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芝
【摘要】:高職英語技能大賽作為職業(yè)技能大賽的一個分支,是檢驗高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本文從分析當前高職英語技能大賽產生的背景及對高職英語教學的指導意義入手,通過對教師和學生有關英語技能大賽對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調查和訪談,對英語技能大賽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啟示做出了進一步地探討,以形成技能大賽對英語教學影響的清晰認識,增強英語技能大賽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影響力,為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英語交際能力提供思路和對策。
【關鍵詞】:技能大賽 ?高職英語 ?課堂教學 ?影響力
一、理論背景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我國高職教育呈現出迅猛發(fā)展的態(tài)勢,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提倡。2000年教育部頒發(fā)的《基本要求(試行)》中強調高職英語教學目的:一是較好地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二是提高英語交際能力。教高〔2006〕16號文件《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強調了職業(yè)性和技能性的重要性。職業(yè)教育技能大賽是近年來提出的評價教育教學建設和發(fā)展的新思路,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了高職院校的廣泛認可。高職英語技能大賽作為職業(yè)技能大賽的一個分支,是檢驗高職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所以如何更好地促進高職英語教學和對其進行充分的質量評價,是近幾年高職院校的教育者們一直探討的話題。
二、高職英語技能大賽的參賽現狀分析
1.調查對象和取樣
本研究的對象為高職院校學生及英語教師。本文隨機選擇了河南經貿職業(yè)學院、河南省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鄭州輕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和河南職業(yè)技術學院五所職業(yè)院校350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收回有效試卷316份;同時對75位英語教師實施了相關的問卷調查,收回有效試卷73份。通過調查了解高職英語教學現狀,真實客觀地反映所調查的高職院校對英語技能大賽的關注度和參賽狀況,并通過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整合,找到產生問題的原因并提出高職英語教學的相應對策。
2.調查結果分析
第一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數據顯示,62.3%的學生對于“通過英語課堂教學能夠掌握基本的英語技能”,“目前所用英語教材完全以技能型、應用性為目標的”以及“英語教學中實踐性的體現”等內容調查中持否定態(tài)度,這些數據充分反映了學生對現有高職英語學習中使用的教材、教學設備以及教學模式的不滿意和排斥傾向,高職英語教學中職業(yè)性、技能性和實踐性體現的不充分,可見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改革亟待進行;而同時對教師的調查中78.1%的教師對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持肯定態(tài)度,可以看出,教師對現有高職英語教學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學生,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教與學的兩個主體在一定程度上是分離的,高職英語教學的效度和力度真的需要職業(yè)教育者思考。
第二學生對英語技能大賽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數據顯示,42.6%的學生“關注校級英語技能大賽”和“關注省級或國家級英語技能大賽”;48.9%學生對于“學校會經常請業(yè)內人士來做指導”和“學校技能競賽會完全參照行業(yè)標準來進行”持否定態(tài)度,但65.5%的學生對于學校和院系“安排指導教師對參加英語大賽的選手進行輔導”持肯定態(tài)度。這些數據充分反映出高職院校對英語技能大賽關注度在不斷的提高,但參與度和參與的級別有待提高;學校和教師對于參賽選手的輔導比較重視,但輔導的方式和深度有待加強,輔導的職業(yè)性、實際性和標準化亟待提高,還需不斷加強和企業(yè)的合作培養(yǎng)。同時,在對教師對英語技能大賽的關注度和參與度的調查中,81.9%教師參加過“校級、省級或國家級英語技能大賽”;69.3%的教師認為“學校會完全參照行業(yè)標準來進行參賽指導”持肯定態(tài)度,而這些結果同學生調查結果是相差很大的,只能說明教師的教學模式和針對參賽所進行的訓練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應用需求,所以高職英語教學者必須進行反思,探索新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
第三英語技能大賽對高職英語教學產生的影響:此組數據教師和學生的結果一致,絕大多數的師生都肯定了參加英語技能大賽的必要性以及把英語技能比賽作為英語水平主要評價方式的積極意義,看來課賽融合、以賽促課和以課養(yǎng)賽已經成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一個主要趨勢,因此要充分利用英語技能大賽對英語教學和學習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和影響。
三、英語技能大賽對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
在充分吸收傳統(tǒng)教學方式優(yōu)勢的基礎上,怎樣實現基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思想與課堂教學的整合,尤其是與學科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促進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就成了目前亟待需要深入探討和研究的課題。
1.以“三化”為導向,改革高職英語教材
教材是高職英語教學的一個載體和支撐點,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道橋梁和溝通的頻道,在教學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選擇教材的實際經驗也告訴我們,盡管教師對教材千挑萬選,但在課堂教學中,卻不能令學生們滿意,因此,必須轉換思路改革教材、選擇教材。英語技能大賽為教材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開拓了思路。英語技能大賽的考核內容都是與行業(yè)密切相關的主題,因此,借鑒英語技能大賽的有益的經驗,教育工作者在建立和選擇教材時,除選擇內容“必須、夠用”的純語言知識以外,更應側重于動態(tài)教材的建立和積累。因此高職英語教育者必須時刻關注行業(yè)發(fā)展的前沿,更新英語教學材料,其中包括積極開發(fā)音像教材、計算機輔助教材和多媒體教材,以專業(yè)為背景,建立幫助學生學習的動態(tài)教材,使高職教材向“三化”——多層次化、職業(yè)化、多元化方向發(fā)展。
