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娥
【摘要】培養(yǎng)語感能力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英語教學既要讓學生感受英語的魅力,更要讓學生感悟英語的內涵。良好英語語感能力是良好英語素養(yǎng)、優(yōu)秀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培養(yǎng)英語語感能力是英語教學的最高境界。英語教學要著眼于學生的未來需要,把培養(yǎng)語感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
【摘要】英語教學 英語語感 教學方法
英語學習是一種語言的習得,語言的學習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英語教學由于缺乏相對的應用環(huán)境,所以,在教學中加強語感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對學生加強素質教育,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語言能力上,除了提出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使學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學生將來更好地學習英語和用英語進行交際打下基礎。葉圣陶先生曾說:“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語感。”因為語感是學習理解和運用一切文字的基礎,也是準確把握語言文字的前提,它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長期生活經(jīng)驗的沉淀,眾多信息知識的儲備,教師要通過英語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等途徑,用心引導,螺旋式地循環(huán)往復加強訓練和培養(yǎng),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種正確的語言習慣,一種敏銳的語言直覺,當學生接觸到新的語言文字時,立即就能直覺地判斷正誤是非,進而獲得文感、意感和情感,達到準確全面地理解語言文字的目的。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探索,談幾點培養(yǎng)學生語感能力的粗淺認識。
一、扎實開展聽說訓練,培養(yǎng)語感
所有語言的學習都是才聽語言開始的,我們總是先學會口語表達,然后通過反復接觸和攝取大量的語言信息,在語音、詞匯和句子中感受和領悟語言的實際意義,在實際交際中不斷掌握語言。因此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也要從聽說訓練入手。首先,加強英語聽力訓練活動,培養(yǎng)語言感知能力?,F(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為英語聽力教學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利用與教材配套的多媒體課件,開展聽力訓練。教師要把課本作為聽說訓練的書面材料,在上課時讓學生聽所學的內容,聽之前提醒學生注意語音語調,特別是提出要解決的有關問題,聽后或對所學內容提問,或選擇正誤,或是幫助學生填寫所缺的詞語等,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從聽不懂到聽懂,從重復原句到模仿表演,逐漸對英語產(chǎn)生良好的感覺,教材內容也能夠由聽懂達到會讀會說,同時積累了自己的英語語言信息儲備,為實際交際作準備。其次,廣泛開展英語口語交際活動,培養(yǎng)語感。英語是交際的工具,學生必須要敢說。由于大部分學生生活在漢語氛圍里,接觸英語的信息量少,教師要給學生講明英語交際的重要性,使其有說英語的動機,課堂上教師盡可能地營造寬松和諧的氣氛,教師態(tài)度要和藹,使學生樂于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中來。另外,口語交際訓練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梢悦抗?jié)課上課前,留給學生3-5分鐘,讓他們自由對話和交談,起初教師可根據(jù)上節(jié)課已學過的內容和學生實際掌握的語言知識,安排一些較簡單的對話訓練,讓學生感到交際不難,往后逐漸推進,有計劃地過渡到學生根據(jù)學過內容自由選題,自由對話,實現(xiàn)自主學習。再次,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情境,加強語感培養(yǎng)。學習英語就是要在真實的情景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交流信息和表達思想感情的能力。教師要用得體的英語授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也盡可能地用英語交流,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錯了也不要緊,語法也應盡可能放在一定的情境中來學習,讓學生看到聽到新語法點在一定情境中的使用,久而久之,學生會把所學的語法知識和詞匯聯(lián)系起來理解和運用,英語語感就會在實際運用中逐漸增強。如在學beautiful時,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想起handsome, ugly。教師向學生提出假設:Because of her look, he loves her。然后教師要求學生信息反饋:Is she beautiful or ugly?學生理解后帶著喜悅的情緒回答beautiful。教師把人稱代詞her變換成his,he變換成she,學生會回答handsome。教師如果向學生提出假設:In spite of her look, he loves her。Is she beautiful or ugly? 學生理解后帶著不滿意的情緒回答ugly。另外,教師要結合教材充分利用圖片、實物、簡筆畫等直觀教具,或合理使用幻燈、投影儀、電腦等電教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真實或半真實的情景,讓他們多看多聽,去感受、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知識,使外語教學過程變得逼真、形象、直觀生動。
二、加強閱讀和背誦指導,培養(yǎng)語感
閱讀和背誦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訓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首先,讓學生在閱讀中品位語言,感悟語言。英語課文的學習一般采用:導入——表層分析——深層分析——整體評價的模式進行的,它能使語言形式的學習和語言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鞏固語言知識,把握語篇能力和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這也正符合語感培養(yǎng)的實踐性原則。在教學中,教師通常以“讀前提問(Pre----reading question)”或“前提熱身(warming up)”導入課文后,讓學生邊聽錄音邊看課文,緊接著教師呈現(xiàn)或是正誤判斷,或是回答問題或是填寫表格等練習題,學生們帶著這些“任務”再仔細讀課文,深層感知和理解課文,自然而然地就產(chǎn)生了想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看法的念頭了。如閱讀理解了有關“頭痛”、“音樂”、“因特網(wǎng)”等話題的材料后,“What may cause headache?”“The type of music” “The usage of the Intermet”這些“任務”都可以以表格的形式來完成。其次,讓學生在朗讀和背誦中感知語言。反復朗讀,特別是模仿正確地道的英語語音、音調來朗讀,有助于學生領悟語言的分寸感、暢達感、情味感和美感,進而促使學生正確語感的形成,此外,教師還要經(jīng)常要求學生背誦常用的句子、習慣用語、精彩片斷,優(yōu)美的小短文等,這也有助于語感的形成。通過朗讀和背誦,使學生積累了大量實用的英語語言材料,擴大視野,了解英語國家的生活風俗人情,歷史地理知識等,使他們的眼耳口等感覺器官同時參與學習,綜合提高聽說讀寫能力。讀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語感,語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學習和交際中,好句子就能脫口而出,語言技能也得到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