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立宏
【摘 要】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為中小學教育帶來了嶄新的教學評價理念,逐漸滲透進各學科教學活動中,促使教師的教學評價方式得到了更新。在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需堅定“以生為本”思想,以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fā)展為根本目標,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采用多元化和科學化的評價方式,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發(fā)展,進而發(fā)展學生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新課標;語文教學;評價理念;評價方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币虼?,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應堅持“以生為本”,以促進學生人格和諧發(fā)展為根本目標,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導向和激勵功能,注重評價方式多元化和科學化,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關注成功體驗的開放性評價體系。筆者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法進行思考和探索。
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倡導民主化評價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和個體性,與學生建立平等的人際關系。開展民主式的評價,能給學生成功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自信心,促使他們以愉悅的、高潮的情緒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反饋、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能力,促進學生的認知的形成和發(fā)展。對閱讀教學來說,小學生有不同的感悟和不同的理解,教師不能用“標準答案”來禁錮學生的思維,應該以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開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對話。在小學語文教學評價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發(fā)揚教學民主,不僅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還培養(yǎng)了學生自信的個性品質(zhì)。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堅持多元化評價
多元評價方式將代替?zhèn)鹘y(tǒng)的單一評價方式,并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發(fā)生著積極而有效的作用。課堂教學要多個角度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對待學生的學習不應該只看它有沒有掌握,更要看它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學習的態(tài)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甚至是永不言敗的勇氣。這樣使學生能從多方面來把握自己的現(xiàn)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保護學生個性的健全和潛能的激發(f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閱讀教學中,在自評的基礎上,應該鼓勵小學生進行相互評價,可以開展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及全班范圍內(nèi)對學生進行評價。
三、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激勵性評價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需要教師的激勵。激勵性的語言猶如揚帆的勁風,是學生前進的動力;激勵性的語言能激發(fā)人的潛能,能使人心智開啟,靈感涌動。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的自由空間里與老師、學生進行心靈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課堂上應常進行激勵性的評價,如“相信自己,你們一定能讀好。”、“老師再給你一次機會,你再試試?!?、“你真棒?!?、“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薄ⅰ澳阏f的太好了,我怎么沒想到呢?”、“多好的問題,會讀,會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薄膭铧c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感到一種滿足,一種驅(qū)動。這樣學生會增強學習動機,主動探索而不畏困難。
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形成性評價
新課標指出:“形成性評價和總結(jié)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提倡采用成長記錄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jié)果的資料。”因此,在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時,可以建立學生成長記錄的方式,以反映學生學習進步的歷程。成長記錄的方式,不僅有助于收集學生各方面的信息,保證評價的全面性和科學性,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而且還為學生的成長過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形成性評價。語文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成長紀錄袋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評價。成長記錄的材料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并與教師共同確定。它可以反映學生學習語文的進步歷程,通過學生的自我反省,提高學習質(zhì)量。語文檔案袋包括:錄音磁帶、錄像帶、優(yōu)秀作文、小創(chuàng)作、紅花本、優(yōu)秀作業(yè)、試卷等。錄音磁帶、錄像帶主要是記錄學生讀書、講故事、演講、課本劇表演等方面的內(nèi)容;優(yōu)秀作文、小創(chuàng)作、優(yōu)秀作業(yè)、試卷,能使學生感受到自己不斷的進步,并認識到自己的天賦與能力。讓學生看到自己成長的足跡,獲得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也為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改進教學,實施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課堂評價體系將向著更加完善、科學、具體,在《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理念的驅(qū)動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式也一定向著人性化、平等化、科學化道路發(fā)展。教學這門藝術的許多理論和實踐的問題有待我們深入思考和探索,以便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娜.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評價語言[J].學周刊.2011年08期
[2]丁朝蓬.新課程評價的理念與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