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琳
近日,我在網上看到一條令人心靈震撼的新聞——大學生“宅”死家中。該名男子曾是湖北十堰一名非常優(yōu)秀的大學生,卻不適應工作,棄職在家。他不做事甚至不愿做飯,甚至還撒氣把自己的母親打傷致殘,最終被自己活活餓死在家。這不能不令人扼腕嘆息,不置可否,這也折射出當今教育和社會的一種缺失。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搞素質教育,但由于高考這根“獨木橋”,致使許多家長和教師以“分數論高低”的觀念根深蒂固。然而現代研究表明,人才成功的決定因素不僅僅是智商,還有情商。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從中外名人的例子中不難看出,很多人未必高學歷、高智商,甚至不乏中途退學者,卻憑借個人的毅力和能力開創(chuàng)出一番事業(yè);而現代社會也不乏高智商的未斷奶的大學生,身為清華、北大的佼佼者,卻要父母陪讀,衣食住行都不能自理。我身邊也有這樣一個例子:同學姐弟5人,弟弟最小,在家人的寵愛下,弟弟不用工作,度過了幸福的童年甚至是青年生活。弟弟今年36了,但弟弟卻一輩子都不想結婚,因為他不想承擔責任,他對我們說,如果結婚了,幾個姐姐就不給他錢花了,他還要掙錢養(yǎng)家,多累呀!嗚呼,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的教育不能再以分數論學生素質的高低了!不能再讓學生們?yōu)榱朔謹邓?、為了考試而學習。智商略遜的人如果擁有更高的情商指數也一樣會成才。我們要解開學生身上的枷鎖,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真正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現代社會已經不是一個僅靠單槍匹馬走天下的社會了,團隊精神很重要。個人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等都非常重要,即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新課程強調:“對學生除了知識、能力、智力的培養(yǎng)外,要更加重視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非常認同“要建立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各類人才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是學校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狀態(tài)與水平為評價對象的教育評價活動,是對學生素質的各個方面,各個過程進行多渠道認證的教育評價活動。其綜合性體現在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包括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等諸多方面),評價內容的全程性(包括目標的確立、過程中的努力與最后的評定),還有評價渠道的多樣化(包括了同學、教師、家長、學校等多方面評價的結果)。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如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合理的素質綜合評價呢?綜上所述,我覺得本區(qū)單憑考試成績論高低的方式應該淘汰。掌握信息技術本身是一種技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培養(yǎng)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鍛煉他們自我發(fā)現、自我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每天拿著卷子背。那么到底信息技術課中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評價呢?我結合本區(qū)情況、運用當前相關的研究理論以及學校的教學實踐,建議如下:
一、制作學生成長檔案袋,記錄學生平時的點點滴滴、得與失
要從單純檢查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轉變?yōu)檫\用多種方法綜合評價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變化與進步。從學生是否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等方面進行考查和綜合評價。
要發(fā)揮評價的改進功能,從單純通過考試對學生一個階段的學習情況作鑒定,轉變?yōu)檫\用多種手段進行過程性評價,及時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及時反饋與矯正,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二、豐富評價內容:
(1)學習態(tài)度(20%)
指學生平時學習過程中的態(tài)度表現,主要包括上機作業(yè)情況,課堂紀律,學習參與等方面,通過教師對日常教學過程的觀察、和學生成長檔案袋來了解。
(2)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20%)
小學信息技術教科書中要求了解或掌握的基本知識或常識以及相關的操作技能。
(3)綜合應用(60%)
通過布置學習任務,制作電子作品來檢驗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師要制定一個作品評價標準,并指定要求學生根據本學年所學的內容,完成一個相應的作品,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愛好,制作一個自己最拿手的作品作為綜合應用的成績。
最后,學習態(tài)度、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綜合應用成績的相應比例的總和組成了學生一學期綜合成績。
三、靈活運用評價方式:
1.結合學生學習態(tài)度及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作品評價(綜合應用)為主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
2.以過程性評價為主,結果評價為輔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
3.評價過程以教師評價為主,學生自評和互評為輔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
學期末教師綜合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綜合應用三個方面,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分為優(yōu)秀、合格和待評(不合格)三級。每個班的優(yōu)秀率一般控制在不超過80%,對于“待評”的學生,教師應該及時給予輔導和幫助,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盡快安排時間給予重新評價,以保護其學習積極性。
四、學期末評價結果:每個班可以得到以下學生評價匯總表
小學信息技術學業(yè)成績評價匯總表
學號 姓名 學習態(tài)度
(20%) 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20%) 綜合應用
(60%) 綜合成績
總之,信息技術教學的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學習評價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考核、鑒定,更重要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展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要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質量。就要建立科學、完善和密切配合的評價制度和評價方式,健全評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