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雅維(1991.03-),女,漢族,湖南常德人,寧夏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咨詢與管理方向。
1.前言
決策是指人們?yōu)榱藢崿F(xiàn)某個既定的目標,而從多種備選方案中抉擇一種較好行動方案的活動。在企業(yè)管理中不同職位的個體每天都需要進行不同抉擇。而影響組織中個體抉擇的機制有哪些呢?已有研究表明,決策者認知方式的差異在決策中有重要影響,影響著人們的不同行為(宋靈青,李玉環(huán),2010)。盡管人們都知道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但人們?nèi)匀幌胍ㄟ^最理性的計算將失敗的概率降為最低,使自己的行為能滿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盡善盡美的做出最明智決策。
Damasio在1994提到?jīng)Q策是純理性的認知過程。在傳統(tǒng)的決策研究中,情緒在決策中沒有上演任何角色。這可能是由于情緒它本身所含有的復雜性和內(nèi)隱性不容易被人們所認知引起的。如今學者開始強調個體情緒在決策過程中的信息輸入以及對決策質量的改善。現(xiàn)實中由于虛擬經(jīng)濟和信息經(jīng)濟日益壯大,人的情緒情感等非理性在經(jīng)濟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現(xiàn)。
2.組織決策中個體的認知和情緒
2.1 組織決策中個體的認知
認知是指個體認識外界事物,對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認知對決策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人們對決策風險的主觀評估上。在決策過程中,個體都會表現(xiàn)出高低不同程度的風險偏好。而根據(jù)庫姆斯的個人風險偏好空間理論,不同的人都有最佳風險刺激強度,有些人偏好高強度風險刺激,而另一些個體只要低程度風險水平就能達到風險偏好需求。在決策認知過程中,個體感知到情境中固有的風險概率較高,則會形成回避性風險決策,以減少決策后帶來的消極影響。同時個體若認為情境中隱藏著某些元素可以規(guī)避損失,降低風險性,則會擴大對風險追求,形成風險性決策。因此,個體對風險的可接納性的認知影響個體決策行為??崧吞匚炙够岢觯瑐€人的行為除了受到利益的驅使,同樣也受到自己的“靈活偏好”及個性心理特征的影響,除了最大期望效用值,決策者還會存在其他非經(jīng)濟性價值追求。而個人先前成功經(jīng)驗也會導致決策者在下次決策中增加風險傾向性。
2.2組織決策中個體的情緒
情緒是個體對事物所產(chǎn)生主觀體驗。管理者在進行決策時不僅要受情緒影響,相反有時還受情緒“要挾”當事件線索較少,事件緊急需做出風險較高的決策時,情緒往往會左右決策者做出非理性決策。當決策者處于消極狀態(tài),例如失望、遺憾等,那么他對當前決策狀況分析可能更會消極,增加預期不利結果的發(fā)生概率(Mellers BA,Schwartz A,Ho K,Ritov I,1997)。還有研究表明,由于情緒的特質差異存在,決策者會做出不同的跨期選擇。情緒體驗的強度也會影響決策質量。如果一個決策者有較強的情緒體驗,他就會被情緒控制,意識范圍變窄,以自我為中心而直接做出選擇(王沛,2003)。例如處于高喚醒積極情緒體驗下的管理者會對當前信息不敏感,更多執(zhí)著于自己固有的偏見,這樣便阻礙對企劃方案的最佳決策,進而不利于企業(yè)效益的增加。
2.3組織中個體認知和情緒的相互作用
雙系統(tǒng)理論認為,情緒和認知是相互分離且競爭的關系。但神經(jīng)影像學表明負責認知和情緒的腦區(qū)間存在著高度神經(jīng)連接和信息加工過程。因此,認知與情緒可能通過生理、行為等過程對決策產(chǎn)生交互作用,影響對信息的風險感知、決策管理和冒險偏好等行為等。在李愛梅 等(2014)的有關心理賬戶的實驗研究中,通過設置不同決策情境來考察被試認知與情緒交互作用對風險決策的影響,結果表明認知和情緒的交互作用對享樂規(guī)避有明顯的預測作用,進一步研究表明消費者的內(nèi)疚情緒會影響個體對意外之財?shù)恼J知,從而產(chǎn)生享樂規(guī)避行為,而消費者的積極情緒會使他將意外之財進行享樂。以上研究表明,在決策中既需要認知加工,也存在情緒成分。并且在決策的不同階段情緒和認知的作用也存在明顯差異。在決策初始階段,由于對客觀環(huán)境不熟悉以及心理緊張等因素,決策者可能更多被情緒所“誘導”傾聽身體的選擇。隨著任務的進程發(fā)展,個體生理指標開始平緩,對任務的熟悉感會對選擇的結果有明顯的預期認知,情緒性信號對決策者的引導作用就會減弱。在決策最終階段,決策者感知到的風險程度會增加,情緒性信號和外顯認知會同時對決策產(chǎn)生影響(Koenigs et al.,2007),這說明情緒和認知對決策的作用是動態(tài)發(fā)展變化的。
3.總結與展望
迄今為止,有關于決策的情緒和認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不斷增長,不僅豐富了決策基礎性研究,深化人們對決策行為的認知,而且在臨床醫(yī)療,軍事管理等領域中都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我們非常確定,在不久的將來,對決策任務中情緒和認知所扮演的角色的研究會越來越多。但是,目前有關情緒和認知在決策中的研究還存在不足。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這一決策的新方向還僅僅是方法學上的探索,未來的研究需要進一步提高外部效度,將有關的研究推廣到現(xiàn)實情景中。例如,組織中個體決策與團隊決策是否存在差異以及其差異的內(nèi)在機制。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
參考文獻:
[1] 李愛梅,李斌,許華,李伏嶺,張耀輝,梁竹苑.(2014).心理賬戶的認知標簽與情緒標簽對消費決策行為的影響.心理學報,46(7),976-986.
[2] 宋靈青,李玉環(huán).(2010).情緒與認知方式對決策的影響.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8,(1),116-118.
[3] 王沛,胡林成.(2003).兒童社會信息加工的情緒-認知整合模型.心理科學進展,11(4):411-416.
[4] Damasio.A.R.(1994).Descarteserror:Emotion,reason,and the human brain.New York:Putnam.
[5] Mellers B A,Schwartz A,Ho K,Ritov I.(1997).Elation and disappointment:Emotional responses to risky options.Psychological science,8,423~429.
[6] Koenigs,M.,& Tranel,D.(2007).Irrational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after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damage:Evidence from the ultimatum game.Journal of Neuroscience,27,95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