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剛剛大學畢業(yè)的趙海伶,在汶川地震災后重建精神的鼓舞下,2000元起家開網店,而今她不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創(chuàng)業(yè)者,已成長為一個引領當?shù)仉娮由虅盏墓纠峡?。她的海伶商貿有限公司年銷售額突破700萬元,自己也成為青川縣電子商務協(xié)會領頭人。
從網上賣第一個鮮核桃開始,到蜂蜜、竹蓀、木耳、山菇……幾乎青川乃至周邊縣市所有優(yōu)質農產品,她都一網打盡;從線上的電子商務,到國內40余個城市的線下實體店銷售,再到生產基地以及包裝、加工廠房的建設,趙海伶破浪商海的船隊越來越壯大。
“在當今‘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大時代背景中,趙海伶艱苦奮斗、腳踏實地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和實干精神很感染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我為其點贊!”青川縣縣長劉自強說。
大地震后
她毅然選擇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
汶川地震發(fā)生時,老家在青川縣的趙海伶尚在四川外語學院成都學院讀大三?!罢粋€星期未與家人取得聯(lián)系,又得知青川為極重災縣,我度過了人生最絕望的一段日子?!?/p>
回到家鄉(xiāng)后,看到的是滿目瘡痍,還有更多人的生離死別,好在自家人全都平安,他們都被暫時安頓在蔬菜大棚里,男女老少,還有狗擠在一起,趙海伶哭了,心里說不出的萬分難受。這一刻,她便痛下決斷:畢業(yè)后一定要回到父母身邊,永遠也不離開。
趙海伶說:“我對錢沒有什么概念,但我從小就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大學時就在淘寶上賣過服裝,因此我想選擇一個有前景的事情去做,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難和干擾,也要一直做下去?!?/p>
可是做什么呢?當時災后重建如火如荼,整個縣城就是一片紛繁嘈雜的大工地,滿載砂石的大貨車進進出出,每個人都把悲傷深埋,默默地、堅韌地在廢墟上日夜勞作。這個20出頭的小姑娘在深受震撼和鼓舞的同時,尋思出了自己的路。
大學時,常給同學捎一些青川木耳、香菇等土特產,那些大城市來的同學簡直視若珍寶。的確,青川有71.8%的森林覆蓋,一直沒有絲毫工業(yè)污染,許多長在深山里的寶貝,大城市里的人肯定稀罕,為什么不開個網店賣山貨呢?
2009年9月15日,趙海伶拿出自己2000多元積蓄,不管三七二十一在淘寶網上注冊了一個網店,當時的青川縣城,斷水斷電是常有的事兒,更不要說光纖網絡了。幾經周折,她在縣委黨校政府臨時駐地借了一臺電腦,等有網絡的時候就忙碌著上貨、與客戶交流。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占用電腦,她開始早出晚歸,晚上12點過后才回家是常事兒。
幾天后,趙海伶便迎來了第一筆單子:成都一個消費者訂購的鮮核桃。興奮之余,趙海伶馬上出門備貨,鮮核桃去掉青殼后,表面總會留下些黏糊的漿液。雖然一點兒不影響食用,但她堅持用濕毛巾一個個的擦洗干凈,為此常常忙到凌晨兩三點。
“我不希望別人因為同情而照顧我的生意,哪怕是很小的一筆單子,顧客花了錢就應該購買到最好的產品。”趙海伶始終如一地嚴把產品質量關。
早上6點,當縣城工地上第一輛大貨車的轟隆聲響起,趙海伶就得趕緊起床,踏著深秋的寒意,抱著打包好的貨物,趕到車站,將貨物交給最早一班開往成都的客車司機。因為當時的青川壓根兒沒有快遞,她只能請人將貨先帶到成都,再由成都的快遞員去取。
為了能找到最好的山貨,她常常背著大大的竹簍,走進深山里的農家收貨,木耳、竹蓀、蜂蜜……產品越來越豐富,身兼客服、美工、進貨、發(fā)貨數(shù)職的趙海伶天天連軸轉,常常一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以至于現(xiàn)在你問起當時的有關細節(jié),她往往抱歉地笑笑:“我真的不記得了,因為當時太忙了,每天跟打仗似的?!?/p>
物流的不便使趙海伶?zhèn)噶四X筋,于是,趙海伶向阿里巴巴集團設在青川的“阿里之家”求助,沒想到很快有了好消息,青川結束了沒有快遞的歷史,現(xiàn)在的青川縣城已經有了順豐等多家物流企業(yè)。
2011年海伶山珍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通過便捷的物流,公司每年銷售額從第一年幾十萬元,逐漸增加到2014年700余萬元。趙海伶和她的團隊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品牌“海伶山珍”?!澳康氖峭ㄟ^標準化的建設,帶動農民走現(xiàn)代化產業(yè)發(fā)展之路?!壁w海伶說。
大浪淘沙
她有了一支打硬仗的團隊
