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青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要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要具有探究式培養(yǎng)理念,使學生在獲取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了探究與創(chuàng)新能力?;诖?,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過程 培養(yǎng) 探究能力
在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的發(fā)展,根據(jù)語文課程的教學要求來看:需要遵循語文教學的特征,形成自主、研究、互助的學習模式;培養(yǎng)獨立探究、分析的能力,所以,針對語文課程的培訓,我們要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吸取知識,獲取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不僅讓學生擁有學習的能力,也讓學生學會了如何思考,從而增強學生的研究分析的能力。那么,怎么在小學語文課程培訓中鍛煉學生的研究能力呢?筆者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特征進行探究,并總結了幾點內(nèi)容。
一、創(chuàng)設探究條件,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
托爾斯泰曾說:“最好的教學模式不是通過強制手段進行的,而是通過提高學生的興趣實現(xiàn)的。”在未來的社會發(fā)展中,我們更需要培養(yǎng)有個性,懂得創(chuàng)新、分析與互助的人才。在孩子的成長中,要積極地為孩子提供“思考和研究”的空間,同時也要給予正確的指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唯有創(chuàng)造出條件,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這樣才可以凸顯出自主研究的效果。一位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過:“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和安全感,這樣才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揮獨立的個性,從而開發(fā)智力潛能?!北热缭趯W習《太陽》一文中,學生會對太陽、人類、地球之間的聯(lián)系產(chǎn)生疑問,這時,老師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通過創(chuàng)新型思維進行思考,想象宇宙中太陽的樣子,然后思考原因。教室里有開心的太陽、郁悶的太陽、惱怒的太陽、有胡子的太陽……,學生們可以自由想象,盡情發(fā)揮。讀完文章之后,筆者還幫助學生擴散思維,讓學生們把自己當作太陽的化身,用詞語來贊美自己,這樣才能夠把太陽的特征、作用、和人類之間的聯(lián)系弄明白。學生們能夠積極思考,自主研究是增強學生靈感的主要源泉。
二、加強問題設置,增加學生的探究動力
培養(yǎng)自主研究的第一點是提高學生尋找疑問的能力。疑問是人們在平時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無法處理的具體問題,然后形成了疑惑、不解的心理情況。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的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形成疑問意識,并找到答案。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把不解的地方標注出來,然后對疑惑的問題進行總結,積極推廣動筆、看書的習慣,在讀書的過程中分析作者的主導思想,探究文字的含義。在學習《灰雀》文章的時候,老師可首先提出疑問:“為何列寧不直接詢問那個男孩子,反而詢問不能進行語言溝通的灰雀呢?”“為何列寧會笑?”學生們可以帶著疑惑去讀書、探索,借助文章中的語言分析作者的用意,從中尋找答案,就會明白為何列寧喜愛灰雀,也喜愛小孩。個別學生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何列寧喜歡小孩呢?”經(jīng)過逐步學習,學生們產(chǎn)生了好奇心,就可以帶著問題去讀文章、思考,這樣在參與的過程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三、鼓勵個性化思考,鞏固自我探究意識
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來說,想要讓學生了解他人的觀點,就要通過自主思考、分析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思想,這樣才能夠增強學生的研究意識。比如在學習《稱象》一文的時候,老師可以根據(jù)預先寫的教案完成授課任務,然后才會向?qū)W生們提出問題:“大家認為曹沖聰慧嗎?”有位學生說:“我認為他并不聰明,假如讓大象上岸的話,那么人們可以到船上去,直到船的位置下沉到標注點就可以了,然后再單獨測重,這種方法比搬石塊更方便?!崩眠@個故事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引導學生勇敢地陳述自己的意見。學生就可以通過平時的訓練慢慢地形成探索意識。
四、開展比賽活動,點燃學生探究熱情
表現(xiàn)欲是人們對自己有信心有期待的顯示,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都喜歡在外人面前顯示自己的才華,突顯自己的聰明。在學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后,就會形成快樂、自豪的心理,這樣可以讓學生深入研究,從而養(yǎng)成更好的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田忌賽馬》一文中,我讓學生們選擇角色讀課文,不少學生都積極參與,我把扮演相同角色的學生集中在一組,于是就形成了三個小組,他們分別是扮演田忌、孫腆和齊威土,然后一起研究如何才可以把每個角色的心理、動作、神態(tài)等充分表現(xiàn)出來,之后讓小組內(nèi)的成員比賽并選擇最佳的參賽代表,這樣就可以在全班進行朗讀競賽,然后篩選出表演最好的學生。因為有了上臺表演的機會,所以學生對此次朗讀競賽非常感興趣,大家共同分析、學習,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就會字字句句地思考,在原有的文字基礎上進行想象,揣測每個角色的內(nèi)心活動。我就在旁引導他們,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每個角色的心理。利用這個比賽,可以讓單一的朗讀變得更有意義,這樣就可以吸引學生的關注,增強他們的探究意識。
五、結語
總的來說,語文老師一定要重視課堂主渠道的效果,給學生們營造一個最佳的學習環(huán)境,滿足學生深入分析,渴望表現(xiàn)的心理需求,采取多方向提出疑問的引導方式,將知識與技能充分展現(xiàn)給學生,逐步引導學生獲取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和研究的意識。
參考文獻:
[1]王燕.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師應關注的幾個問題[J].中國校外教育,2010,(15).
[2]周艷,熊婷.淺談我國鄉(xiāng)村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zhì)[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