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紅
[摘要] 目的 探討益智活血湯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神經(jīng)、肢體運動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共11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7例;對照組予吡拉西坦片治療,研究組予益智活血湯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前后NFD、FMA、MMSE、WMS評分。 結果 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后NFD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明顯降低,F(xiàn)MA、MMSE、WMS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NFD評分低于對照組,F(xiàn)MA、MMSE、WM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用益智活血湯治療可使神經(jīng)功能恢復,肢體運動功能及認知功能改善,療效顯著,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腦卒中;益智活血湯;神經(jīng)功能;運動功能;認知功能
[中圖分類號] R277.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28-0126-03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好發(fā)于40歲以上中老年患者,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是造成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缺血性腦卒中是腦卒中最常見的腦卒中類型,主要包括腦栓塞、短暫腦缺血發(fā)作及動脈硬化性腦梗死等[1,2],缺血性腦卒中約占全部的60%~80%,在渡過急性期存活的患者中致殘率約為50%[3]。因此,有效降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對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對近期我院收治的57例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使用益智活血湯治療,觀察其對患者神經(jīng)、肢體運動及認知功能的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共114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關于缺血性腦卒中和《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中關于中風恢復期的診斷標準[4,5],且均經(jīng)CT、MRI檢查確診,男63例,女51例,年齡56~73歲,平均(62.8±10.3)歲,病程15 d~7個月,平均(2.1±0.3)個月,腦出血43例,腦梗死71例。排除短暫性腦缺血,嚴重心血管疾??;合并肝腎系統(tǒng)疾病;造血系統(tǒng)疾病;精神疾??;臨床資料不全;不配合研究。將114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內(nèi)科常規(guī)藥物治療,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吡拉西坦片(哈爾濱同一堂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3323)治療,口服,800 mg/次,3次/d,治療4周;研究組給予益智活血湯治療,基本方:黃芪60 g,當歸、知母各10 g,川芎、白術、地龍各15 g;首烏、山萸肉、枸杞子、石菖蒲各12 g,水蛭、甘草各6 g。每日一劑,水煎服,濃煎至200 mL,煎兩次,將兩次煎液合并約400 mL,早晚各服用一次,治療4周。
1.3 評價指標
神經(jīng)功能用腦卒中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量表(NFD)評定,得分越高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6]。肢體運動功能用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定量表(FMA)評定,得分越高說明肢體運動功能越好[7]。認知功能用簡明精神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和韋氏記憶量表(WMS)共同評定:量表得分越高表示認知功能越好[8]。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NFD和FMA評分比較
治療前研究組NFD、FMA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NFD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明顯降低,F(xiàn)MA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NFD評分低于對照組,F(xiàn)MA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MMSE評分、WMS評分比較
治療前研究組MMSE、WM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MMSE、WMS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MMSE評分、WM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MMSE、WMS評分比較(x±s,分,n=57)
注:*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卒中又稱腦血管意外,是臨床多發(fā)病,有較高的死亡率,雖然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死亡率有了明顯下降,但仍有50%存活患者存在偏癱、失語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25%喪失勞動能力,不僅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給社會和家庭造成嚴重負擔[9]。缺血性腦卒中屬于中醫(yī)學“中風”的范疇,中風源于《黃帝內(nèi)經(jīng)》:“虛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內(nèi)居營衛(wèi),營衛(wèi)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fā)為偏枯”,這里的“偏枯”即為中風[10]。清代醫(yī)家王清任認為,“元氣既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而提出中風的氣虛血瘀論[11]。中醫(yī)學認為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病機為本虛標實,氣虛血瘀、脈絡瘀阻為主要證型,病情發(fā)展的重要原因為血瘀,因此,主張治療宜以益氣活血通絡為主[12]。
本研究中對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用益智活血湯治療,藥物組成黃芪、當歸、川芎、知母、白術、地龍、水蛭、何首烏、山萸肉、枸杞子、石菖蒲、甘草。方中黃芪為補氣中藥,有補氣升陽、利水消腫之功,可大補元氣,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為治療氣虛血瘀之藥?,F(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黃芪具有降低血壓、擴張血管、強壯、利尿的功效[13];當歸有補血和血之功,為血中氣藥,既能補血,又可活血行氣止痛,助氣血運行;川芎有活血祛風止痛之功?,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當歸、川芎具有抗血脂、抗動脈硬化、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和保護神經(jīng)元的作用[14];知母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功;白術健脾元以燥濕;地龍有清熱平肝、息風止痙、平喘利尿、通絡除痹之功;水蛭破血通經(jīng)、逐瘀消癥之功?,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水蛭中含有的水蛭素可阻止凝血酶作用于纖維蛋白原,使血液凝固受到阻礙;水蛭、地龍行善走竄,可增強破瘀通絡之力,均可使紅細胞的變形能力改善,促進血管擴張、新生毛細血管的生成、神經(jīng)細胞的修復和重塑,從而發(fā)揮腦保護作用[15,16];何首烏有滋補腎精,填充腦髓之功;山萸肉、枸杞子有補益肝腎之功;石菖蒲有開竅寧神、化濕之功;甘草可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合奏益氣活血、寧神益智之功。
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和對照組治療后NFD評分與治療前比較明顯降低,F(xiàn)MA、MMSE、WMS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NFD評分低于對照組,F(xiàn)MA、MMSE、WM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使用益智活血湯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可使神經(jīng)功能恢復,肢體運動功能及認知功能改善,療效顯著,可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志. 益氣活血通腦方治療恢復期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28):273-274.
[2] 黎勝駒,李愛民. 補陽還五湯合六味地黃湯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恢復期臨床證候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4(5):102-104.
[3] 姜飛鵬. 滌痰湯合牽正散加減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90例療效觀察[J].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 38(6):724-726.
[4] 中華神經(jīng)科學會. 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
[5]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xié)作組. 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J].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6,19(1):55.
[6]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科分會. 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 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81-383.
[7] 劉云莊,王瑋娜,鄭秀清,等. 心理干預配合個性化分級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137-138.
[8] 王麗香,李霄. 早期認知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的效果評價[J]. 中國護理管理,2013,13(5):36-39.
[9] 熊華. 中藥加針刺及星狀神經(jīng)節(jié)阻滯治療腦卒中偏癱臨床觀察[J]. 中醫(yī)學報,2013,28(7):1085-1086.
[10] 劉光華,吳振起,趙明山.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風名實考辨[J].吉林中醫(yī)藥,2008,28(1):44.
[11] 邱樂,王新生,劉擎. 益氣活血法改善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大鼠微循環(huán)障礙的機制[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 32(11):2323-2325.
[12] 郁東海,尚云. 黃芪保心湯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J]. 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05,14(4):243-244.
[13] 黃曉宏. 中西醫(yī)辨證分型診治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9):609-610.
[14] 葛立君. 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缺血性腦卒中40例療效觀察[J].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8(3):470-471.
[15] 梁迪賽,周嘉澄. 補氣通絡法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臨床觀察[J]. 吉林中醫(yī)藥,2012,32(6):587-588.
[16] 劉健紅. 三化湯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28例[J]. 西部中醫(yī)藥,2011,24(7):61-63.
(收稿日期:201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