開店一年,從備貨、發(fā)貨、拍照、想文案……里里外外都是自己一個人,趙海伶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網店上。然而,每天上百個訂單從全國各地紛至沓來,伴隨著一份份成功喜悅的同時,越來越少的睡眠和休息也時時在告誡自己,需要找些幫手,需要建立一支團隊了。
2010年9月,團隊中第一人走進趙海伶的視野:中專剛畢業(yè),年僅18歲的小姑娘王亞麗。一晃4年過去,王亞麗成了這個公司必不可少的客服骨干,她最大的收獲是從趙海伶那里學到了嚴謹。“比如明明已經在網上介紹了食用方法,但她還必須把收集的各種菜譜打印出來隨貨發(fā)給顧客?!蓖鮼嘂愓f,當時很多在自己看來“沒必要”的細節(jié),趙海伶卻都特別重視。她說公司有一個新想法:因干貨發(fā)水之后,長分大,一些不常做飯的人,往往拿不準用量,從而導致不必要的浪費;因此他們將在產品包裝時,在大包裝里又按一頓的分量分裝成若干小包裝,不僅方便客戶使用,也有利于干貨的存放。
趙海伶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逐漸傳播開來,感染激勵著同樣渴望成功的年輕人。趙海伶說,這幾年,直接找到青川來的年輕人不下20個,通過電話、郵件等聯(lián)系她的人更是多得記不清了?!耙灾劣谖叶加行┡乱娙肆耍菢訒⒄`我很多時間?!彪m這么說,可當面對那些渾身稚氣但激情滿懷的青年時,她又十分熱情地張開懷抱,歡迎他們加入。
2013年對“海伶山珍”有著特別的意義。這一年,因為李奕和樊光宇兩位新伙伴的加入,“海伶山珍”將事業(yè)拓展到了基地建設和線下銷售兩個新版塊。李奕和樊光宇都是趙海伶從小玩到大的發(fā)小,一個是重慶大學財會專業(yè)畢業(yè)的公司白領,一個是從事配電工程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卻都被趙海伶說動,回到家鄉(xiāng)“務農”。
2013年9月,李奕辭職回到青川,從深山老林中收運10多萬根椴木,整地、建渠、打孔、接種……幾個月吃住都在山里,150畝木耳標準化基地很快投產。連當?shù)氐拇迕穸钾Q大拇指,感嘆“現(xiàn)在的女娃子不得了”。2014年,基地木耳產量達到2萬斤,產值近百萬元。李奕告訴記者,今年她們在騎馬鄉(xiāng)又建起了香菇基地,竹蓀項目也要在年底上馬。
經過6年發(fā)展,如今趙海伶的團隊一共有35人,積累了數(shù)萬會員,年銷售額直指千萬元。
同舟共濟
一起開動產業(yè)發(fā)展的大船
瓦礫鄉(xiāng)柴王村的陳明華現(xiàn)在每到八九月份竹蓀收貨的季節(jié),就會忙得不可開交。陳明華是村里的竹蓀大戶,足足種了20畝,每年產出的竹蓀就有好幾噸。
在沒認識趙海伶前,陳明華的竹蓀規(guī)模還不到現(xiàn)在的一半。2010年底,陳明華與趙海伶搭上線,銷路不愁了,也就慢慢擴展了規(guī)模。陳明華告訴記者,趙海伶要的東西好,價格也給得高,每斤能賣到150元,去年一年她就要了60萬元的貨。而在幾年前,農民逢場到街上販賣竹蓀能賣到60元就算好價錢了。現(xiàn)在,“海伶山珍”每年從當?shù)剞r戶收購竹蓀達10余噸,僅竹蓀一項就為當?shù)剞r民增收約200萬元。
大院回族鄉(xiāng)花果村村民趙芝周20多年前就是當?shù)赜忻呐?、豬販子,1995年來到縣城開起肉鋪,順便做點臘肉、香腸賣,日子過得也很紅火,但真正紅火起來還是自認識趙海伶以后?!笆紫?,銷量大了,經濟效益高了,以至于我現(xiàn)在基本上都不賣肉了,專做臘肉、香腸。”趙芝周說,他一年要做五六噸,一半以上通過趙海伶賣到全國各地。
2013年,李奕和趙海伶還成立了恒豐食用菌專業(yè)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帶動基地周邊500余戶農民種植木耳,從而帶動2700多名農村留守婦女、老人就業(yè)。一年多下來,趙海伶和李奕對合作社的運行又有新想法:不僅要帶動,還要讓社員參與到公司基地發(fā)展中來,基地收益要與社員共同分享?!爸挥猩鐔T得到發(fā)展了,公司才能更好發(fā)展?!崩钷日f。
“海伶山珍”的發(fā)展,不僅為藏在深山的青川優(yōu)質特色農產打通了一條通往市民餐桌的捷徑,更在當下互聯(lián)網+的時代風口上,為廣大青年展示了一條低門檻創(chuàng)業(yè)的可行路徑。如今,青川農產品青年電商不斷嶄露頭角。
由趙海伶作為發(fā)起人之一成立的縣青年網商協(xié)會已經有會員30余家。2014年,青川全縣電子商務實現(xiàn)營銷收入1000余萬元?!爸挥写罅康娜藚⑴c進來,才能讓青川優(yōu)質農產品真正走出大山,甚至走得更遠,才能讓這一方父老鄉(xiāng)親‘務農致富?!壁w海伶說。
青川縣縣長劉自強在四川省委組織部任職的時候就聽說過趙海伶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他說:“趙海伶是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的成功典型,具有很強的時代意義,她把自己的夢與家園夢、中國夢結合了起來,在她的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奮斗與重建的精神,她具有很強的緊跟時代、把握機遇的能力,她感染并帶動了很多年輕人走進電子商務領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