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煒
【摘要】經(jīng)典英文原聲電影,以其獨特的美學價值和文化特性展現(xiàn)出迷人的藝術魅力。欣賞這些電影作品既可幫助學生鍛煉英語聽、說等語言能力,又能促進學生對英美文化的了解、提高英語交際教學的效果。選擇主題鮮明、語言地道、情節(jié)生動的優(yōu)質英文原聲電影是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文化導入”方式。
【關鍵詞】英文原聲電影 優(yōu)質資源 文化導入
電影自1898年誕生以來,一直是傳播最快,最具影響力的文化藝術形式。它是一門可以容納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藝術。電影在藝術表現(xiàn)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綜合特征,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等剪輯技巧,是一種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
“文化導入”指的是在英語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利用多媒體等手段,讓學生充分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習俗、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宗教信仰等,縮小英語交流、閱讀、翻譯等方面的障礙,讓學生在充分了解異域文化的同時,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
所謂“優(yōu)質”的“文化導入”,指的是在利用英文原聲電影進行文化導入時,教師在進行影片篩選時應選擇主題鮮明、語言地道、情節(jié)生動的英文原聲電影作品。
欣賞英文原聲電影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英語、了解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國家社會生活、人文歷史及自然景觀的環(huán)境和機會,從而真正理解英語國家人民的“心理語言”。然而,應如何挑選優(yōu)質英文原聲電影資源供學生觀看并在英語課堂中進行適時的文化導入呢?
一、 動畫長片,激發(fā)興趣
英文原聲電影的語言真實、生動、鮮活,不僅詞匯量大、內(nèi)容豐富,且多為習慣用語及俚語,文化內(nèi)涵極為豐富,是學生熟悉和了解英美文化的理想教材。電影語言口語化特征明顯、語速適中、易于模仿、便于學習者學以致用,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影片,模仿影視作品中不同人物的語音語調及句子停頓的技巧。教師應盡量選擇內(nèi)容健康向上,人文氣息濃厚,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并受到主流媒體認可的作品。
提及主流媒體認可,就不得不說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金像獎”。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2001年),組委會第一次頒發(fā)的“最佳動畫片獎”(Academy Award for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13年來,該獎項評選出多部動畫電影的經(jīng)典佳作。筆者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幾乎每一部獲獎的動畫長片都能在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文化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得到運用。
二、 契合主題,引發(fā)共鳴
通過觀賞優(yōu)質英文原聲電影,學生能夠直觀對比本族文化與異族文化的差異,深入了解英語國家的政治、宗教信仰與價值觀。因此,教師在利用電影作品進行“文化導入”時要選擇與課堂教學主題相關的電影,在結合新課程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與影片相互結合、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以高中英語人教版教材必修一、必修二為例,筆者選取了與單元主題相近或一致的十一部英文原聲電影(電視?。┳鳛椤拔幕瘜搿钡墓ぞ?,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這種在文本教學的同時又能激發(fā)共鳴、拓展課外文化知識的英語語言知識;在促進了英語語音的模仿和訓練的同時,為學生知識面的拓寬和詞匯量的積累打下基礎。
三、 觀后活動,異彩紛呈
利用英文原聲電影進行文化導入,創(chuàng)新教學組織形式,激發(fā)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興趣。從教師層面看,應給予學習者更多利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機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參與各種精心設計的互動活動,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為語言習得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與此同時,教師若能在課后組織和開展在各種與電影相關的活動,并扮演好“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從而改變傳統(tǒng)英語教學機制中機械、沉悶的學習氛圍,注重學生個性因素的培養(yǎng),發(fā)揮學習者主動學習英語的能力
(一)背誦經(jīng)典電影臺詞。優(yōu)秀的電影臺詞是學生進行翻譯練習的絕佳素材,在豐富學生語言儲備的同時,揭示了深奧的人生哲理。從語言角度來說,學生既可以學到一些地道的英語習語表達,準確地理解詞匯在不同語境下的用法和含義,還能在翻譯過程中充分感受中西語言碰撞出的奇妙和美好。通過對電影經(jīng)典臺詞不斷的重復和模仿,能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例如:
1.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will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阿甘正傳》
2.I love you not for who you are,but for who I am with you.《剪刀手愛德華》
3.We all live in the past.We take a minute to know someone,one hour to like someone,and one day to love someone,but the whole life to forget someone.《廊橋遺夢》
4.Tomorrow is another day.《亂世佳人》
5.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 《綠野仙蹤》
6.Life isnt always what one likes,isnt it? 《羅馬假日》
7.What if someone you never met,someone you never saw,someone you never knew,was the only someone for you? 《西雅圖夜未眠》
8.I laugh in the face of danger.《獅子王》
9.The more power you have,the more responsibility you should take.《蜘蛛俠》
10.Hope is a good thing and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肖申克的救贖》
(二)為電影片段配音。教師選取影片中一段經(jīng)典的人物對白,讓學生分別扮演影片中相應的角色。為了能配音準確到位,學生一般都會特別認真,不但在不知不覺中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而且提高了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以“Book Three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第一課時Reading 部分為例,在筆者完成泛讀與精讀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后,筆者利用英文原聲電影片段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
Dubbing
Now I will divide you into several groups,four students in a group.(One acts as Henry,one as Roderick,one as Oliver,one as narrator),try your best to dub for the movie.
