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君
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路基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道路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功能。為了提高路基的施工質量,本文從施工準備的角度進行分析,同時對施工工藝和方法進行闡述,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進而為路基施工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路基治理 施工工藝 施工管理
1 工程概況
黃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擴能工程為西安至延安高速公路擴能工程的重要組成路段。黃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擴能工程(K47+000~K153+909.826)起于富縣羊泉峁頭村北側,止于安塞縣沿河灣鎮(zhèn)南側,一方面與包茂高速相接,另一方面與延延高速相接,全長106.909公里。特殊路基處理包括:濕限性黃土地基處理和橋頭、通道臺背地基處理。
2 施工準備
2.1 材料機具準備 提前做好石灰等原材的試驗檢測工作,做好材料進場準備工作。
2.2 勞動力準備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強夯處理通常情況下都是機械作業(yè),并且以雜工輔助。因此,只需較少的勞動力即可完成。在勞動力配置方面,起重機司機、起重工、輔助工分別為1名、2名、4名,依次類推。擠密樁施工單機單班勞動力如下:打樁機操作人員2人,夯實機操作3人,填料6人,灰土拌制3人。機械操作人員均須持證上崗。
2.3 技術準備 ①按照設計畫強夯和擠密樁平面布置圖。②在現(xiàn)場,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同時對專業(yè)工進行短期的技術技能培訓。③對測量基準進行交底,同時做好復測、驗收工作。
3 施工工藝及方法
3.1 強夯施工工藝及方法
3.1.1 施工參數(shù)。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結合工程場地的地質條件,以及工程的實際情況,進一步確定強夯施工參數(shù)。在進行強夯施工前,通常情況下需要在現(xiàn)場選取1-2處長度超過20m的片區(qū)進行試夯,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確定施工參數(shù)。①單點夯擊:設計要求采用800kN.m。②夯擊次數(shù):根據(jù)現(xiàn)場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shù)與夯沉量之間的關
系曲線進一步確定夯擊次數(shù)。對于夯擊遍數(shù),一般采用主夯、副夯與滿夯進行三遍夯擊處理:第一遍:主夯,按照規(guī)定的間距,采用梅花形進行布置;第二遍:副夯,在各主夯點位中間穿插進行;第三遍:滿夯,采用夯點彼此搭接1/4連續(xù)夯擊。③夯擊間隔時間:對于砂性土來說,由于透水性能好,進行夯擊處理時,能夠快速地消散孔隙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進行連續(xù)夯擊。對于粘性土來說,通常情況下需要間隔2周的時間,才能進行連續(xù)的夯擊。④布置夯點及夯距:根據(jù)設計圖紙,按照方形布置夯擊點。進行第一遍夯實處理時,夯點的間距一般比較大,進一步加固深層土,然后對中間土層進行補插夯點。⑤夯錘高度計算:強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執(zhí)行,即《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 79-2002)P24頁執(zhí)行。查表可知:設計單擊夯擊能為800KN.m時,表面為填石灰土層,有效加固深度取4m計算。根據(jù)公式H=0.5■,其中,H、h、M分別為加固深度、落錘高度、落錘重量。計算可知理論落錘高度為h=10(2H)2/M=10×(2×4)2/(10×10)=6.4m。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結合設計圖紙和試夯情況作,對以上參數(shù)進行適當?shù)恼{整,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工程需要。
3.1.2 強夯施工方法
3.1.2.1 對場地進行清理平整處理,強夯前需要測量場地的高程。按照設計要求對表層的草皮、腐殖土層等進行清理,同時將局部的淤泥、翻漿土層等挖除,對于積水路段來說,需要將積水排除,并且將土翻松晾干處理。
3.1.2.2 試夯。選擇的試驗段,一般要有代表性,試驗段的長度可定為20m。對于每一夯點來說,可以連續(xù)夯擊5次,然后按照驗收規(guī)范,對壓實度進行檢測,同時對高程進行測量。
3.1.2.3 鋪墊層或降低地下水位。對于飽和濕陷性黃土來說,如果地下水位較高,需要在表層鋪0.5m厚的松散性材料,或者通過人工的方式,進一步降低地下水位。
