組長老楊走到座位前安慰他,小王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我覺得我說的是對的啊,出什么問題了?”
老楊幽幽地說:“你今天說的事情,你不可能運作得了?!?/p>
小王不解地看著老楊:“具體怎么講?”
老楊頓了頓說:“你講的也許都對,不過你作為一個剛畢業(yè)的新人,在領導眼里還沒建立起個人品牌,所以他對你的信任基礎還沒有。同時,你說的內容有些太高太大了,有幾個點甚至超出他可控的范圍了。在沒有十足的把握的前提下,他是不可能同意按照你的想法做的,因為那樣他要花很大的力氣去調動資源做的。另外,你確信你的想法真的能實現(xiàn)么?”
“怎么可能確信?”小王回道:“有些東西我也沒做過啊。對于其中幾個環(huán)節(jié),我也只是做過類似的事情?!?/p>
老楊跟著說:“所以,你還是先做過一遍再說吧。你剛加入公司,一個項目都還沒做過,對于很多事情的水深水淺還看得不透徹。比如說你要求增加預算擴展一些新媒體平臺推廣,但是你沒有實際操作的經驗,對于推廣的方式、預算、效果和進度都很難把控得到位,領導怎么可能放心把它都交給你做?很多事情,在外面看是一回事,真正自己動手做起來很是另一回事。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公司都重視新人動手做事情的磨練,就是為了幫新人積累這種第一手經驗(hands-on experience)。等你真正把很多事情經歷過之后,看問題做事情的思路也就不一樣了,說出來的東西自然也就不一樣了。這些經驗也能保證你能運作自己所說的事情?!?/p>
小王似乎明白了問題所在,他進一步問:“但是,我總不能每次都說做過的事情吧?”
“沒錯,你說的對!”老楊贊許地看著他說:“人總會做新事情。不過,你可以把新事情分解,看清哪些部分和你以前的經驗匹配,很容易找到答案;哪些部分你沒經歷過,里面有風險并準備應對方式。而且,很多事情雖然是新的,做事情的方法論卻是可以借鑒自己以前經驗的。隨著你的動手經驗越來越多,你可以匹配的參考案例也就越來越多。那時候就該恭喜你成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市場專員了。”
“謝謝您!”小王弄懂了其中的道理:“我確實無法保證可以運作今天說的東西,也給領導們添麻煩了,占用了大家的時間。我還是需要慢慢積累啊?!?/p>
老楊最后補充道:“做事情的過程中,除了積累經驗,也要注意多交朋友積累人脈。事實上,你不可能保證你有能力運作所有新工作的。不過,當你面臨新問題的時候,你一定要知道誰能搞定,聽取真正的專家建議。這樣,經驗的雪球會越滾越大的。”
不管說什么,最后還得做
小馬從名校博士畢業(yè),信心滿滿地要大展身手。部門領導也對小馬青睞有加,安排他進入最核心的項目鍛煉。
沒多久,該項目的項目經理老呂找到領導抱怨說:“領導,您安排小馬進項目組是當祖宗的吧?”
領導聽到這樣的反饋,感到很奇怪:“小馬能力挺強的啊,出什么問題了?”
老呂搖搖頭,回答說:“你看中他,說明小馬的背景和能力沒問題。但是,他進項目組這一段,沒干別的就挑刺兒了。每次開會他都是大談問題,說的內容真是高大上,就是問不出答案。然而,我們請他來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要他指點江山的。上次談到項目趕工的事情時,這哥跟我大談特談項目成本管理和質量管理。問題是,咱部門現(xiàn)在的困難大家都明白,有條件誰不想做得到位啊?,F(xiàn)在可好,問題都被小馬的高大上理論放大了,就是不想怎么做。項目其他成員也被他各種轟炸,信心和干勁兒也不如以前了。”
一周后,在部門月度會議上,談到后續(xù)產品規(guī)劃時,小馬又主動站出來大談產品管理和戰(zhàn)略規(guī)劃。正說到興起時,部門領導突然打斷他的話,問道:“你說的這些問題都存在,告訴我怎么做?”
瞬間會議室的空氣都凝滯了,大家齊刷刷地看著他。小馬揮舞的手還沒有放下,整個人都僵在那里?!拔摇€沒有仔細想過?!毙●R紅著臉回答說。
“好吧。那你回去好好想想,把你的想法做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出來,和產品經理、項目經理、服務團隊負責人溝通并達成一致后,再向我匯報。”領導機關槍一樣地布置了任務:“好了,散會!”
會后,小馬面對著領導的指示,有些覺得大腦缺血。無奈之下,他私下找到領導說:“這么大的一個方案,我做起來有困難啊,您說的負責人中我也不認識啊。”
“我知道你做不出來的,”領導教育他說,“所以下次再提觀點提概念的時候,要悠著點兒了,很多人都對你有意見了。從現(xiàn)在開始,你不管說什么,都要把落腳點放在實際可操作的行動上。光說問題,不解決問題,沒人會和你合作的?!?/p>
“光說不練假把式”,職場中很多時候都是談問題容易,談解決方案難。對于新人來說,從實干的角度來談問題,才會有人聽且有人來支持。有些事情存在即合理,沒法做沒法解決的事情,就不要說了。
責任編輯: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