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鋒
說起來很是汗顏,我現(xiàn)在還是一個不會開車也買不起車的上班族,因為家離工作單位較遠,就不得不每天擠公交上下班。
上下班擠公交絕對是一項希望與痛苦并存、智力與蠻力齊拼的工作。上下班時間,本來很寬敞的公交車廂這時就像端午節(jié)的粽子被置于沸騰的開水中燜煮一樣,被捆得越來越緊;而人更是擠得像罐裝的沙丁魚一般,連呼吸也很困難,人與人之間仿佛連插一根繡花針的空隙也沒有了。如此擠挨,連空空兒、精精兒之流也莫可奈何!
別急!擁擠的公交車來到又一個站點停下來,可能會下去一兩個乘客,可能沒一個人下車,而這時,十來個早已在站點等得不耐煩的乘客蜂擁而上。視擁擠而不見的司機就會招呼大家:“請往里面再擠一擠!”車上的乘客就會反擊:“一點兒也擠不動了!”并且勸慰要上車的乘客:“等下一班吧,后面的車馬上就到!”而車外的乘客或殷殷哀求或罵罵咧咧:“都是上班的人,馬上要遲到了(下班時會說‘還要回家接孩子,買菜!),大家都不容易,勞駕再往里擠一擠嘛!”說著說著,這十來個人就又擠上了本來就已經(jīng)插不下針的車廂。如此這般,又經(jīng)過五六個站點,又上來了幾十位上下班的乘客……此情此景,不由人不另起一番感悟。
擠一擠,總是會有空間的。的確,本已擁擠不堪的車廂里確乎不能再上人了,但大家只要稍微再擠一下,再上來一些乘客也不是絕對不行的。正如海綿里的水,再用一把勁,總還是能再擠出來一點的。同樣的道理,時間也是可能擠出來的。不要認為自己的時間很緊張,在緊張的高中學校生活中,再擠一擠,總還是能夠再擠出一點時間來做點其他事的。如果不擠一擠,再寬裕的時間也是不夠用的。
換換位,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想一想。已經(jīng)上了車的乘客絕對不想再繼續(xù)上人了,但替車外的乘客想一想:等了這么長的時間,好不容易來了一輛,如果上不去,下一班公交不還是擠嗎?上班遲到是要受罰的,下班回家晚了,孩子怎么辦?唉,咱就再擠擠吧,大家都不容易。如此,皆大歡喜。而作為中學生,我們也要學會換位思考:老師嘔心瀝血、傾其所有地教育我們,有時甚至恨鐵不成鋼地用了不恰當?shù)慕逃绞?,也不容易啊;校長也有考核成績,管得太嚴也在情理之中??;工人師傅做的飯菜不合我的胃口,但他要面對的是成百上千的“個性”胃口,也難啊;宿管阿姨睡得比我們晚,起得比我們早,還要幫我們打掃衛(wèi)生,說我們幾句不中聽的話也是把我們當作她自己的孩子??;某同學在教室里讓我下不了臺,可我是不是曾經(jīng)在哪件事情上讓他難堪過……
擠一擠吧,在緊張得插不下針的高中生活中,你還會有大把的時間;換換位吧,在理解萬歲的青蔥歲月里,你會覺得天地很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