3.1.2.4 強夯步驟:①在經(jīng)過整平處理的場地上,對第一遍夯擊點的位置進行標注,同時對場地高程進行測量;②起重機就位后,需要將夯錘對準夯擊點;③夯前需要對錘頂?shù)母叱踢M行測量;④按照預定高度,吊起夯錘,當夯錘脫鉤后自由下落時,這時需要放下吊鉤,進一步對錘頂高程進行測量;⑤對步驟④進行重復,按照設計要求規(guī)定的夯擊次數(shù),以及相應的控制標準,完成對一個夯點的夯擊處理;⑥換夯點,將步驟②至⑤進行重復,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對全部夯點的第一遍夯擊;⑦利用推土機填平夯坑,同時對場地的高程進行測量;⑧根據(jù)上述步驟,逐次進行夯擊處理。
3.1.2.5 除了測量夯擊后地基土的密實度以外,夯擊次數(shù)的控制以最后兩擊的夯沉降量之差不大于5cm為準。
3.2 擠密樁施工工藝及方法
3.2.1 施工準備
3.2.1.1 材料要求。土料:在土料選擇方面,通常情況下,可以選擇素黃土或者塑性指數(shù)超過4的粉土,同時確保其有機質含量低于5%,但是不能使用耕植土。
石灰:選用新鮮的塊灰,在使用前7d需要對其進行消解、過篩處理,其顆粒徑控制在2.36mm,石灰質量要高于Ⅰ級標準,活性Ca+MgO的含量要高于85%。
3.2.1.2 主要機具設備。打樁機、偏心輪夾桿式夯實機、灰土拌和機。
3.2.1.3 作業(yè)準備。對于施工場地,需要全部拆除地面以上所有的障礙物,以及地下管線、電纜等,確保場地表面的平整性。在進行打樁處理時,如果影響鄰近的結構物,這時需要對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對施工場地進行平整處理,對于樁機運行的松軟場地,通常情況下,需要進行預壓處理,同時設置臨時的排水溝,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排水的暢通性。
3.2.1.4 作業(yè)人員。在施工現(xiàn)場,需要安排專人負責使用、維護施工機具,對于操作使用大、中型機械的人員來說,需要執(zhí)證上崗,并且操作者需要經(jīng)過培訓。
3.2.2 施工參數(shù)。施工前先施作試樁,嚴格按照要求對灰土拌合、成孔、孔間距及回填灰土進行施工,在擠密前、后需要分別做出相應的試驗數(shù)據(jù)。根據(jù)試樁確定填層厚度、填料方量、夯擊次數(shù)、夯錘提升高度、樁體壓實度、擴徑等施工工藝參數(shù)。
3.2.3 灰土擠密樁施工
3.2.3.1 成孔施工。①在施工過程中,當樁機就位后,需要將沉管尖對準樁位,對擴樁機架進行調平處理,確保樁管保持垂直,對于樁管的垂直度需要利用線錘吊線進行檢查。②對于地基來說,含水量比較大,當拔出樁管后,會出現(xiàn)相應的縮孔現(xiàn)象,進一步影響了樁孔的深度或孔徑。
3.2.3.2 拌和灰土。在拌合灰土前,需要對土和消解后的石灰分別進行過篩處理,灰土樁石灰按照12%的重量比與土進行配料攪和,拌和好灰土后,將其運至孔位旁,要及時夯填拌合好的灰土,在施工過程中,不得使用隔日的灰土。
3.2.3.3 夯填灰土。①在進行夯填前,需要對成孔深度、孔徑、垂直度等進行測量,確保其符合要求,同時需要作好相應的記錄。②對孔底進行夯擊8錘處理,按照填夯試驗,對工藝參數(shù)進行確定,分層夯實直至符合設計標高。
3.2.3.4 完成灰土擠密樁施工后,需要將樁頂松動層挖除,然后進行灰土墊層的施工。
3.2.3.5 完成擠密樁施工后,先將樁頂松動層挖除,經(jīng)檢測合格后再對灰土墊層進行施工。
4 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4.1 沉管樁成孔及注意事項 ①在施工過程中,要求鉆機保持平穩(wěn),機架不能發(fā)生位移或傾斜。②對于樁管來說,需要設置醒目的尺度標志,在進行沉管施工時,需要注意樁管的垂直度和貫入速度,發(fā)現(xiàn)異?,F(xiàn)象,需要及時分析原因,并做出相應的處理。③樁管沉入到設計深度后,需要及時拔出,在土中擱置時間不宜過長,防止增大摩擦阻力,一定程度上增加拔管的難度。④拔管成孔后,對于樁孔的質量需要安排專人進行檢查,對孔徑、深度等進行觀測,檢查其是否符合相應的設計要求,如果發(fā)現(xiàn)縮頸、回淤等情況,這時需要用洛陽鏟進行擴樁處理,如果情況比較嚴重,甚至無法成孔時,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在局部地段采用樁管內(nèi)灌入砂礫的方法進行成孔補救。
4.2 夯擊注意事項 夯擊就位要保持平穩(wěn)、沉管垂直,夯錘對準樁中心,確保夯錘能自由落入孔底。
4.3 樁縮孔或塌孔,擠密效果差等現(xiàn)象 地基土的含水量在達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時,擠密效果最好。當含水量過大時,必須采用套管成孔。
4.4 樁身回填夯擊不密實,疏松、斷裂 成孔深度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樁孔填料前,應先夯擊孔底3-4錘。根據(jù)試驗測定的密實度要求,隨填隨夯,對持力層范圍內(nèi)(約5-10倍樁徑的深度范圍)的夯實質量應嚴格控制。若錘擊數(shù)不夠,可適當增加擊數(shù)。
參考文獻:
[1]樊見維.濕陷性黃土地區(qū)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關鍵技術[D].長安大學,2010(11).
[2]何學勇.灰土擠密樁施工概述[J].科技資訊,2010(05).
[3]牛欣欣.強夯法在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J].四川建材,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