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雙
批評是一門藝術,恰當的批評方式會使學生受益終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筆者經常使用以下幾種批評教育方式:
一、 隱藏式批評
隱藏式批評,即不要在教室等公開場合批評教育學生。學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而且不同學生的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F實生活中,學生會不可避免地犯一些錯誤,這時,如果教師在班級等公共場所大發(fā)雷霆,直接批評他們,會嚴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從而使學生意志消沉,灰心喪氣,破罐破摔,失去自信心,繼而對學習逐漸失去興趣,這樣會把他們逐漸推往“后進生”的深淵,達不到批評教育的目的。所以,對于那些比較內向或自尊心極強的學生,我們教師就應該選用隱藏式批評。學生犯錯了,可以把學生單獨叫到辦公室,耐心地幫助他認識自己所犯的錯誤,并探討改正錯誤的辦法。這樣,在維護了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改正錯誤。這種隱藏式的批評方法,潤物無聲,遠比那種當面訓斥學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曉之以理式批評
曉之以理式批評法,是教師調整好自己的言行,用理解的心態(tài)、開闊的情懷去感動犯錯的學生。常言道:“親其師,聽其言,效其行?!睂W生犯了錯誤,我們教師就應該像朋友一樣,傾聽犯錯誤學生的心聲,與他們平和地交談,找到錯在哪里和犯錯的根源。通過教師循循善誘地勸導,犯錯學生壓抑的心靈會變得輕松起來,從而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親切感。要想真正達到批評教育的目的,還要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里。一次,一個學生期中考試成績很不理想,我把他叫到辦公室,并沒有嚴厲地批評他,而是讓他坐下來,給他倒了一杯水,他緊張的情緒一下子舒緩了很多。接著,我耐心地與他交談起來。通過交談,我了解到他近期成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他有早戀的跡象。這時,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他進行說服教育,最終使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且誠懇地接受了我的批評,從而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三、暗示法批評
暗示法批評,就是對犯了錯誤的學生不直接指責,而是采用暗示的方法去處理,把對學生的批評迂回地暗示給學生,學生心領神會后就會反省自己,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繼而改正錯誤。比如有一次,我正在班級上美術鑒賞課,一名學生卻在那兒做數學題。我沒有直接去批評這名學生,而是對全班同學說:“數學課的確重要,但是學好美術也是非常必要的?,F在,同學們來和老師一起對黑板上的這幅畫進行鑒賞?!蹦俏粚W生紅著臉,悄悄地收起了數學課本。暗示法批評可能只是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句親切的話語,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引進故事法批評
引進故事法,就是在批評教育的過程中避免使用過激的言語,要從尊重愛護學生自尊心的角度出發(fā),講故事,使學生在故事中領悟到自己的錯誤,進而改正錯誤。引進故事通常會產生出乎意料的教育效果。比如,有這樣一名學生,他在一段時間內明顯地表現出厭學情緒。通過了解,原來他是受了一些社會青年的影響,開始效仿那些人,整天游手好閑,消極對待學習。我找到他,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兩個人一起鉆到大煙囪里清理煙囪,他們倆一前一后,后面的那個因為有前一個人為他開路,臉上、身上的灰要比前一個人的少很多。等他們清理完畢之后,兩個人來到外面,臟的那個人看到了干凈的那個人,以為自己也很干凈,所以未加清洗就到大街上散步,結果遭到了眾人的嘲笑,而干凈的那個人正好相反。因此,別人不能成為你生活中的鏡子。在效仿別人之前,應該權衡利弊,不能一味盲目地效仿別人,要三思而后行。否則,輕則弄出笑話,重則貽誤終生。那名學生慚愧地低下了頭。自那次談話之后,他不斷努力,終于成為了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教師在批評教育學生時,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橫加指責、冷嘲熱諷,一定要先了解學生的犯錯情況,遵循尊重學生、因人而異等原則,講究批評教育策略,以促使學生主動發(fā)展自我、教育自我為目的,讓藝術性的批評教育如絲絲春雨,點點滴滴沁入學生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