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卡麗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積極拓展延伸教學內容,溝通與生活的聯(lián)系,擴大學生視野,豐富語文學習的內涵,對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闡述了有效拓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原則,并重點論述有效拓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以期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 初中語文;拓展教學;策略
作為學生每天都接觸的課本,里面的課文就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教師若能善加利用,打破教材、課堂的束縛,大膽延伸,不斷拓展,就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透過課文學到更廣、更深、更實的知識。然而,冷靜而仔細地觀察目前的初中語文課堂,時常見到,部分教師機械而片面地理解語文學習的延伸拓展的思想,純粹為延伸而延伸,嚴重脫離文本,忽視教學實際與學情等等。教師只有了解并遵循初中語文教學拓展的基本原則,采取科學合理的策略,才能切實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拓展的有效性。
一、有效拓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原則
語文就是語文,而非其他學科課,語文課的拓展應是“范圍”,而非改變教學內容。因此,初中語文拓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文本原則。文本是實施語文教學的有效載體,拓展必須遵循文本原則。部分教師由于對拓展的片面理解,上課時只顧追求形式,文本解讀囫圇吞棗,淺嘗輒止,就大談課外,而不是以文本為拓展的內容、寬度和深度等因素的出發(fā)點,導致了文本教學資源的浪費。拓展忠于文本并不意味著固守文本,而是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
2、適度原則。教師在設計拓展環(huán)節(jié)時,不能將拓展環(huán)節(jié)當成語文課堂改革中的一個標簽,而是要根據(jù)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拓展環(huán)節(jié)。拓展的形式和內容要緊扣教學目標,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拓展小了,達不到拓展的目的,拓展大了,學生無所適從。因此,拓展設計要適度,不能盲目,要從教學實際和學情出發(fā),合理進行有效拓展。
3、主體性原則。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樹立以學為主、以學生拓展活動為中心的主體觀。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大膽進行想象、聯(lián)想,積極主動地進行拓展閱讀和探究學習,并使知識轉化為能力,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
二、有效拓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向情感方面拓展
語文教學不但承載著傳承文化、傳播知識的重任,還擔任著情感教育的責任,是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加利用與情感相關的課文,適當?shù)耐卣寡由欤龑W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健全學生情感,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
例如,筆者在講授都德的《最后一課》時,先引導學生理清小佛朗士的情感在上課前后的變化,然后啟發(fā)學生思考:小佛朗士的情感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讓學生找出小佛朗士的心理活動過程:先是吃驚,然后萬分難過,感到懊悔,心里難受,最后是最后一課的內容全都懂。從而領會韓麥爾先生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敵人的仇恨,與此同時,讓學生理解了小佛朗士由貪玩、逃課到董事的心理變化,進而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此時,筆者再趁勢讓學生思考:小佛朗士在上學途中看到什么?想些什么?有哪些表現(xiàn)?這些內容與課文主題“最后一課”有什么關聯(lián)?學生通過思考,自然不難明白前面這些內容描述是為小佛朗士的思想轉變做鋪墊,使前后內容成強烈的對比,從而讓學生體會最后一課的影響之大,意義深遠。
(二)向寫作技巧拓展
寫作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很好的范文,雖然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寫法,但是許多文章寫法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同是寫景抒情的散文,在寫法上大多是從正面、側面去描寫,都運用虛實相間、動靜結合的方式等。在教學中教師若能適當?shù)匾哉n文為例子,往寫作方面拓展延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學生在寫作文時也不會再感到沒什么東西可寫了。
比如,在講授《小石潭記》一文時,筆者著重和學生分析了潭的位置,小石潭水清、石奇、樹青,游魚相戲,環(huán)境之美。然后給學生布置兩個任務:一是回顧這篇游記有哪些寫法值得借鑒?二是借鑒本文的寫法,寫一篇作文,就寫《美麗的十萬大山》,注意寫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后來,從交上來的作文看,學生通過不斷地比較、揣摩,進而模仿借鑒,最后都寫得相當有序,內容也詳實豐富,感情真切,取得了極佳的效果。這樣,在教學中適當?shù)耐鼘懽鞣矫嫱卣寡由?,學生不僅掌握了寫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提高寫作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語文的熱情。
(三)向口才方面拓展
口語交際教學時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口語交際能力也是中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因此,教師要善加指導、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筆者就經常利用課文的經典例子鍛煉學生的口才,使學生學會說話,敢于說話,善于說話。
例如,課文《孫權勸學》中,孫權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繼而現(xiàn)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使呂蒙開始學習,然后借魯肅之口,從側面反映出呂蒙的進步之大。筆者問學生,假如孫權不善口才,不講技巧,而是利用自己皇帝的身份下命令,會是怎樣的結果呢?學生興趣盎然,紛紛談論自己的看法,但答案都差不多,就是:效果不明顯,呂蒙很容易就借故推脫掉。接著筆者趁勢提問:假若你很想做一件事,但是,父母以影響學習為由不同意,那么你怎樣說服你的父母,獲得他們的支持?這樣的場景學生應該不陌生,因此,都有話可說,但是有的說得入情入理,有的則邏輯混亂,不著邊際。經過這樣的活動,學生深刻體會到說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還需講究方式方法。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合作者與參與者,必須深刻領會拓展延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從實踐的角度對有效拓展延伸進行深入研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作用,讓我們的課堂教學煥發(fā)出活力與生機,綻放智慧的花朵,充滿成長的氣息。
參考文獻:
[1]孫春成,《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漫談》[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
[2]錢曄,《有效拓展延伸----讓語文教學煥發(fā)生機和活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4
[3]方麗華,《拓展亦有度 精彩又本色----閱讀教學拓展延伸的思考》[J],考試(教研版),2009
[4].顧麗君,《關于語文課堂拓展延伸的幾點思考》[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