1.Teacher should make an example for them.
2.Show them the movie several times.Ask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dubbing according to the movie.
3.Make them to prepare for it and ask some groups to have a try in front of the class.
作為本節(jié)課的最大亮點,為原聲電影配音既是一次難得的體驗,又是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和參與熱情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一定難度,原因主要在于作為本單元的第一課時,學生對于文本內(nèi)容還不夠熟悉。因此在課堂操作時,根據(jù)學生實際水平降低活動難度,讓學生為課文中較簡單的一部分配音。當學生驚訝的發(fā)現(xiàn)他們能為英文原聲電影配音時,教學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微電影”拍攝。微電影(Micro Film),指的是在電影和電視劇藝術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可觀賞性。微電影是“微時代”——網(wǎng)絡時代的電影形式,名稱富有中國特色微電影之“微”在于:微時長、微制作、微投資,以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風靡于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便攜式DV、手機的出現(xiàn)、學生對于電腦操作、軟件運用的日益嫻熟,讓學生自制“微電影”的出現(xiàn)成為可能。該活動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與人溝通、促進協(xié)作的能力。成員之間優(yōu)勢互補,充分發(fā)揮自身所長。
筆者在“Book 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這一單元的教學時發(fā)現(xiàn):“Using language”當中閱讀語篇“The story of Atlanta”,故事情節(jié)完整、人物形象鮮明,非常適合學生根據(jù)文本,自由發(fā)揮想象,完成人生中的第一部“微電影”拍攝。利用自身對于電影的愛好與了解,在拍攝電影前,筆者對全班同學進行了細致指導:構圖、攝影技巧;小組成員不同角色的分工合作;簡單道具制作;服裝穿著搭配、劇本臺詞改編……兩周之后,當他們看著自己的形象作為電影的主角出現(xiàn)在熒屏上時;當他們接受其他同學由衷贊許的掌聲時;濃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充斥著整個英語課堂。
電影人物扮演,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英語教學擺脫文本教材教授的枯燥和乏味,寓學于樂,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為學生未來生活與工作中更深層次的成功合作打下基礎。同樣適用于微電影拍攝的單元還有:Book 2 Unit 4 Reading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Book 3 Unit 1 Using language A sad love story及 Book 2 Unit 2 Reading Come and eat here等。
總之,從認知語言心理學角度來看,形象和語言的結合符合人的認知規(guī)律和英語學習規(guī)律,電影就是講二者進行有機結合最常見、最直接的形式。通過優(yōu)質英文原聲電影資源進行文化導入,充分體現(xiàn)了“場景化的學習與探索”,不僅有利于實踐學生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還能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提高藝術的鑒賞水平,加深對所學語言及文化背景知識的認識,充分感受中方與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在欣賞優(yōu)秀影視作品的同時感受文化的潛在熏陶,從而為學生能更加合理、準確、恰當?shù)剡\用英語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禾.多元智能理論視域下的英文影視片教學[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3.
[2]馬洪莉.英語課堂上的文化導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2.
[3]龔云.英語原聲電影欣賞對文化語用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J].電影文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