2.以“四化”為保障,找出“課賽融合”的突破口
調查數據也顯示出,學生和教師均非常認可英語技能大賽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很多教師都在努力嘗試提高課堂教學中“應用性”、“職業(yè)性”和“實踐性”,但效果不甚理想。受各類英語技能大賽的啟發(fā),“課”和“賽”如果能夠在高職英語課堂上融合起來也許可以為我們的高職英語課打開新的局面,現在關鍵就是找出“課賽融合”的突破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合。
根據調查結果和訪談內容,可以把其保障條件歸為“四化”——技能大賽常態(tài)化,意思就是英語技能大賽和高職英語教學的融合要常態(tài)化、制度化、動態(tài)化和部門化。所謂的“四化”就是在原有高職英語課的基礎上,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將全國各類英語技能比賽的競賽內容設計到授課計劃中,并不斷完善授課內容、調整授課手段和考核制度等,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活動,使學生掌握課本知識和比賽技巧,構建一門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主動學習英語知識、努力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的課程,并且有專門的部門對技能大賽做出相關的指導和監(jiān)督。
3.以“多元化”為指導,改進高職院校學生評價機制
英語技能大賽檢驗高職學生英語技能水平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其指引著高職院校學生考核與評價機制的改革。
高職英語教學中最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一紙考試的結果性評價模式,更應該使評價過程動態(tài)化和過程化。而英語技能大賽提煉出了企業(yè)工作環(huán)節(jié)和用人標準的精髓,為教學更好的面向實際的工作環(huán)境和業(yè)務環(huán)節(jié)架起了一座過度的橋梁。英語技能大賽的突出特點就是在過程中、情境中、實踐中評價和考核學生實際運用能力,這就為教學評價機制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要展開“多元化”的考核與評價方式,堅持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把考核與評價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分布到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體現在每一節(jié)課中、每一次的教學活動或技能比賽中,更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以此活躍課堂雙邊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4.以“職業(yè)化”為指導,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實踐能力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就決定了高職教育的質量與特色。英語技能競賽的項目都與學生未來實際工作的需求緊密結合,要求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完成比賽任務,其對新形勢下高職英語的師資培訓起著更有益的啟示作用。
教師走進企業(yè),學校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相關教師到企業(yè)進行相關行業(yè)的培訓學習,通過調研,及時了解行業(yè)對專業(yè)英語的需求,了解各專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和動態(tài),以便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把企業(yè)工作崗位所需要的技能納入到日常教學中來;教師走進實訓基地,在輔導學生中學習、在實訓中提高,熟悉其運作環(huán)節(jié),索取最新的市場信息;高職院校要能不斷引進既有實踐能力、又有較高理論水平的高素質教學人才來充實師資隊伍;高職院校的教師要不斷的接受教師技能大賽的磨練,提升教學素養(yǎng)。
高職教育的導向和目標也決定了高職教師隊伍的建設必須“職業(yè)化”,有了“職業(yè)化”的教師,才會教出“職業(yè)化”的學生。
5.以英語技能大賽促進高職英語教學和校內實訓條件的改善
近年來,雖然高職高專院校對于英語教學每年都有一定的經費投入,但受場地的局限、學生人數的大幅度增長、經費有限等因素的影響,仍然無法滿足教師課堂授課和學生校內實訓的需要。但是通過教師、學生參加國家和省級等各類英語技能大賽,不僅可以促進學校教學和校內實訓條件的改善,而且會刺激職業(yè)院校改進實踐教學的積極性。根據教學和大賽的需要,學校會加大資金投入、增加和更新英語教學實訓設備、優(yōu)化教學實訓情境、完善比賽和參賽功能和提高比賽保障能力等等,這些措施的采取會不斷推動高職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不斷提高高職英語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現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學生變被動型學習為投入學習,讓他們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接受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真正以學生為中心,增強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英語技能大賽給職業(yè)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系列有益的啟示。高職教育者該放手時就放手,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班級中,把講臺變成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努力構建實踐型教學模式。因此以“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建、以賽促改”為根本目的的英語技能大賽已經成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坐標,它指引著高職英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變革和創(chuàng)新,以實現高職高專學生英語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科峰,從高師英語教師職能競賽分析英語教育專業(yè)學生之缺陷與應對策略[J],社科縱橫,2009,24(8)
[2]景宏華,開展專業(yè)技能比賽是促進職教人才培養(yǎng)的有效手段[J],教育與職業(yè).2004,(24)
[3]李樹德,一項促進大學生英語教學的競賽一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ECCS)評述[J],大學英語教學,2009,1
[4]劉豫東,技能大賽在職業(yè)教學中的作用[J],才智,2009,11(25)
[5]彭杏利,從英語演講比賽看大學英語口語教學[J],科教文匯,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