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嵐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們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和“信息爆炸”的時代。各地都在進行教育的課程改革以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我國的基礎教育經過七次課程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現(xiàn)狀同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反差。在此背景下,我國正在進行新課程改革。
在新的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提倡學科綜合”的新理念。它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的一種發(fā)展趨勢,從而使音樂教育具有參與性、情感性和愉悅性。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做到寓教于樂。
我從事小學音樂教學已九年有余,在這兩年的新課程改革音樂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如果在音樂教學中穿插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課程擴展,學生就能夠比較輕松地接受新知識,對學生其他課程的學習也大有幫助。因此我認為小學音樂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在音樂的范疇內,而應該使音樂課成為多課程交叉的綜合知識傳授平臺。下面我就根據自己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經驗,談一談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課程擴展。
1.音樂課中語文課的擴展
語文課與音樂課的關系密切,音樂課中歌曲的歌詞可以直接和語文課掛鉤。對于一些由古詩詞譜曲的歌曲,就可以在學習、欣賞歌曲的過程中自然地學習古詩詞。例如,在“欣賞《春曉》”課中,除了讓學生欣賞歌曲、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提高學生的審美觀以外,可以加入一些對作者孟浩然的介紹和對歌詞(詩詞)的講解。另外,還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歌詞(詩詞)都很上口?這樣就能從音樂的角度讓學生了解押韻。通過音樂課的教學,學生能夠很容易地記住古詩《春曉》以及相關的語文知識。
除了學習古詩詞外,還可以通過音樂課來鍛煉學生的作文能力。例如“歌曲《理發(fā)師》”課,學完歌曲后可以讓學生自己思考:除了理發(fā)師,還可以歌唱別的什么人物?讓他們根據原歌詞的格式自己創(chuàng)編新歌詞,這樣就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下有效鍛煉他們的作文能力。
2.音樂課中自然課的擴展
小學自然課包括的范圍很廣,與音樂課容易產生交叉。在音樂課中適當的加入自然課的知識,不但能夠豐富音樂課的內容,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學習新知識。
例如,“歌曲《閃爍的小星》”課,在教唱歌曲的過程中,通過歌詞“一閃一閃亮晶晶”提問為什么星星會眨眼?讓學生自己給出一些答案,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興趣后,再講解正確答案。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地球和大氣層的知識。另外,還可以從“小星星”入手,給學生傳授有關太陽系9大行星的知識,用一些準備好的圖片向學生展示9大行星的名稱和樣貌以及在太陽系中的排列順序等。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講一些有關9大行星發(fā)現(xiàn)的科學史,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歌曲《小蜜蜂》”課,在教唱歌曲的過程中可以展示一些蜜蜂及蜂巢的圖片,講授有關蜜蜂的知識。例如,講解蜜蜂的社會分工,可以讓學生了解團結合作的重要;講解蜂蜜和蜂王漿是怎樣制造的,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講解蜂巢的結構,可以讓學生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如果有條件,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放映蜜蜂跳8字舞的視頻,激發(fā)學生對自然課的學習熱情。
3.音樂課中德育課的擴展
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純粹的說教對孩子來說比較枯燥,如果處理不當還會產生逆反心理。而音樂課的課堂教學相對來說比較輕松活潑,在音樂課中進行德育教育比較容易被接受。
例如,在“歌曲《小烏鴉愛媽媽》”課中,教唱完歌曲后可以提問:“小烏鴉抓蟲子給媽媽吃,報答了媽媽,同學們在家里為媽媽做過什么?”。通過和小烏鴉的對比,讓學生思考在家中媽媽為自己做了什么,而自己又為媽媽做了什么。在音樂學習中教育學生要尊敬長輩,鼓勵他們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在“歌曲《共產兒童團歌》”課中,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愛國主意教育。在教唱歌曲的過程中講述共產兒童團的歷史,小英雄、小先烈的革命事跡,以及《共產兒童團歌》在革命時期的作用。現(xiàn)在的小學生一般都是少先隊員,要讓他們了解到共產兒童團就是少年先鋒隊的前身。告訴同學們王二小(在“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課中可以進一步介紹)、送雞毛信的海娃、小兵張嘎等都是兒童團員,介紹他們的英雄事跡,激發(fā)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同時也讓學生了解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
4.音樂課中美術課的擴展
美術課與音樂課一樣,也是實現(xiàn)“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它與音樂課有共通之處,都是對學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培養(yǎng)。因此,在音樂教學當中適當地與美術教學交叉,可以使二者相互促進,同時增強音樂教學與美術教學的效果,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觀有著積極的影響。通過音樂與美術的聯(lián)系,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
例如,在“欣賞《滴哩滴哩》”課中,隨著歌曲的播放,讓學生展開想象。歌曲《滴哩滴哩》主要表達的是一種“春天來了”的景象,因此可以讓學生想象春天的風景,然后把他們從音樂中感受到的風景畫下來。這樣不但能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欣賞歌曲《滴哩滴哩》,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通過音樂與美術的共鳴,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細胞。
同樣,在“欣賞《老虎磨牙》”課上,也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并將想象中的東西畫下來。由于樂曲《老虎磨牙》是打擊樂,能夠聯(lián)想的空間比較大,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活躍課堂氣氛。同時,這樣無限制的自由想象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感性方面得到培養(yǎng)。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音樂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于為學生提供感受和學習音樂的機會這樣的純音樂教學方面,而應該充分發(fā)揮音樂教學的優(yōu)越性,在音樂教學中應用課程擴展。通過音樂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造力以及藝術修養(yǎng),同時為其他課程的學習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