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瑜雙
摘 要:幼兒的獨立性影響著幼兒未來的發(fā)展?,F(xiàn)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寶貝,在家里家長總是寵著、慣著。離開家庭來到學校,一些幼兒依然擺脫不了對大人的依賴。幼兒時期是培養(yǎng)獨立性的最佳時期,所以,家長、老師應該以多種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幫助幼兒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
關鍵詞:幼兒;家長;獨立性;自主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04-0076-01
一些幼兒剛進入幼兒園時,會因為離開了家庭、父母的保護而感到惶恐、不安,時常會表現(xiàn)出對家庭、父母的依賴。有的幼兒會哭鬧,有的幼兒會來回走動,企圖離開班級,有的幼兒會纏著老師詢問“爸爸媽媽什么時候來接我”,等等。這些都是幼兒剛進幼兒園無法獨立適應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在慢慢熟悉幼兒園環(huán)境,慢慢了解了老師以及同學的情況,開始慢慢適應環(huán)境之后,幼兒開始表現(xiàn)出對生活、學習各方面的不自信以及無法獨立的行為:“老師,我不會穿”“老師,我不會做”“老師,你幫我”。其實這些都是一些努力過后就能自己完成的小事,有的幼兒卻表現(xiàn)出極度害怕、膽怯。幼兒的這些不自信以及無法獨立的行為,大部分是家長寵著、慣著導致的?,F(xiàn)在的幼兒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把幼兒當成是寶貝呵護著,從不讓幼兒遭受一點挫折。在家時,幼兒不愿自己動手吃飯,家長就跟在幼兒身后,玩一會吃一口,這樣的教育方法幼兒怎么能養(yǎng)成獨立的好習慣呢。幼兒時期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因此,家長應該配合老師從各方面培養(yǎng)好幼兒的獨立性,為幼兒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可從以下幾個部分著手。
一、從日常生活著手——我會做
一般幼兒在2歲~3歲期間,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語言、動作等各方面都會迅速發(fā)展。這個時期的幼兒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感,喜歡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這個美妙新奇的世界。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盡可能地放手,讓幼兒自己動手,自主探索。不要因為擔心幼兒撞傷或是弄壞東西而對幼兒自己動手探索的行為進行阻止。隨著身體各方面的發(fā)育,小肌肉的逐漸成熟,心理能力的不斷提高,幼兒開始嘗試完成一件事。這個時候的幼兒,會特別想嘗試著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等等。開始時幼兒動作會比較遲緩,家長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因為幼兒動作緩慢而急于動手幫助幼兒。幼兒的發(fā)展,需要時間以及長期磨煉的經(jīng)驗。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獨立探索、完成,幼兒會在活動中感受到獨立做事的樂趣以及完成后的喜悅。在家長的不斷鼓勵以及肯定下,幼兒會堅持獨立做事,告訴爸爸媽媽“我會做”。因此,家長應該為了幼兒的自主、獨立發(fā)展,創(chuàng)造民主、寬松、愉快的氣氛。
二、從教育著手——我可以
教育家蒙臺梭利十分重視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她說,教育者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她認為,兒童自身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我們應尊重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放手讓他們在活動中發(fā)展。
1. 以主題活動的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對幼兒進行獨立能力培養(yǎng)。例如,上一節(jié)生動的以“我可以”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課,讓幼兒了解自己動手、獨立完成的快樂。
2. 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
在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放手讓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區(qū)域,游戲中還可以自主選擇游戲角色等,讓幼兒在游戲中培養(yǎng)獨立性。
3. 在問題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
當幼兒在某些方面有疑問時,一般幼兒都會問教師:“這個為什么呀?”這時,教師可以將問題拋給幼兒,因勢利導地提問幼兒:“你覺得這個為什么呢?”讓幼兒開動大腦,自主探索找尋答案。如果教師直接告訴幼兒的答案,幼兒不經(jīng)思考,輕易得來的,不利于幼兒自主性與獨立性的養(yǎng)成。而幼兒自己探索得出答案,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同時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zhì)。
三、從榜樣著手——我也會
家長、老師在幼兒的心目中地位都是十分崇高的,因此,家長、老師要給孩子樹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小孩子就會模仿家長的一舉一動,家長的任何行為都會被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家長處事不定,任何事都需要他人幫忙,幼兒也會有樣學樣;家長獨立自主,幼兒也會跟著學習家長的獨立自主。到了學校,老師就是幼兒最好的模仿對象。因此,家長和老師都必須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這對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四、從放手著手——我要做
在生活中,很多孩子有時都會跟家長說“我要做……”,家長總是擔心這,擔心那,不讓孩子做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其實,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yǎng)應該從生活中的小事抓起。有時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不阻攔他們。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多次失敗的經(jīng)歷后,總有一次會成功。而在不斷磨煉中,幼兒的獨立性也在逐步增強。家長應該鼓勵幼兒多嘗試,多動手,不要總是貪圖省力為幼兒一手包辦。要讓幼兒逐漸學著料理自己的生活,獨立性差的幼兒會影響日后的發(fā)展。
作為家長、老師,應該為幼兒未來的發(fā)展著想。因此,我們必須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讓幼兒以多種方法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為未來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周丹.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J].學生之友,2010(07).
[2]關耳.獨立性培養(yǎng)應從幼兒始[J].教育藝術(shù),2001(04).
[3]顧永安.不當拐杖當向?qū)А獪\談2~3歲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J].早期教育,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